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對於大洲,眾說周知世界是隻有7個大洲的,不過很多人經常有一個認知誤區的存在,那就是將“澳洲”也視為是一個大洲。事實上,“澳洲”是一個國家,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澳大利亞,它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一個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才會有“澳洲”這樣的名字。但作為一個脫離大陸的離島國家,澳大利亞也因為遠離主大陸的緣故擁有了很多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就比如該國裡頭的袋鼠,考拉和鴨嘴獸都是這裡獨特的物種,但同樣也是因為如此,澳洲也屢屢遭遇一個問題,那就是“物種入侵”。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從地質和生物的角度出發,自從脫離泛大陸後,澳洲也就逐漸開始遠離主大陸,因為相對是一個比較“與世隔絕”的環境,造就了澳大利亞本土物種缺少融合,所以演變速度十分緩慢,也因此當地的生態系統一直都十分脆弱,如果有外來物種的入侵,當地缺乏高生態位的物種能夠制衡,這裡就有許多例子,從野狗,野貓和海豹都是如此,但要說最著名的,還當屬野兔物種。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澳洲曾經野兔氾濫,最終使用病毒才成功治理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之前由大英帝國管理,所以就有很多英國人來到這裡經辦農場,畢竟當年農業屬於第一生產力,所以這樣的情況並不少,也是在那好時候有個奧斯丁的英國人為了享受打獵的樂趣,就託人帶來了24只兔子,也正因為這24只野兔在野外的泛濫。經過百年時間澳大利亞的野兔一下子增長到了數百億隻,佔領了除了西北部以外的多數地區,所以澳洲人開始治理野兔,最終採用了病毒這樣的“極端手段”,投放黏液瘤病毒來治理野兔,但隨著抗體的日益更新,澳洲如今每逢一段時間還需要投放新的病毒。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

而這就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討論議題,使用病毒來治理氾濫物種到底合不合適,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在澳大利亞這裡氾濫物種真的很難治理,就比如現在又有一個物種讓澳洲人很苦惱,它就是歐洲鯉魚。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來自外網的報道,澳洲的墨累達令盆地中,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這裡的澳洲鯉魚就開始大量繁殖,如今可能佔據了該地河流系統的80%-90%,給當地的本土魚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環境損失,僅經濟損失可能就能夠達到5億美元,所以澳洲成了了國家鯉魚控制計劃部門,和澳洲國立大學合作,研究如何控制鯉魚。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專家提議“病毒治理”,中國吃貨接受不來

鯉魚氾濫到這樣情況的話,當地也沒有什麼辦法,所以該地專家根據歐洲鯉魚不會傳播病毒的特點,擬定散播一種皰疹病毒來自治理他們,這種病毒對其他魚類和人體都是沒有影響的,所以看上去是治理歐洲鯉魚的一個好辦法。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只不過它也並不是什麼都好,因為歐洲鯉魚的數量太多,所以這麼做也有可能會產生第二個“黑水事件”,也就是大量的歐洲鯉魚死亡後,會被分解腐化從而導致水藻類大量繁殖,帶走水裡的大部分空氣,從而導致更多魚類的死亡。並且這個可能性還並不小,所以讓當地十分籌措是不是該這麼做。而中國網友也實在接受不來這樣的治理方式,在多數國人看來,鯉魚的最好治理方法就是吃,投放病毒最終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最終難以收拾。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繼野兔之後,澳洲再被“氾濫物種”困擾,專家提議讓國人接受不來

說到底還是澳洲人口太少的緣故導致的,如果有龐大的人口基礎,這些氾濫物種是很難氾濫起來的。但實際點出發,澳洲寄望於用投放病毒這樣立竿見影的方案,可能還是有一點操之過急,很容易引起一些事故的發生,同時也可能對生態帶來更沉重的危機,還是希望澳洲人不要太過依賴病毒這樣的東西。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