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的作惡者為何能成為英雄?

在我們今天看來,《水滸傳》裡的所謂好漢其實全部都是惡棍,有一個算一個拖出去槍斃是肯定不冤枉的, 他們幾乎每一個人手底下都有人命官司,更別說什麼逃犯了,人人都是在逃的通緝犯。為什麼這幫人能成為小說裡面的“好漢”?

《水滸》的作惡者為何能成為英雄?

小老頭認為有三點原因。

第一,他們這些惡棍只是“小惡”,真正的“大惡人”都在朝廷內部。我們都知道,《水滸傳》可能受宋、元話本所影響,而這兩個時期的話本有一個背景是相似的,那就是都是大量描繪社會的腐敗與朝廷的無能。

《水滸傳》也確實是這麼描繪的,選擇的是歷史上非常出名的宋徽宗年間,眾所周知宋徽宗與南唐李煜差不多,都是那種諸事皆可,獨不能為君的貨色,在真正的歷史上,這廝開創的“靖康之恥”刷新了一個王朝的恥辱下限,成為萬代笑料。

《水滸》的作惡者為何能成為英雄?

像魯達這樣的小軍官,大抵也就是從九品末級的小使臣,與林沖不會相去太遠。為什麼敢公然當街殺屠夫?讀者以為是打抱不平,可事實上仔細看看,甚至會發現這個屠夫從頭至尾都是規規矩矩的,不曾一點冒犯這個官,這其實也是那個時代腐朽的一種縮影。

《水滸》的作惡者為何能成為英雄?

第二,他們這些惡棍的惡行有一個完美的遮羞布,在這塊遮羞布下,所有的惡行都能被美化成善舉,這塊遮羞布很厲害,他的名字叫什麼?叫做“替天行道”。只要祭出這塊招牌,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為了你好”,舉個例子:

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總管模樣的,卻穿了足下的衣甲、頭盔,騎著那馬,橫著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點撥紅頭子殺人。燕順、王矮虎帶領五十餘人助戰。只做總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宋江答道:“不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

這是人乾的事情?這簡直是畜生一樣的行徑啊,那些無辜的百姓和無辜的家眷,他們難道就應該死嗎?只是為了所謂的“替天行道”,這件事就被洗白了?讀水滸讀到這裡,讓人不寒而慄,這塊“大義”名號的遮羞布,簡直猶如神器。

第三,他們這些惡棍的惡行被洗白成善舉,屬於“劫富濟貧”文化邏輯下的產物。這其實不止中國,在整個東亞文化圈裡面,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文化邏輯:“我窮我有理,你富你邪惡”,這種文化邏輯下的“仇富現象”再進一步落實到行動之上後,就必然會發生奇怪的化學反應——劫富濟貧。

《水滸》的作惡者為何能成為英雄?

劫富濟貧是真的劫富濟貧嗎?若依小老頭看,很明顯是不見得的,梁山山腳下的那些勤勤懇懇的過往行商難道就活該被殺掉嗎?他們的錢財哪裡邪惡?憑什麼要去拿去供養那些“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土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