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襄陽別爭了!諸葛亮說,襄陽住過,南陽臥龍崗躬耕過、對過策

為什麼諸葛亮不自稱躬耕於“隆中”?

南陽襄陽別爭了!諸葛亮說,襄陽住過,南陽臥龍崗躬耕過、對過策


一、是隆中太小了?樊城太小了?

是這樣嗎?

“襄陽說”認為“隆中”太小,不能入傳,可是“街亭”、“箕谷”、“斜谷”都是小地點,他們都能入傳,為何“隆中”不能入傳?“躬耕隆中”、“三顧隆中”難道不比街亭之戰重要?

再如《漢晉春秋》記載延熹七年(164)“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觀之”。

在“襄陽說”為諸葛亮“躬耕南陽意指隆中”所引用的史料中,從來沒有一個人說那個地方是“南陽”, 而是反覆說“襄陽西北十里許,名為隆中”,“隆中諸葛亮故宅有舊井一”,“沔水又東逕隆中”,“西望隆中”等,最極端的也就是說了“亮家於南陽鄧縣”的附會之舉而已。

如果可以這樣,我可不可以把“火燒新野”改為“火燒南陽”,把“火燒博望坡”改為“火燒南陽”,要不然把“關羽圍攻樊城”也改成“關羽圍攻南陽”?

事實上,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除部分用郡名代替郡治地外,凡涉及郡治以外的其他地名,均標註的非常清楚,絕沒有含糊地用南陽、荊州、南郡等替代的記載。

二、古人稱“郡”望應該大氣些

那應該諸葛亮應自稱“躬耕於襄陽”。

是這回事嗎?

建安十三年(208年)前,南陽郡、南郡以漢江為界。《南都賦》載“陪京之南,居漢之陽”,就連“襄陽說”鼻祖習鑿齒也說“秦兼天下,自漢以北是南陽,自漢以南是南郡”;《資治通鑑》雲“孝敬皇帝(漢獻帝)……初,琅琊諸葛亮寓居襄陽隆中”,所以位於漢江以南的隆中屬南郡襄陽管轄。

諸葛亮做《出師表》時(227年),隆中屬襄陽郡管轄。“南陽”和隆中之間隔著義陽郡、襄陽郡、漢江。

據《晉書》記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荊州,置襄陽郡,轄樊城、鄧縣”,《三國志》也有“襄陽之樊城”的記載,如《三國志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夏五月,吳將朱然等圍襄陽之樊城,”既然樊城都屬於襄陽郡了,隆中還能屬於南陽郡嗎?

有人說諸葛亮不會承認漢賊曹操設立的襄陽郡。真的嗎?《關羽傳》載“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以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可見劉備、諸葛亮是認可襄陽郡的。

所以說,227年諸葛亮做《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此“南陽”顯然不包括襄陽郡隆中。

為什麼諸葛亮不自稱躬耕於“宛”呢?

是宛太小了嗎?也不是。

《後出師表》載“操困於南陽”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雲“曹操……困於南陽”,此“南陽”是宛(河南南陽),建安二年(197年),“公到宛。張繡降,既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長子昂、弟子安民遇害”。這裡宛與南陽通指,可見曹操“困於南陽”即“困於宛”,“南陽”即宛,和襄陽隆中沒一點關係。

這裡的“南陽”之所以是宛,是因為宛是南陽郡郡治,相當於郡政府所在地。這在《後漢書》得到驗證,《後漢書—郡國四》載“南陽郡,洛陽南七百里(漢制,約今500裡)”。

三、地以人名,有仙則靈

諸葛亮當真沒在襄陽居住過嗎?也不現實!

有詩云:”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亮自稱躬耕地是“草廬”,隆中一帶不是“草廬”。

據歷史記載,襄陽隆中一帶是“宅院”(如習鑿齒《襄陽離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即磚瓦房,和諸葛亮說的“草廬”根本不是一回事。“襄陽說”認為諸葛亮自謙,即“草廬”實為宅院,那今天隆中的草廬如何解釋?

劉表也不養閒人,估計外放當個田官,軍閥屯田人人都搞,曹操搞,劉表也會搞,

諸葛亮年輕,也是歷煉!杜甫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難不成真有“二門不出,大門不邁”,就天降奇才,孃胎臥龍?

清朝末年,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拐河鎮群眾,在灃河淤沙中發現一塊晉代詩畫石,上半部刻有《諸葛武侯躬耕歌 》,下半部刻有諸葛亮畫像。該詩畫石現保存在拐河鎮高中院內。

躬耕歌為諸葛亮“躬耕南陽”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恐怕,偉人偉大之前確實在南陽臥龍崗上閒來讀書高臥,農忙四處奔走指導躬耕。方城拐河、博望坡、新野、白河,他是熟之又熟,以山川為計,藏兵於胸,也就不足為奇了。

臥龍崗才是孔明閒來讀書,忙去耕種的高臥之地。

未出山林奇智多,坐擁日月稱臥龍。

臥龍之名,地以人名,人以地名。

關於臥龍崗有兩種解釋:

1、諸葛亮躬耕在臥龍崗上,故越臥龍先生。

2、諸葛亮被稱為臥龍先生,故後人把他躬耕南陽、劉備三顧、草廬對策的地方命名為【臥龍崗】。

臥龍崗,全國只南陽一家,綿亙數十里,沒入白河。

李白數至南陽,淯水河畔、蒲豐之巔、清泠泉邊、臥龍崗上、紅陽城中……留下了太多太多詩仙太白遊歷足跡和清吟絕響。

如,“走馬紅陽城,呼鷹白河灣。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遺憾的是,李白並沒有在隆中留下幾多激越澎湃的吟唱。

除此之外,南陽城內更有三顧橋、抱膝石等等古蹟!實妥妥地地以人名啊!

襄陽說,曾客居於隆中,我信,若說對策於隆中,那就不現實了!長期居於半山之中作山民,不符合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眼光!

南陽臥龍崗下則為當時的南北交通要道宛襄大道,諸葛亮選擇南陽作為躬耕之地,靜觀天下,分析形勢,等待時機,顯然是注意到了南陽集中交匯四方信息的獨特優勢,體現出不同凡響的政治家、軍事家的戰略眼光。

結論:

諸葛亮客居襄陽隆中一陣子!

躬耕於南陽好幾年!

南陽臥龍崗才是諸葛亮躬耕地、對策地!

偉人從來都是以四海為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