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探析:三節不明,何以談拳?

樁,不能瞎站,眉毛、鬍子一把抓。

三節不明,何以談拳?

大成拳炮拳,類似於直拳,向上弧線前打;單以這個拳而論,緊梢、緊中還是緊根,其用意是各有所重的。

打出這一拳,拳、腕之緊的目的,一在於拳、腕受力後不受傷,還有一個重要作用人們沒有看到。

拳、腕梢節之緊,在發出這一拳的重要功能是,其動態中的引領作用——梢領身隨。

中、遠距離的打拳,要是先動肩、胯之根部,一來動作有預兆性,二來時間不夠,必須是梢節瞬緊引領,中節之肘、根節之肩、胯,後跟過去,這才快,才迅速。

如果遇到對方招架,打出一拳的手臂,其緊的部位就不是梢了,這一點不可不明。

其緊在中。

我之出拳、敵之招架,手臂是要大幅受力的,如果我的力仍在梢(拳、腕),大、小臂就像軟索一樣,二力相撞會吃虧。

這時要小臂如銼,緊的部位集中在肘上,去如鋼銼、回如鉤杆,其力、其緊在於中節之肘。

如果再續發軀幹、後腿等重撞、重拳之力,必須力催在肩胯,也就是根節,這時根節要緊。

一句話,中、遠距離打擊,其緊在梢,手引身隨;中、近距離打擊,其緊在根(肩、胯),身催拳打;小臂接觸形成銼點、回鉤等控制之際,其緊在中。

本著以上認識去站樁,意思就明確了。

站樁尤其是渾元抱球樁,最怕力量在根、中、梢均勻分佈,這是缺少傳承的。

本著養、練、用三體合一的原則,所練之樁,也不要力量均勻分佈,要有重點的選擇根、中、梢,讓其分別緊,其餘部位著重於松。

緊的部位引領氣血,松的部分旨在血液循環通暢,三節之間互相換著緊,不要老緊一個地方。

明白著練,糊塗著用,站樁時有序有法,推手、斷手時哪松哪緊讓它自然體現,不去人為干預。

以上只是類舉炮拳之一個簡單例子,旨在闡述一個道理,道理是可以舉一反三的。

時常看到網上發力視頻,拳、肘、肩一起用力,看似兇猛,實際上力都互相牽扯消耗掉了。

即便單純的養生樁,為了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你也不能鬆垮垮地身體分散用力,必須要用一點之緊帶動其餘之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