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德振
從山區、老區、疫區的麻城回到大廣州,已有三日了;可能是因為在老家呆了80天,適應了家鄉生活模式,或因為個人生物鐘與家鄉同頻的緣故吧,回到廣州後反而有些不習慣,天天睡不好,且一大早就醒了。睡不著,只能早早起床,妻子有些嗔怪,說我"人迴心未回,靈魂依然在大別山裡"。我說:“一個人一旦習慣了某種生活模式,突然改變,就猶如看電視突然調換了頻道似的,一時半會難以進入狀態,這是必然的。”
睡不著時,就在床上構思創作的事情。這不,昨晚夢裡依稀找到了一個好的選題,絕對是原創的故事,而且還是非常勵志的一個故事,故趕緊起床奮筆疾書,生怕靈感“過期不候"。
在老家蹲守的80天裡,在院子裡天天與麻雀照面和“廝守"在一起,因為麻雀窩就做在我家門樓上的窟窿裡;我在小院的梨樹下看書、寫作,麻雀就在院子的梨樹上歡快的嬉戲打鬧和鳴叫,彼此相處久了,對麻雀徒增“好感”,我夢裡的故事就是從麻雀的行為中得到延伸啟示與反應聯想。
一隻麻雀媽媽帶著幾隻小麻雀在地上練習飛翔,小麻雀們按照媽媽的樣子,一遍又一遍的撲打著稚嫩的翅膀,踮起腳尖,試圖飛起來,可是嘗試很多遍後,幾隻小麻雀依然飛不起來,只能在原地打轉。有一隻小麻雀,有些氣餒,走過來問媽媽:“媽媽,我們總在低處往上飛,太吃力了,為什麼不把我們帶到三樓、從高處往下飛呢?”
媽媽告訴小麻雀們:“孩子,從低處往上飛,是你們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也是媽媽能做出唯一的正確選擇;從高處往下飛,是可以省下許多力氣,但是付出的代價,你們想過沒有?有可能折斷翅膀,永遠不能飛翔了,還可能摔死、淹死、撞死……媽媽不能那樣圖快、圖省事。"小麻雀們聽得懵懵懂懂。有一隻小麻雀偏不信邪,叫媽媽把它叼起來放在樓頂,讓它試一試,媽媽不答應。他就自己偷偷的、戰戰兢兢的爬到一樓的陽臺上,從一樓往下飛……無論它怎樣用力拍打翅膀,最後都無法飛向藍天和樹梢上,掉下來摔斷了腿……其它幾隻麻雀這才相信媽媽所說的話。試想,如果從三樓往下試飛,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
從小麻雀試飛的故事中,我又進一步聯想到我們時下的一些年輕人,還未學會走,就想著跑、等著飛;既好高鶩遠,又朝三暮四,尤其是在"練飛"的過程中總盤算著如何取巧、省力和走捷徑。要知道,每一種磨礪、磨練都是成長與成才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經歷和涅槃過程。誰想投機取巧,誰就有可能要付出走捷徑的沉重代價,嚐到“省力”的不良苦果,落個“取巧”的悲壯下場,甚至招致生命傾覆的大禍。
從低處往上飛,著實有些吃力費力,但生命無虞,身體無恙,還能增加久久為功的成功喜悅感和興奮度;鳳凰展翅,龍飛九天,它們非在巢穴與龍潭中久久歷練不可。而一個人要想達到事業的巔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也只有在低處久久打磨和歷練,“翅膀”硬了,才能一飛沖天,遨遊蒼穹。任何取巧與省力的舉止,到頭來都會是自欺欺人、自誤誤人之舉。
2020年4月15日清晨於廣州居家中
☆ 作者簡介:楊德振,廣東作家、酒店職業經理人、心智研究專家。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編輯:曹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