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在西安上學或是打工,城中村都是鄉黨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東邊沙坡皇埔莊,西邊魚化寨,南邊八里村吉祥村,高新沙井村,可是想到北邊,好像沒有一個大家說起來朗朗上口的村子,就連幾年前看過的一篇名為西安十大城中村的文章,也都將北郊排除在外!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也許是因為北郊改造較早,或是北邊的公司和高校較少,有一個非常值得一提的村子,卻往往被大家忽略,它,就是緊鄰北二環的南康新村。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南康村位於北二環未央路立交橋東北角,未央路與鳳城一路十字東1000米處,東鄰貞觀路與大明宮街道接壤,南依北二環,西連開元路,北鄰鳳城一路與銀豐學校一路之隔。分為東、西二村,下設3個村民小組。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九胡後裔

關於南康村的歷史,則與“胡人”有關,這裡說的當然不是NBA的洛杉磯湖人,而是歷史課本里的“外族”。據資料記載,唐末時,中亞的九姓胡人長期在長安經商,九姓分別是康、安、曹、石、米、何等9個小王國的總稱,他們源源不斷的來到長安,部分人住的時間長了,就以其國名為姓,南康村就是以“康姓”胡人較多而得名,南康村人就是九姓胡人的後裔。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胡人陶勇

除了史料的記載,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也提供了有力的證據。2005年,南康村村民在基建工程中,發現一座北周墓,該墓位於南康村村中略偏南,據墓誌記載,墓主名為姓李誕,字陁娑,婆羅門種,北魏正光年間(520—525)自罽賓歸到中土,保定四年(564)薨於萬年裡。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西安博物院館藏《李誕墓誌銘》

該墓不僅是目前國內第一座有明確記載的婆羅門後裔墓葬,也是第一座記載當時世界上有“罽賓國”這樣一個國家的外國人墓葬。有趣的事,據說這個北周時期波斯人墓葬,所葬之人與南康村的年長者酷似,媒體還有過報道。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西安博物院館藏李誕墓石棺

歷史變遷

除了九胡聚居,南康村在唐代時還是皇家禁苑。明萬曆年間,形成了較大村莊,稱東清街,清代稱“重任堡”。據熟知村史的老年人講,在清朝時,本村曾有一位姓任的人在京城為高官,因村子修建村門樓,他請皇帝題寫村名,則賜題名“重任堡”的牌匾一塊,此匾毀於“十年浩劫”。

清朝時南康村隸屬咸寧縣紅廟坡傲管轄,1934年先後屬龍首聯和龍首鄉管轄,1945年屬西安第十一區管轄。

1949年5月,西安解放,組建西安市第十一區第三鄉人民政府。1956年屬馬旗寨鄉管轄,並於1958年改為金星生產大隊。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南康村

1960年隸屬大明宮人民公社馬旗寨分社管轄,1966年改為永紅生產大隊,1972年再次恢復為南康村生產大隊。

1979年同肖家村、崗家寨、曹家廟四村組成勝利大隊。1984年,南康村生產大隊改為南康村民委員會。1985年2月,從大明宮鄉人民政府撥出二府莊、方家村、肖家村、南康村組建西安市未央區二府莊街道辦事處。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南康村委會

1998年,西安市建北二環未央立交橋,整村拆除後遷至現址,這也是叫做“新村”的原因。

2003年南康村新村建成,佔地216畝。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村內舊照

值得一提的是,南康村舊址的村北原有關帝廟一座,後改為學堂。新中國成立前在村北關帝廟有一所小學,至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建成南康村小學。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南康村小學

學校設一至六年級,在當時,在此上學的是本村和炕底寨村的農家子弟,而坑底寨村也因為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的需要,土地被徵用,於2009年全村整體搬遷。

南康新村簡史:容易被人忽略的北郊“家園”

原坑底寨村大福殿遺址(2008)

以上均為筆者個人不成熟的一些觀點,倘若您有新的見解,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不勝榮幸!

資料來源各新聞門戶報道及《西安村落記憶,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