貝殼攜手11所高校開啟校企合作,推進居住服務職業教育發展

居住服務的職業教育有望改善。

11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等十四部門印發《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提出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器和企業大學。

11月20日,由中華教育促進改進社、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和貝殼找房聯合主辦的新居住服務者專業教育論壇在京舉行,逾200名來自教育、居住領域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參會討論,呼籲居住服務專業教育需各方重視、校企合作,共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同時,新居住服務者專業教育學術委員會成立,來自全國11所高校及學術研究結構的逾20名學者成為首批學術委員會成員。

貝殼攜手11所高校開啟校企合作,推進居住服務職業教育發展

(新居住專業教育領域專家顧問聘任現場)

服務者價值崛起獲共識

伴隨服務經濟全面崛起,存量市場下,服務者的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與挖掘。隨著居住物理條件改善,消費者品質居住和流通服務需求提升,消費者對個性化服務的情感和體驗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務行業並非資本直接撬動的行業,或者說,當前中國服務行業的核心問題是優質供給問題,高品質服務者才是撬動行業的關鍵。居住的本質是人的服務,沒有高度專業化、職業化服務者,服務品質正循環也無從談起”,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李文傑表示,房地產行業將進入“服務者價值”時代,伴隨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行業進化從過去重視信息轉變到重視人本身,人成為最大的變量。服務者的角色和價值將被重新定義,也成為行業競爭力的關鍵。

左東華指出,新居住時代經紀人需構建“高學歷、高專業度、高職業素養和高社區參與度”能力。“高學歷絕不是強行要求高等教育證書”,他說,高學歷所代表的是服務者具有持續的學習熱情、出色的知識結構和快速學習的能力。

之所以強調高社區參與度,是因為希望服務者秉持公益奉獻精神,積極為社區提供便民和自助服務,構建美好社區,融入社區。

以大數據為特徵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居住行業產生了革命性變化。服務者的價值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技術進步將會引發部分職業消失,但經紀人不可替代”,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柴強表示,房產經紀的本質是為房產交易提供服務,由於金額大、頻次低、標的獨特、環節多、時間長、專業性強等原因,經紀人的服務不可或缺。但同時,居住服務者也需要進行相應數字化轉型。

現階段經紀人的作業場景、交易效率都發生了顛覆性變化,越來越多的客戶來自於線上,交易環節和流程也越來越數字化。基於貝殼平臺數據,目前43%成交客戶、50%新增客戶來自線上,經紀人作業流程的線上化環節從房源分發、瀏覽逐步擴展至帶看、匹配和簽約。多元數據融合將構建行業知識圖譜,實現房地產市場根本性變革與重塑,要求服務作業、管理、服務等都進行線上遷徙。

“互聯網時代,信息和連接變得越來越有價值,數據信息掌握度的差距將直接拉大能力方差”,左東華表示,互聯網對房地產的改造正在向服務的上下游延伸,即改變房源信息生產傳播方式、行業的作業方式、組織結構和競爭規則,讓服務實現品質化、線上化。在這一過程中,行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集約型的互聯網產業轉變,經紀領域比以往更迫切需要實現‘技術為我所用’”,藉助線上作業工具提高服務效率,保持對客戶需求的及時響應。

業內外呼籲居住服務專業教育

服務者價值凸顯,但人才發展正面臨困境。目前居住服務行業缺乏必要的職業化教育。

根據貝殼找房發佈的《2019經紀行業人才報告》顯示,目前居住行業服務者的學歷水平整體偏低,80%經紀人為大專及以下學歷,其中43%的經紀人擁有專科學歷,本科學歷經紀人佔比16.4%,碩士及博士學歷經紀寥寥無幾。

此外,80%以上的經紀人來自非銷售類專業,超過92%的經紀人認為,經紀人的職業教育很重要,超過91%的經紀人認為,提前瞭解經紀人工作和專業有利於更好開展當前工作。

專業對口性不強、就業前對工作缺乏瞭解認識、工作指導性弱是當前大學生經紀人面臨的主要難題。

“相比於其他行業,經紀行業的職業教育體系尚處於空白階段”,柴強表示,國家和企業應當多渠道、多層次地對從業人員開展專業知識教育,鼓勵房產經紀機構、平臺與高等院校開展職業培訓,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培訓基地、企業大學和房地產經紀專業培訓資源庫。

作為科技驅動的新居住服務平臺,貝殼找房致力於聚合和賦能行業優秀服務者。對此,左東華亦表示,居住服務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一方面需要從業過程中的培訓經歷,另一方面則有賴於大學教育幫助其形成行業基礎認知和專業知識。

左東華呼籲,居住服務者職業化教育需要國家引導,也需要高校參與,需要社會支持。“職業化教育雖然是房產居住領域自身的變革需求,但居住服務者服務的對象是社會中的每一個消費者,每一個消費者都將會從其職業化中享受到更好的體驗”,在他看來,服務者專業教育是推動居住領域供給側改革的支點。

貝殼攜手11所高校開啟校企合作,推進居住服務職業教育發展

(貝殼找房CHO左東華髮表演講)

然而,目前中國高等教育尚未就居住服務設立專業教育。中國教育專家學者也紛紛表示,居住領域需要高等專業教育,同時高校教育也應與行業需求、企業需求相關聯,共同推進面向未來的居住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

“新居住服務者的專業教育非常重要,我們需要高素質的人員做好開發、經營、房產經紀行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原司長孫霄兵表示,他建議

教育系統與行業系統要結合起來發展專業教育,高校需加強專業建設、人才建設、學科建設,大力開展新居住專業培訓,通過產教結合、校企結合、專業技術和優質服務結合,讓老百姓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這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則表示,“我認為中國應該有10%的高校開展通識教育,90%的高校開展職業教育。一流的高校和專業應當面對市場,能夠得到行業和企業的充分認可。新時代應該有新的居住和新的思維,由此開展我們的新徵程。”

目前,經紀人大學教育專業教育分佈離散,缺乏學科專業整合。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文斌表示,“高校的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存在嚴重脫節,表面上看是職稱評審、科研考核以及各類論文成果發表的壓力,實際上是目標導向的嚴重分歧。”李文斌認為,唯有產教融合,才能培養出面向未來的創新創業高水平人才。

校企合作學術共建

技能人才培養和培訓是近年政府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推行的一項重點工作。此前,黨的十九大已明確提出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確定了具體措施,要求推動職業院校擴大培訓規模;《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本月18日,十四部門又聯合印發《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然而,儘管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已初步全面建成,但高校在開展職業技能學歷教育和培訓方面仍與行業需求有所差距,面向社會開展培訓還存在學校和教師的主動性不高、課程及資源不足、針對性和適用性不夠、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強等問題,仍然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薄弱環節。

對此,最新發布的《行動計劃》也明確提出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器和企業大學;職業院校要積極會同行業企業建設一批培訓資源開發中心,面向重點人群、新技術、新領域等開發一批重點培訓項目。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儲朝暉表示,高校是新居住人才培養的後盾,要積極與市場對接。一方面,要根據自身學科優勢和行業需求,主動與關聯度高的行業、企業建立常態聯繫;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基礎學科建設、打牢基礎、手腦相長,增強變通能力,以對接企業的人才需求。

貝殼攜手11所高校開啟校企合作,推進居住服務職業教育發展

(貝殼找房圓桌論壇:新居住時代的人才供給與技能培養)

鑑於此,論壇當天,11所高校與貝殼找房簽訂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就居住服務專業人才進行聯合培養及就業指導,主要包括:貝殼將成為高校的校外實訓、就業基地,為學生提供企業實訓實戰條件,以使合作培養的學生儘快適應企業的需求;同時高校可吸納貝殼高管作為客座教授,進行企業文化與管理實務的系列講座,為貝殼提供人力資源培訓基地,雙方將進行課程設置、教學研究等教學科研以及科技研發。

“職業化教育雖然注重實踐,但並不意味著理論教育的缺失”,左東華表示,在居住服務者專業教育中,高校參與不可或缺。在他看來,高等院校在職業化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多數高等院校辦學時間長、經驗豐富、教學管理完善,在招生就業、教育教學方面具有絕對優勢。

一直以來,貝殼持續推動服務者繼續教育,打造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包括針對經紀人設有貝殼經紀學院、為培養專業店東而設立了花橋學校,為品牌主學習進修提供了原力場課堂等,均對全行業開放。

在員工成長方面,貝殼找房鼓勵員工發掘潛能,在員工職業發展的全階段提供相應的培訓資源,比如作為企業培訓中心的貝殼學院,下設領導力學院、專業學院、融入學院、運營管理部等多元分支,通過各種培訓和教育模式提高企業在職人員綜合素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後備管理人才。

左東華表示,貝殼可以為高校提供更多的世紀案例和具有研究應用價值的出口,而高校則可以幫助行業奠定人才教育基礎。雙方合作,可聯合培養更契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也有利於在職人員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希望具有豐富經驗的從業者可以投身到實踐教育中,擁有豐富一線操作機會的企業可以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實習崗位”,現場高校代表表示,整合各方資源,吸納利好因素,高校才能為社會輸送更多有用人才,此舉也將推動高等教育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