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富二代的創業史——隋煬帝

隋煬帝這個人,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一言難盡。為什麼?這個人簡直就是一個矛盾的共同體,他把輝煌與失敗完全結合到了自己一人身上,他在中國歷史上起到的影響是非常獨特的。

一個富二代的創業史——隋煬帝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隋煬帝造成了隋朝二世而亡,給人民群眾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從這點上來說,隋朝的短命,他是難辭其咎的。但是與此同時又有一個問題,隋煬帝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昏君?他跟歷史上我們所說的那些昏聵無能的君主是不是一回事?很明顯,又不是。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隋煬帝這個富二代是如何開展自己的第一個事業——修建大運河。

一個富二代的創業史——隋煬帝

中國大運河


造成隋煬帝個人悲劇的原因非常多,但其中關鍵的就是他有著極強的戰略前瞻性,高瞻遠矚;但是又有著極差的執行力,絲毫不知道自己執行力的邊界在哪裡;而且做事衝動,性格容易走極端。

在大運河這個問題上,就體現了隋煬帝極強的戰略前瞻性。我們應該承認,隋煬帝修建大運河並不像後世所說,隋煬帝為了到江南去遊玩,為了方便,所以修建了這樣一條大運河。說實話,皇帝要想去哪兒遊玩還非得坐船?當年秦始皇巡遊全國的時候,那不照樣就是坐馬車去了嗎?

那隋煬帝為什麼要興建大運河?如果站在隋朝當時的歷史情境裡,就會看得比較清楚。因為在隋朝統一之前,中國已經分裂了四百年,其中只有西晉的時候短暫統一過,所以當時分裂的勢力和趨勢仍然是非常大的。在當時的老百姓看來,分裂才是常態嘛,統一是個變態,你隋朝剛剛統一,在精神文化上,你敢說你統一了嗎?所以如果要鍛造一個大一統的千秋帝國,還必須要下幾招妙棋。

這時候再來看楊廣下的這兩招棋,你就不得不讚嘆他戰略上的高瞻遠矚。

第一步,把都城移出關中,在洛陽新建一個東都,和原來的長安形成一個扁擔之勢,這才挑得動整個帝國。原來你只在長安當都城,那好,江南、山東發生的事情,你鞭長莫及呀!就在楊廣登基的那一年,他弟弟造反,消息兩個月才傳到長安,這才派兵去鎮壓。雖然也鎮壓完了,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帝國的中央沒有一箇中樞機構,那你很多的事情是照顧不到的。

一個富二代的創業史——隋煬帝

洛陽


這是東西矛盾,還有南北矛盾呢!楊廣是帶兵消滅陳朝的主將,他還當了將近十年的江南主管,他太知道這個國家南北方人民顯著的差異。在精神文化上,北方人、南方人互相之間瞧不起。

所以第二步,就是修建一個大運河,完成南北雙方的溝通交流。

這兩步棋,不管是在楊廣當時看,還是站在千秋萬代的今天看,都是重組帝國的地緣格局的重要的棋子,是兩招妙棋。

而且,要知道楊廣可是富二代,他老爹搜刮天下,攢了夠五六十年吃的糧食。他作為富二代他會怎麼想?接著搜刮?接著囤積糧食?那不是沒出息的富二代嗎?天天只會做理財產品,找私人銀行,想著財富增值。有錢就得花吶,而且要花在刀刃上。所以楊廣就想:“我要創業了呀!”

雖說和其他朝代的那些英明神武的帝王乾的也沒有什麼兩樣。比如說漢朝,文景之治積攢了大量的財富,漢武帝上臺花啊,對吧?打匈奴啊,雖然打到後來也是民窮財盡,但是畢竟帝國拓地千里,而且除卻了匈奴這個肘腋之患;再後來的清朝也是這樣,康熙、雍正負責積攢錢糧,到乾隆上臺的時候,有錢了,花啊!於是就有了十全武功。雖然到乾隆末期,國家也是民窮財盡,但是畢竟他帶來了一個帝國的盛世啊。那為什麼隋煬帝就搞得隋朝二世而亡了呢,隋朝的滅亡和這條河有沒有關係呢?

當然也有一定關係,這條河雖然是用多箇舊河段改造而來,但即便如此,對於民眾來說修建它的負擔也是很沉重的,這是不可否認的。


一個富二代的創業史——隋煬帝

服勞役的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