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事"未必是好事兒,父母要擺正立場,正確看待"懂事"教養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懂事乖巧,這樣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便於管教讓人放心,但是在孩子“懂事”的背後,家長真的瞭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嗎?孩子懂事對家長而言是一件欣慰的事,那麼孩子才“懂事”中又能獲得什麼?來自家長的認同,或許也僅此而已,除此之外,來自孩子自身的滿足感卻少的可憐

孩子

孩子懂事與否更多體現在父母視角

很多家長眼中懂事的孩子應該是這樣的:在商場看到想要的玩具,但是能剋制住自己不去買,在看到鄰居家小朋友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剋制住自己不去和家長撒嬌。體諒大人、不提過分的要求,讓親子關係保持“和諧”被看過是懂事的象徵,但是孩子為此有時候需要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內心的訴求因為“懂事”被限制,無法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樣的懂事僅僅是壓抑真實自我的表現。

這一代的家長更重視教育和科學性,智力、才藝,生活習慣、道德建設,雖然看似方方面面的教育都比以前要好的多,但是不可否認的家長最希望的還是教育出“懂事”的孩子。

即便到了現在,家長間的聊天還經常能聽到類似“你們家孩子真懂事”之類的誇讚,客套的成分暫時不去計較,但是潛意識下懂事依舊是家長對孩子評價的一個重要標準。父母對“懂事的孩子”樂在其中,但是孩子卻無法從懂事中收穫多少快樂,更有甚者,過分懂事對孩子的心理建設還會造成不利影響。

孩子

過分“懂事”對孩子的危害

自我認同感降低,以迎合他人獲取肯定

很多孩子在做著“懂事”行為的時候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說,在進行懂事行為的時候他們並不是遵照自己內心想法行事,更多地還是考慮到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某件事能讓家長開心,那麼這件事就是“懂事”的事。看到商場的新奇玩具,雖然自己想要,但是孩子為了不讓家長為難主動說不要了,在家裡哥哥謙讓弟弟,這些都是父母希望看到的“懂事”舉動。

孩子以此為行事規範的時候內心得不到滿足,做這些事的時候自發形成的快樂是有限的,唯一能讓內心獲得慰藉的大概就是來自父母的讚揚,當然也僅此而已。懂事的孩子需要他人的認同來強化自我認同感,以此為不好的開端,未來孩子可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自卑心理。

“懂事”的孩子以習慣為力量,缺乏創造力

孩子表現出的懂事大多是父母灌輸的“正確”做法影響的,比如日常教育中父母希望孩子能夠謙讓家中的弟弟妹妹,外出儘量不要給家長添麻煩,看到玩具要剋制等等,這些來自父母設立的規矩會讓孩子從小束縛在框架內生活,缺乏了自主的想法和提出質疑的能力。

家長的意志就是行事標準,久而久之,孩子在這方面缺乏主動思考,認為存在即合理。當主動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創造力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退化,喪失殆盡。創造力在於思想的活躍,如果從小就被束縛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下會愈發的被動缺乏主動性。


孩子

懂事讓孩子失去應有的幸福感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本該經歷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一些家長把成人的思想提前灌輸給孩子,讓他們在此影響下成為了家長希望看到的“懂事”的孩子,為此他們需要放下一些本該擁有,享受到的快樂。

阿德勒曾說:"人是需要這種儘管被討厭但還是敢於做自己的勇氣,這樣才可以逃脫無法做自己的羞恥感,獲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太過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幸福感也會隨之降低,家長在教育中更傾向於塑造他人視角下的完美孩子,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和訴求。

很常見的一個場景,小時候父母朋友帶著自家小孩來家裡做客。小孩看到家裡的玩具自然表現的興趣十足,這時候爸爸媽媽就會大方地把玩具給小朋友玩,最後甚至會將玩具送給對方讓小朋友帶回家。

這時候作為玩具的主人,孩子的內心一定是不願意的,明明是自己的玩具為什麼要給別人。但是這樣的行為往往會被家長貼上“小氣”,有過經驗教訓後部分孩子可能會選擇妥協,但是內心的委屈感只有自己知道。

孩子

父母如何正確看待懂事教養

理解科學的懂事教養

在《奇葩說》一期以懂事為話題的內容中,肖驍的一段話讓人看到了“懂事”背後的諷刺:"人為什麼懂事?是因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他必須懂事。他最好不向我提,任何能力範圍以外的要求,他懂事!所以呢,別人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滿的一家子,我們家是無比懂事的一家子。"

幼兒像成人一樣思考,以捨棄自己獲得感和滿足感為代價來成就別人眼中“懂事”的自己,這顯然不是家長願意看到的。成熟、懂事在孩子的成長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父母要做的是在保持孩子真我的情況下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利他需要建立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而非犧牲自己的快樂和滿足感。

培養孩子的共情力

所謂的利他其實就是在瞭解別人內心需求後作出滿足他人感受的行為,而換一種角度,以理解為基礎更能夠對他人的想法感同身受,這樣孩子表現出的懂事才會發自內心,而不是以犧牲自己的快樂為代價。

比如小朋友喜歡搶玩具這件事,如果大孩子明白分享和一起遊戲的樂趣,那麼他們會更樂意用自己手上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交換,以此為溝通紐帶一起享受其中的樂趣。培養共情力,讓孩子懂得分享,從換位思考的角度來了解他人的內心,這樣再去做“懂事”的事既是對他人的滿足,自己也會因此而收穫快樂。

孩子

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孩子內心想要獲得滿足感其實目的很簡單,當內心對某件事或某個東西有需求之後就會天然表現,這時候家長可以具體的判斷這些需求自己應不應該滿足他們,比如家裡來客人的,家長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孩子身上,這時候孩子表現的焦躁鬧騰,希望以此獲得注意。

這時候家長的訓斥怒罵反而會傷害孩子的內心,其實更好的做法,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大大的擁抱都能很好地安撫孩子的內心。孩子一些看似不懂事的行為其實就是在表達內心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家長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滿足或說服孩子,不要讓孩子一味地做“懂事”的行為。

孩子

以實踐的方式讓孩子感受不合理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很多情況家長的說教,大吼大叫都是無用的,這時候孩子聽不進去大道理,對家長的遵從意願也降到了低。這時候更好的選擇是讓孩子承擔行為後果進行直接的感受。

比如孩子在飯桌上吵鬧把碗筷摔在地上。那麼以沒有餐具為由讓他餓上一頓,或者要求他自己撿起來清洗乾淨再吃飯。一次邏輯正確又深刻的教訓能讓孩子明白行為的界限,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教育不是一味地強壓也不是一味地縱容,所以懂事這件事也需要有界限。懂事的孩子便於管教家長都知道,但是如果懂事過度了,也會讓孩子迷失自我,無法找尋內心真正的自己。

養成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保有自我的前提下儘可能去理解他人,想讓孩子做到如此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為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引導,同時也要求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明白他們的需求。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