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59%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它居然一邊致癌一邊抗癌?

最近有一條熱點新聞,說中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9%,而這種感染會導致胃癌。許多人憂心忡忡:這麼嚇人的數據,要不要去檢測治療呢?

我國59%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它居然一邊致癌一邊抗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在惡劣的酸性環境中生存的細菌。進入人體後,後在胃裡紮根下來,在胃壁上繁衍生息。它們會分泌一種分解尿素的酶,把尿素轉化為氨和二氧化碳,這個反應也被用來檢測是否被幽門螺桿菌所感染。它們產生的氨降低了胃壁的酸性,使得胃壁更容易被其他細菌感染。而幽門螺桿菌的存在,還會感染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從而導致胃受損。

幽門螺桿菌與人類共存的歷史非常久遠,不過被人類“抓住”的歷史並不長,1983年才被分離出來。直到今天,對於它的傳播、擴散、對人體的影響,也還是缺乏深入透徹的認知。它的感染很普遍,美國疾控中心估計,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攜帶著這種細菌,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即使是在衛生條件總體上較好的美國,估計感染率也在30%到40%。中國的59%,基本上屬於世界平均水平。

絕大多數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並不會出現症狀,屬於“無症狀感染者”。一部分人會發展成胃潰瘍和上小腸潰瘍,出現腹痛(尤其是空腹時)、噁心、嘔吐、無食慾、頻發打嗝、腹部腫脹、身體消瘦等症狀。

1994年,幽門螺桿菌被認定為致癌物,會增加胃癌的風險。胃癌又被分為“賁門胃癌”和“非賁門胃癌”兩種類型。2001年有一篇綜述,結果是“在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非賁門胃癌的發生率是非感染者的6倍”。

不過這個細菌和人體的關係錯綜複雜。還有一些研究數據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伴隨著非賁門胃癌的風險增加,但是賁門胃癌的風險沒有增加甚至有所降低。一方面,西方國家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下降,而同時賁門胃癌的發生率卻又在上升。此外,一些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還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伴隨著食管腺癌風險點的降低。比如,瑞典的一項大型“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食管腺癌發生率只有肺感染者的三分之一。一項包括13項類似研究(包括這項瑞典研究)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感染者的食管腺癌發生率比非感染者低45%。此外,幾個西方國家的數據顯示,隨著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的降低,食管腺癌的發生率跟賁門胃癌的發生率一起顯著上升了。

胃癌是一種發生率較高的癌症。在胃癌發生率較高的山東地區,曾經進行過用抗生素短期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研究。治療後15年的跟蹤顯示,胃癌的發生率降低了40%。考慮到很多因素都會增加胃癌的風險,比如慢性胃炎、高鹽飲食、煙燻食物、果蔬攝入不足、抽菸、惡性貧血以及家族遺傳史等等,治療幽門螺桿菌導致的這個胃癌風險降低還是很可觀的。

那麼,到底有沒有必要去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呢?目前,醫學界並沒有形成共識。美國疾控中心的推薦是有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及其病史的人,應該去做檢測。早期胃癌和低等級胃部淋巴瘤切除的病人,也建議去做檢測,而一般沒有症狀的人群,就沒有必要去做這個檢測以及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實際上,多數的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在兒童時代就已經形成了。跟其他的細菌感染不同,這種細菌只要感染一次,就可能在胃裡紮根下來——這,或許也是感染率那麼高的原因。為了避免它的感染,孩子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不潔淨的飲水、飯前便後不洗手、沒有充分加熱的食物等等,是重要的傳染途徑,也是我們可以掌握的途徑。在老一輩人中間,有一些人喜歡把飯菜嚼了給孩子吃,而這也可能是導致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一大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