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資治通鑑》(常簡作《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

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資治通鑑,漢紀

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二年(丁亥,公元二零七年)

初,琅邪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潁川徐庶與崔州平謂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南陽說網友,對句中的寓居進行了繁雜的解讀,其實不用想那麼多;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寓居在好多文中是指,移民一代的人,也是說他的戶口不是那裡的,後來生活在那裡

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劉備在荊州,訪士於襄陽司馬徽。徽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徐庶見備於新野,備器之。庶謂備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備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

文中

劉備在荊州,訪士於襄陽司馬徽

南陽說網友,這句話和“南陽”指“宛”,有沒有同工異曲之妙?說《三國志》裡通篇沒有提到襄陽的網友看過來

有網友讓我多讀書,然後找來給大家分享了,說說我理解的意思是對的嗎?

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司馬徽,清雅有知人之鑑。同縣龐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諸葛亮每至德公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從子統,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惟德公與徽重之。德公常謂孔明為臥龍,士元為鳳雛,德操為水鑑;故德操與劉備語而稱之。

上面這句,是南陽說網友不屑的那個老先生,曾經號曰的習鑿齒,置評的;

PS:《資治通鑑》司馬光著,砸缸那兒娃子寫的,一直以為司馬遷

話外音,聽說這本書?都是歷代帝王必讀之本,作者北宋之人,年代這麼久遠?是不是搞錯了,那個號曰的老先生怎能信?

當時在樊城的劉備知道劉琮投靠曹操後,有人勸劉備攻入襄陽城,劉備過城帶眾多來投的百姓奔江陵

習鑿齒給了以下評論

習鑿齒論曰:劉玄德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在益州的劉璋本來是想投靠曹操的,曹沒接納,習鑿齒做了一下感慨

習鑿齒論曰:昔齊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數十年之內,而棄之於俯仰之頃,豈不惜乎!

司馬光看來是極致推崇習鑿齒的,因為他號曰

《襄陽耆舊記》說了亮家鄧縣隆中襄陽城西二十里,為南陽網友不屑

無辜躺槍的習老爺子,不知道他的一句話,招到多少是非白眼;他也不知道為了諸葛亮後人會槓上

他的《襄陽耆舊記》可不是為了記錄諸葛亮而去的,當然,也不是粉飾襄陽有躬耕地而專著的

《襄陽耆舊記》所寫人物,除牧守外,絕大多數是襄陽人,而且以三國時期蜀漢為最多,東漢、西晉人次之,東晉人又次之。卷一共十八篇二十一人,卷二共二十六篇二十七人,卷五共九篇九人,《襄陽耆舊記》所選人物,以豪姓大族、荊楚名士、寄寓牧守為主。

既然不看《襄陽耆舊記》,南陽說的網友看不看《資治通鑑》?

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上次在《三國志》篇,有一段文字,也在文中寫到自己的觀點,這裡就不贅述,今又貼出,實為同下文互相佐證

初,劉表二子琦、琮,表為琮娶其後妻蔡氏之侄,蔡氏遂愛琮而惡琦。表妻弟蔡瑁、外甥張允並得幸於表,日相與毀琦而譽琮。琦不自寧,與諸葛亮謀自安之術,亮不對。後乃共升高樓,因令去梯,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

劉備在荊州,訪士於襄陽司馬徽。徽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司馬徽,清雅有知人之鑑。同縣龐德公素有重名,徽兄事之。諸葛亮每至德公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德公從子統,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惟德公與徽重之。德公常謂孔明為臥龍,士元為鳳雛,德操為水鑑;故德操與劉備語而稱之

上面幾段文字中,特別黑體字及劃線部分,其中,說劉備在荊州,訪了襄陽的名士,名士說“此間……”,此間為重點;體現了諸葛孔明在襄陽的人際關係及根基,不是一日而語的,都能佐證諸葛亮躬耕地之襄陽說,說明諸葛亮家在隆中是無可厚非的;諸葛氏躬耕之說,無非是謙虛低調的用詞罷了

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這裡面本來是想就《資治通鑑》篇論述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的一些觀點

但我還是想把一個叫“三國藝苑”的網友關於諸葛亮在襄陽的親朋好友的帖子,一併發到這裡共大家參考

諸葛亮在襄樊的人脈關係

查看 1391 , 發佈者 三國藝苑2016-10-2 09:07

到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在襄樊度過了14年,與方方面面的人物建立了較為親厚的人際關係。

當時,在劉表治下的襄陽一帶,主要的名門望族有龐、蔡、黃、蒯、習、楊等家。這些豪族從政治分野上來講,基本上有兩大派:一派是以劉表為代表的豪族勢力。這個集團勢力中最主要的是蔡、蒯兩家,另一派是龐、黃、馬、習、楊諸家,他們是劉表政權的在野派。另外還有從外地避難到襄陽來的一些鴻生巨儒、傑出人物如司馬德操、崔州平、徐庶(元直)、石韜(廣元)和孟建(公威)等人。

其一,諸葛亮與龐家、蒯家、習家有親戚關係。

《萬曆襄陽府志》載:“欽從祖祺婦,即諸葛孔明之姊也。”《襄陽記》載:“德公子山民,亦有令名,娶諸葛孔明小姊。”這就是說諸葛亮的大姐、二姐分別嫁給了當時襄陽最有勢力的大族蒯家的蒯祺和龐家的龐山民。而龐統之弟龐林,娶的是另一名門大族習禎的妹妹。這樣,諸葛亮與習家也連帶上親戚關係。《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中記載:“龐德公,襄陽人。孔明每至其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裴松之注《三國志》引《襄陽記》稱“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稱諸葛亮為識時務的“俊傑”的則是從潁川(今河南禹縣)流寓到襄陽的司馬德操,與諸葛亮也是師生關係。

其二,諸葛亮與劉表、黃家、蔡家亦是親戚關係。

諸葛亮與劉表同是山東人,原通過叔父諸葛玄已有一定的關係,後又因為聯姻與劉表父子、蔡氏家庭成了親戚。《襄陽耆舊傳》載:“漢末諸蔡最盛,蔡諷妹適太尉張溫,長女黃承彥妻,小女劉景升後婦,瑁之姊也。”《襄陽記》載,諸葛亮的妻子是黃承彥的女兒。這就是說,諸葛亮的岳母與劉表的後妻是同胞姐妹,蔡瑁是諸葛亮妻子黃氏的親舅舅,劉表則是黃氏的親姨父,劉表的小兒子劉琮娶的又是蔡氏侄女。

其三,諸葛亮與外地避亂到襄陽的傑出青年人物有密切的朋友關係。

諸葛亮與崔州平、徐元直、石廣元、孟公威等都是在襄陽時的好朋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元直為亮友善,謂為信然。”《魏略》亦載有諸葛亮與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交遊的情況。

諸葛亮在襄陽時,與襄陽的楊家、與宜城的馬家、向家有沒有交往,史無記載,但從後來楊儀、馬良、馬謖、向朗等人在蜀漢政權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與諸葛亮的密切關係看,似乎也像是有過交往。裴松之以為馬良蓋與諸葛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為尊兄耳。”《襄陽記》曰:“向朗少師司馬德操,與徐元直、韓德高、龐士元皆親善。”而諸葛亮亦師事過司馬德操,亦與徐元直、龐士元相親善,因此,諸葛亮有可能與馬氏兄弟與向朗在襄陽時就有交往。

(ps:借貼沒能聯繫到貼主,這裡望見諒!)

三國藝苑這位網友說的也夠詳盡了,大多給了出處。

如果這也能被南陽說網友忽略?那真是有揹人之常情了

我還是想問,躬耕南陽,南陽說的網友能不能給諸葛先生在南陽找門親戚,如果南陽說網友說沒有很正常,那無話可說,有背常理啊

躬耕地《資治通鑑》裡的諸葛亮,看看司馬光怎麼記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