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的農業現狀:鄉村振興真不怕搞運動,但就怕搞偏了方向!

經常聽到很多人批評中國做什麼事都喜歡搞“中國式運動”的做法。


運動式的搞一件事,本身有問題嗎?


我認為,以“運動”的形式做事情,本身並沒有問題,這是四十年來,中國超英趕美過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中國奇蹟的根本性體制力量。

疫情之後的農業現狀:鄉村振興真不怕搞運動,但就怕搞偏了方向!


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西方用幾百年時間才完成的事,正是靠著這種“中國式的運動”,我們才完成了集四次工業革命於一體的偉大實踐和超越,實現了從第四梯隊的大國工業化力量排名到躋身第一梯隊的脫穎而出。


這是我們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一種外在形式表現,對比我們應該有深深的文化自信。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什麼不能搞運動化,為什麼不能揚長避短?


我想,大家不應該跟那些居心不良,或對西方模式嚴重盲目迷信的公知一樣,貶義化“中國式運動”。


但是,對於目前下面已經走偏了的運動化傾向,多點批評,多點抱怨,多點指責,我是贊同並深有同感的。


疫情之後的農業現狀:鄉村振興真不怕搞運動,但就怕搞偏了方向!


在落實幹部下鄉工作中,不少地方在具體執行中的真實情況,卻是“走形式、走過場”,拿著選派下鄉幹部的“人員數量”向上級交差,在“人員質量”方面存在著嚴重不足。


背後原因,一方面是時間緊任務重,短時間內無法做到“量與質”兩者兼得。


另一方面是,相關領導幹部對選派下鄉幹部人才的重要性與政治意義認知不足,思想覺悟不夠,並沒有認真將人才振興的落實工作推進到,培育一支“一懂兩愛”三農工作隊踐行的深水區。


在選派下鄉幹部過程中,更多問題出在了一個“選”字上。


從選派下鄉幹部隊伍的人員構成上來說,有多少人是主動請纓、毛遂自薦、自告奮勇,有多少人會覺得下鄉對自己的仕途是一次機會,從而充滿熱情與幹勁地積極報名?


在組建“選派下鄉幹部人才隊伍”的過程中,大多數人是被“選”上的,甚至像抓鬮一樣被抓進下鄉幹部人才隊伍的,其內心並不是真情願。


疫情之後的農業現狀:鄉村振興真不怕搞運動,但就怕搞偏了方向!


心不甘、情不願,下鄉以後工作積極性自然也高不到哪裡。


對選派下鄉的幹部,很多人並不瞭解鄉村,也不熟悉基層,在鄉村做事的過程中,多處在“有威無信”的尷尬境地。


同時,由於其自身對鄉村振興認知理解不夠,處在一種盲人摸象的學習階段,因此在具體做事上,要麼照本宣科,上面要求幹什麼就被動機械地幹什麼,疲於應付;


要麼雖有主動做事之心,卻有熱情沒方法,不知從何處下手,或盲目從事。


這裡順便講一下鄉村幹部是如何看待鄉村振興,又是如何做的。


不少村兩委幹部對於什麼是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都應該做哪些事,從何處下手,存在太大認知盲區。


而且,在不少幹部的頭腦中,裝的是如何絞盡腦汁、千方百計、不折手段、死皮賴臉地向上級部門要錢。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重點,也是難點。


對於鄉村振興,一些下鄉的幹部,看似是人才,但對於所在村子的鄉村振興落實和發展,其才能和潛能,還遠沒有發揮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