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鄭和與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為歐洲與美洲之間成功開闢了一條航路。哥倫布也因此成為

歐洲史上的第一位西航者。西方文明一直認為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兩位探險家,一位是因《馬可·波羅遊記》而極富盛名的陸上探險家馬可·波羅,另一位便是哥倫布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但他們所不知的是,早在哥倫布開啟冒險旅程的80多年之前,我國的鄭和已經率領船隊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偉大壯舉。鄭和下西洋的時間遠比哥倫布要早,而且航海條件與規模也是哥倫布的船隊所無法匹敵。

鄭和與哥倫布的航海旅程都是發生在各自文明世界裡發生的偶然事件,二人卻同樣在各自時代背景的影響下而有著極為相似的必然性命運

鄭和與哥倫布的出身與航海契機

四海之內弘揚國威,以報知遇之恩

鄭和原本姓馬,年輕時便服侍燕王朱棣,後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即位,是為明成祖。鄭和也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而被成祖賜姓為鄭,升任為內官監太監,世稱“三保太監”。鄭和有勇有謀,頗具軍事才能,頗得成祖賞識,因此成祖在決定派遣使船出訪各國以揚國威的時候便對鄭和委以重任。

明成祖永樂三年至宣宗宣德八年(1405年到1433年),在這28年間,鄭和共率領船隊八次出海航行,其中七次下西洋,其航行次數之多以及航程距離之廣是西方任何航海家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為了傳說中的黃金夢,去找尋書中的神秘大陸

哥倫布出生於意大利的熱那亞,一生從事航海活動。他在年輕時起便十分崇拜馬可·波羅,心中時時嚮往著《馬可·波羅遊記》中所提到的那彷彿遍地黃金的印度與中國。哥倫布對於當時已經十分盛行的地圓說深信不疑,並堅信從歐洲出發一直向西航行便可以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為此他曾先後多次遊說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國王,甚至為此遠赴英國、法國等國家,希望能夠得到資助以實現自己偉大的探險計劃,當時的歐洲人並不否認地圓說,但普遍認為哥倫布所計劃的航程太過遙遠,根本無法實現,更不說能帶來什麼利益,因此最終紛紛表示拒絕。

哥倫布始終堅信自己的航行計劃是可行的,直到1492年,他在遊說西班牙國王的時候,女王伊莎貝拉卻被他的計劃所打動,認為他的航海能為西班牙掌握高利潤的東方香料貿易帶來可能性。於是他便率領包括旗艦聖瑪麗號在內的三艘帆船駛出西班牙的巴羅斯港朝著正西方開始了他偉大的揚帆遠航。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哥倫布於1492年至1502年間先後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併到達了美洲大陸,也因此成為了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比較鄭和與哥倫布的航海,有什麼區別?

鄭和與哥倫布的船隊規模天差地別

1405年,鄭和(又稱“三保太監”)奉明成祖之命率領著由208艘海船組成的遠洋船隊浩浩蕩蕩向著大西洋航行。據史書記載,鄭和率領船隊,歷“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滄溟十餘萬里。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但船隊“雲帆高揚,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飾”。

鄭和在當時歐洲人尚不敢冒險涉足遠航之時便“承其家世探險精神”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印度洋上揚帆遠航了

鄭和所率船隊的航行規模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僅鄭和的旗艦寶船為例,寶船共四層,為9桅12帆船,據相關記載,“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闕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最大載重量達1500噸,每船可容四五百人)。整個船隊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五種船隻,分別是寶船、水船、馬船、糧船以及戰船。船隊隨行人數最多的一次多達27800人,其中使臣、各級官吏、旗軍、勇士、水手、買辦、醫生等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甚至隨行的還有陰陽官、教諭、和傳教士等人。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而哥倫布的船隊是由三艘輕便靈活的小型船隻組成,即便是旗艦“聖瑪利亞號”也不過是艘三桅四帆船,航行主要依靠主桅與上帆在海上憑藉風力向前行進,載重量不過100噸左右。僅旗艦“聖瑪利亞號”鋪有甲板,其它兩艘隨行船隻甚至連甲板都沒有,載重量則分別為50 噸和40噸。船員連哥倫布計算在內也只有88人,這三艘船載著88人探險遠征隊伍與鄭和相比實在堪稱可憐。但儘管航行規模較小,船隻的穩定性也很差,甚至在航行過程中更是遭遇旗艦觸礁沉沒的事故,但哥倫布最終也完成了自己的探險航行,令人心生敬佩。

鄭和與哥倫布的航行目的迥然不同

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為了完成明成祖所賦予的重要使命。儘管成祖在靖難之役後順利登上皇位,周圍卻依然存在反對之聲。因此為了更好的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也為了更夠樹立個人威信,宣四海以揚國威,成祖特命鄭和下西洋結交友好鄰邦、齎送皇帝詔旨、招撫海島流民、開展海外貿易,不僅如此,鄭和隨行還帶有為數眾多的明軍將士,在航行的途中還肩負著襲剿海中寇盜與肅清海盜的任務。

哥倫布具有遠大的抱負以及獻身海洋探險事業的決心與勇氣,但他心底的目標卻是去尋找《馬可·波羅遊記》中那有著豐富物產與各種奇珍異寶的神聖之地:中國,並且還要找到心中的那塊神奇大陸:印度。他在航行時隨身攜帶著西班牙君主致印度君主以及中國皇帝的國書,這也正是他能打動西班牙女王並獲得資助的重要原因。

十五世紀的下半葉,隨著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封建國家的公私開支不斷地與日俱增因此對於各種貴金屬的需求也急劇增長,但歐洲的金銀礦產量卻早已供不應求。因此《馬可·波羅遊記》中那遍地黃金的神秘東方令西班牙人心生遐想,西班牙迫切需要大量的黃金、迫切需要掌握東方香料的貿易、迫切需要見到各種奇珍異寶。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鄭和與哥倫布的航海事業對其國家所產生的影響

哥倫布的航行雖然始終未能抵達他心心念之的中國與印度,但他卻發現了美洲大陸,儘管他自己始終不願承認這一點,但新大陸的發現同樣為他自己,也為西班牙人帶來了巨大財富。哥倫布每到一處便會以西班牙國王的名義宣佈佔有主權,於是很快便佔有了中、南美洲各地。

在征服了新大陸之後,西班牙人源源不斷地將黃金與白銀運回伊比利亞半島。

隨後,西班牙便迅速實現資本的原始積累。 直到16世紀中期,每年由這些殖民地區運回西班牙的黃金總量高達5500公斤,白銀多達24.6萬公斤。西班牙一躍而起,竟佔有全世界83%的貴金屬開採量。

儘管哥倫布的航海探險活動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推動進行的,但也確實推動了西班牙乃至西歐 各國社會生產的發展,促使西歐國家更快邁入資本主義道路。儘管他的航行為歐洲各國強行撕開了美洲大陸的神秘面紗,但從客觀角度上來講,在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與發展,在對美洲大陸實現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將歐洲文明傳入這些落後地區,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與哥倫布的劫掠行徑恰恰相反,鄭和的遠航活動則是以實現睦鄰友好、和平交流作為主要目的。每航行到一處,不僅與當地諸國進行友好的外交活動,代表成祖對當地國王或酋長予以“敕封”或“賞賜”;迎送各國或各邦使節;嚴格按照成祖吩咐的“厚往薄來”原則開展貿易 ,互通有無,甚至還會出動武力幫助各國解決各種海盜或領土侵擾的問題。

甚至在多年之後,一些鄭和曾經訪問過的國家仍“凡見唐人至其國,甚有愛敬”,或“其見唐人,亦頗加敬畏,呼之曰‘佛’雲。”時至今日,在一些亞非國家仍然流傳著鄭和的故事與傳說,在很多地方也依然保留有鄭和當年出訪的遺蹟。

但與此同時,這種“天朝上國”之姿以及“厚往薄來”原則的貿易原則,卻給當時明朝的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成為沉重的財政負擔。儘管鄭和下西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卻並未對國內經濟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而每次出航又都要耗費巨資,幾乎累及國本。明成化年間有說法稱“三保下西洋,費錢數十萬”。因此在鄭和之後,中國境內便再也沒有如此大規模的航海活動。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

從海航史與世界地裡發現的角度而言,鄭和與哥倫布同樣是出色的航海家與優秀的地理探險家,二人的一生同樣經歷了波濤洶湧的海上風浪、經歷了萬人敬仰的高光時刻、卻最終都在人生的後期遭遇挫折,

帶著遺憾而悲慘的落幕

“同樣的志向高遠,同樣的慘淡結局”——解讀鄭和與哥倫布

明仁宗繼位後聽取朝臣們的建議,實行“罷寶船弊政”並全面實行海禁,不再允許鄭和出海遠航。直至明宣宗朱瞻基繼位後,鄭和才在“死諫”之下,為自己勉強爭取到最後一次遠航的機會。但在船隊返航至古裡(今印度南部的科澤科德)過程中,鄭和便在船上不幸辭世,遺體也被埋在當地,至此,鄭和的最後一次下西洋也

在遺憾中畫上了句號

1504年哥倫布完成了他此生的最後一次航海,但此次出航並未能給西班牙國王帶來豐厚收益,所以備受冷落。1506年哥倫布因失寵憂憤以及過度勞累而在一片哀寂中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城的家中病逝。縱使開闢了人類史上的新紀元,但終其一生也並未能完成自己的心願

結語

十五世紀的這兩位偉大的航海家在共同的時代背景下完成了相似的壯舉,他們似乎有著相似的命運,卻又因各自不同的社會背景而決定了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航海初衷與目標,而對其國家和整個世界所具有的意義與影響也不盡相同,但對他們個人而言,在經歷了輝煌燦爛之後,命運之手彷彿再次開了個玩笑,又為他們的賦予了同樣的慘淡結局。而造成他們悲劇性命運的究竟是他們自己對於理想的過於執著,還是時代侷限性的“不允許”?這或許值得我們進行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