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懂事”的孩子,其實也希望被看見

從小“懂事”的孩子,其實也希望被看見

​作者/鄭曉鳳(潘幸知寫作訓練營學員)
題圖/華野


看到我的愛好這個命題,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喜歡學習,後來想想似乎學習並不是一種愛好,而可能更多的是通過學習,會讓我感覺到自己抓到了一些什麼,那種抓取到的感覺會讓我更有掌控感和充實感,進而降低焦慮,那並不能算是愛好。


為什麼我會沒有愛好呢?


因為我太“懂事”了,從小我就會看大人的臉色,會謹小慎微地注意周圍人的情緒,儘可能地做到讓大人們滿意。


比如小時候看小人書,爸爸媽媽會說,看那個有什麼用?就不知道乾點活?


初中的時候,媽媽嫌我不喜歡洗衣服,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然後我就暗下決心,我要每天放學後去洗衣服,就那樣堅持了很多天。


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到河裡洗衣服,一直到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一條蛇在我的面前橫穿小路,媽媽說“別去了”。恐懼之下我停止了那個挑戰。


可是那樣的挑戰其實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現在回想起來,我仍然不喜歡洗衣服,仍然不喜歡做家務。


我喜歡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做“正事”,我很少有不做“正事”的時候,除非真的累了,我就躺下來懶一會兒,然後再開始。


以至於有時候我會覺得早上一直不起床的老公,起床了對我是一種打擾,我會無端地緊張。


孩子來到我身邊也是一種打擾,因為我需要分出精力來應對他們,而在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或者就是沒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也想要自己清淨一會兒而不是與他們交流。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我為什麼會這樣,現在我好像明白了,因為我在關係裡面太累了,有太多讓我不滿意的地方(老公),或者有太多讓我需要付出精力去跟沉浸下來玩兒的事情(孩子),而那對我來說挺耗費精力的。


“玩兒”對我來說是耗費精力的,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這個狀況的。


可是意識到了,並不能讓我有能量做出改變,我仍然在這個狀態裡面待著。


我已經適應了一個人生活,不需要與人做過多的連接,我可以一直處理工作,不處理工作我就自己休息一會兒。


我給自己安排了很多很多的課程要聽,每天我的思維處在一種平靜的緊張狀態中,我沒有能量讓自己放鬆下來。也沒有能量讓自己輕鬆地進入關係,看到關係中的人。


可是以前我不是這樣的,以前我好像能想起來的我也是活躍的,我也會享受關係,尤其是剛剛進入親密關係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是勤快的,我也喜歡做家務,我喜歡經過自己的手,家裡乾乾淨淨的感覺。可是現在我不是那樣了。我變了。


我為什麼變了呢?


曾經我會表達愛,我會充滿愛意地看著老公,我會非常投入地與婆婆出去玩兒,我也會把他們當成是我的家人,會喜歡與他們親近,我喜歡那種其樂融融的家的感覺。


可是現在我都不會了。現在我的家是“靜止”的,沉悶的,隔離的。


當然曾經也有過“火熱”的時候,那個時候我會要求,會指責,會不滿,可是現在我不會了,好像是我知道了我不應該那樣做,就算那樣做了也沒用,而且還鬧得雞飛狗跳,所以我安靜下來了。


我安靜之後,我們家就好安靜好安靜,安靜得幾乎沒有聲音。或者即便有聲音,也感覺很安靜。因為那些聲音距離我好遠,我已經不想再讓它們進到我的心裡了。


有時候我會看到老公看著我,但是我選擇不回應,我選擇忽視。因為我已經在這個關係中被忽視了太久了,我學會了用同樣的方式去回饋。


好像是我已經努力了太久了,我不想再努力了,我不想再把事情做到讓我自己滿意,那個讓我滿意的過程太累了,我不想再參與了,大家想怎麼就怎麼吧。


我不再看了,也不再提要求了,就這樣安安靜靜地過吧,能過多久就過多久吧。我想看看我能這樣安靜多久。


或許讓我滿意,並沒有那麼重要,就算做不到滿意又能怎樣呢?有什麼影響呢?哪裡有那麼多的應該不應該,怎麼活不是活呢?


或許有一天我可以接受晚上一點半睡覺,早上十點鐘起床,也接受起床後什麼都不做,就是坐下來看手機。


其實他看手機和我學習聽課好像是一回事。都是隔離自己的方式,也都是陪伴自己的方式。


那這樣的話,我是不是應該允許孩子就住在奶奶家,既然她也喜歡,那或許對她的成長更好。而這個安靜的家,總會有打破安靜的時候,打破了,熱鬧起來了,孩子自然也就喜歡回來了。


我就給自己時間,先這樣安靜著吧。


沒有愛好的我其實是有愛好的


每天,我似乎也並不沉重,我好像就是平靜、不熱鬧而已。我這是在冬眠嗎?也許吧。


我會想到其實我也是有愛好的,每天早晨,我出去鍛鍊,同時我會採摘一些蒲公英回來喂兔子。


那個時候我好像是很享受的。


跑步過後在那種微微出汗發熱的狀態下,去採摘蒲公英,那個當下我是專注的,我喜歡那種手觸到蒲公英管狀莖上的感受。


也喜歡蒲公英拿到手上那種潤滑沉沉的感覺。除了蒲公英其他的野菜我也喜歡,比如苦菜,我也喜歡挖。


我怎麼會有這樣不算愛好的愛好呢?為什麼不算愛好呢?因為它不能經常做,也不那麼讓人覺得可取,比如老公就非常嫌棄我弄來喂兔子,也會嫌髒。


還有一次兔子吃多了好幾天不喜歡吃東西,他覺得兔子是吃中毒了。然後就下令說以後不準弄來給兔子吃。因為我沒聽,後來他跳了兩次高,發現沒用也就不跳了。


那麼我是怎麼有這個愛好的呢?


我想想。好像是小時候我每天放了學也會到山上去挖野菜,每次挖回來在村裡走的時候,很多認識的大爺大媽就會誇獎加羨慕。


那個時候我喜歡那樣的感覺。我想現在我做同樣的事情已經沒有人會誇獎羨慕我了,可是在我接觸野菜的那個瞬間我是回到了那份美滋滋的感覺吧。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發現原來在我懂事的成長經歷中,我並不全是小心翼翼的,我獲得的除了外在的東西之外,在體驗層面原來我也有美好的體驗。


我好像把自己繞出來了,雖然小孩子需要“懂事”。但對那個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可是這個“懂事”也帶來了美好的身心體驗,而且除此之外,還帶來了很多外在可見的東西。


這樣看那個“懂事”的孩子也並不就一定是要需要人去同情和心疼或者可憐的,那個孩子多麼聰明啊,她為自己選擇了這樣一種生存方式,什麼有了。


她又多麼有力量啊,一個人用自己的方式毫髮無損地長大,而且長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好可愛又有力量的孩子,抱抱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