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严谨博学却尖酸刻薄沃尔夫冈·泡利

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严谨博学却尖酸刻薄沃尔夫冈·泡利


沃尔夫冈·泡利美籍奥地利科学家、物理学家。泡利于1953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院士,还当选为瑞士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泡利因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非凡成就而被授予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严谨博学却尖酸刻薄沃尔夫冈·泡利


1919年,当时有个出版社想出版一套百科全书,其中有关相对论的部分内容想让索末菲来撰写。索末菲是泡利的老师,于是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泡利,泡利就此写了一篇关于广义相对论的总结性论文,结果广受好评。现在泡利所写的这部分内容仍然是这套百科全书里的经典文献之一。

泡利是一个在物理科学方面极其严谨的人,但是他为人有些高傲,言辞刁钻刻薄,对任何权威都可以做到直言不讳,这也充分说明了他对科学的严谨。有一些小故事说明了他的这一点:

他敢跟爱因斯坦叫嚣——泡利在一次演讲会上听了爱因斯坦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泡利站起来说道:“我觉得爱因斯坦不完全是愚蠢的。”泡利在哥本哈根做访问学者期间,有一次直接打断波尔讲话,并毫不掩饰地指出来波尔的错误。


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严谨博学却尖酸刻薄沃尔夫冈·泡利


泡利对他的学生也很非常的苛刻,一位学生写了论文让泡利过目,泡利看完后直接说了一句:“连错误都够不上。”真的是够直截了当的回答!

正因为他的敏锐和谨慎挑剔,使他具有一眼就能发现错误的能力。在物理学界还曾笑谈存在一种“泡利效应”,说的是当泡利在哪里出现时,那儿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一定会出现错误。但是对科学这样保持严谨态度的人,有时也会出错——泡利在电子自旋上就出现了错误。


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严谨博学却尖酸刻薄沃尔夫冈·泡利


电子自旋当今被叙述成是由荷兰物理学家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首先提出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德国物理学家克罗尼格比这早之前就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设,而且他的想法比乌仑贝克和古兹米特的更周详与更具有说服力。事情是这样的,克罗尼格有电子自旋想法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泡利,当克罗尼格向泡利讲述了他的想法的时候,却被泡利泼了一盆冷水,这对克罗尼格来讲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使他没有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出来。泡利一直不认同电子自旋,他觉得,如果电子有自旋的话,就必须得有一个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来描述它,这个理论必须能解释类似于电子质量之类的性质。电子自旋这个想法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得到泡利的认可,直到玻尔的一封关于电子自旋问题的主要问题在于运动学的信,终于说服了泡利,结束了泡利的这一次错误。


比上帝还挑剔的人——严谨博学却尖酸刻薄沃尔夫冈·泡利


泡利最大的成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该原理指出在原子的同一轨道中不能容纳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换句话说,不允许原子中的电子具有相同的量子数集。这个原理对原子结构的建立与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革命性的影响,后来泡利不相容原理被发现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泡利也因为发现了“泡利不相容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