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2020年這場疫情,迅速檢驗了長安戰略定力,也標定了長安兩年來轉型努力的成色。在疫情的無差別攻擊態勢下,長安不但大致弭平了疫情影響,還奠定了疫情後加速上揚的基礎。產品線表現,標誌著長安汽車創業3.0起勢不俗。


文/《汽車人》張敏


長安汽車管理層可能想到山坡漫長,但沒想到這麼快就能滿眼風景。


兩年前,長安汽車提出第三次創業。這既包含對全行業面臨戰略挑戰的判斷,也表示長安要主動抓住戰略機遇。長安為這次創業樹立了5-10年的長期目標,這意味著長安不惜多吃幾年苦,多坐幾年冷板凳。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長安很快就進入戰略收穫期。2019年,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突破130萬輛。其中12月銷量15萬輛,同比增長35%,環比增長11.6%,連續五個月環比增長。通過一系列的產品佈局和戰略動作,長安汽車自主板塊在四季度實現了扭虧,經營質量持續向好。


在長安整體市場向好、向上勢能噴薄而出的時刻,2020年這場疫情,反而迅速檢驗了長安戰略定力,也標定了長安兩年來轉型努力的成色。即便謹慎起見,要套上“初步”兩個字,也足以讓人欣慰。


銷量小收穫,戰略大進步


在疫情尚未完全平息的3月,長安汽車銷售13.97萬輛,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銷量達到11.38萬輛,環比增464%,回升幅度領先行業。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長安在後疫情的小爆發,依賴的是一票爆款產品。CS75 PLUS延續火熱狀態,3月銷售1.29萬輛;整個CS75系列銷售1.8萬輛,SUV市場上坐二望一。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自從長安給中國品牌產品線加入“PLUS元素”,就好像開了掛。以“互聯社交SUV”為賣點的長安CS35 PLUS憑藉1.1萬輛銷量,幫助CS35系列加冕小型SUV細分市場冠軍。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剛上市的長安逸動PLUS開啟預售僅20天,訂單便達到11559輛。長安終於取得了SUV和轎車平衡的產品表現。


長安福特正處於新的產品加速投放週期。2021年底前將投放超過20款產品。林肯冒險家作為首款國產SUV也在3月16日上市,宣佈加入豪華SUV的角逐。


除此之外,長安歐尚單月銷量1.7萬輛,第二乘用車品牌表現搶眼。輕型車凱程單月銷量破2萬輛。產品線表現,標誌著長安創業3.0起勢不俗。


厚積才能薄發。在疫情的無差別攻擊態勢下,長安不但大致弭平了疫情影響,還奠定了疫情後加速上揚的基礎。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在疫情發生後,對內,長安汽車通過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充分發揮企業“智慧工廠”高自動化生產的硬件優勢,順利復工復產;對外,佈署各地4S店陸續開啟“一對一視頻看車”和“直播看車”的服務,同時,4S店提供送車上門服務,免除客戶外出的顧慮。


銷量提升的深層次原因是,經過“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後,長安汽車品牌號召力與產品競爭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通過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長安汽車單車均價進一步提升:2019年,自主品牌單車均價提升2000餘元,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競爭力再上臺階。


進入創業3.0時代,長安預期的開頭難並沒有想像的漫長。但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表示,仍然要正視困難,長期處於創業狀態。


長安敢於打破舊的罈罈罐罐,重在一個“創”字。創業,即以往的輝煌都視為歸零,重在自我突破;創新,只有創造出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為客戶提供新價值,才有希望活下去;創變,要開放心態,打破業界藩籬,加強業內外企業、科技公司合作;創速,天下武功惟快不破。對市場反應迅捷,才能適應新形勢。“四創”在手,長安做低姿態,目標卻放得高遠。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而當前市場消費正處於新生未生、舊勢已竭的狀態。外在表現則為增量不再,競爭內卷。大家都有困惑,都有畏懼,都擔心以後的位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懷有敬畏,從來不是弱點,坐以待斃才是。


長安的危機意識深深植根於它作為軍工企業的基因裡,斷然提出第三次創業,就是他們對變革時代的回答。


在抗擊疫情期間,長安汽車生產的口罩包裝上印著“山河無恙,歲月長安”,這固然是美好期盼。其實哪有什麼“無恙”,是勇敢的人擋住了黑暗。長安用勇氣鑄劍,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未來歲月”。


技術鑄劍,智慧長安


鑄劍過程無疑是痛苦的。張寶林說:“長安即使勒緊腰帶,也要搞研發。”長安提出,要“過度研發”。資源投入不設上限,週期瞄準業內最先進水平,產品達到解決用戶痛點,賣點突出,實現“技術過剩”。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近年來,長安汽車將每年銷售收入5%投入到研發當中,以“技術過剩”為產品研發理念,為用戶打造了CS75 PLUS、CS55 PLUS、CS35 PLUS、逸動PLUS等一系列超乎期待的產品,收穫了用戶的信任。產品的熱銷,預示著長安汽車產品結構調整初戰告捷。長安汽車“PLUS戰略”,更是其對市場深度調研,加以技術創新變革的成果體現。


在前沿技術上,長安汽車更是有點“過剩”了。長安已經具備量產L3級自動駕駛的實力,就等著政策開閘。2月24日,由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智能汽車的發展使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有了更為清晰的路線圖。


當汽車業進入智能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後,通過智能電動化進行差異化競爭,幾乎是中國本土品牌向上的惟一選擇。以“科技長安 智慧夥伴”作為全新品牌定位的長安汽車再次走在行業前列。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3月10日,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親自完成國內首輛L3級自動駕駛技術量產新車實測。其實內部已經運行過無數次(200萬公里路測,5000萬公里測試),是“內測”。這一次是在全國400多家媒體面前進行,算是“公測”。長安不斷強調“量產”,意味著長安對自身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有足夠的把握。


按照工信部標準,L2只能稱為“輔助駕駛”,直到L3才真正算“自動駕駛”,可以真正解放眼睛,不用時刻盯著前方。無疑,這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分水嶺。長安特意挑了下班晚高峰時段的市區路段,在複雜擁擠路況下,搭載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UNI-T遭遇各種場景,都應對裕如。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長安擁有全部知識產權,還獲頒國內惟一的L3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朱華榮沒有過多描述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神奇之處,他更注重2025年,長安規劃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也將量產上市。


在自動駕駛領域,長安苦心耕耘11年,走得比公眾認為的要遠。長安掌握70多項智能化功能、200多項核心技術,實現“7個第一”。其中L4級自動駕駛技術公開展示最具含金量。而2018年,長安就創造全球首次55輛車集體自動駕駛巡遊的記錄。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坐關之功,歸於“北斗天樞”計劃。但先有“坐關”,後有北斗天樞。長安不是純粹靠戰略指引發展的公司,而是埋頭苦幹,走出一條路之後,總結出指導原則,再外擴實現戰略聯動。


熱效率獨步全球的藍鯨動力品牌、驚豔輿論圈的梧桐車聯,無不如是。


三個梳理過程


在第三次創業中,長安借勢梳理了企業架構、產品序列和服務體系。


長安已經實現小總部+事業群+共享平臺+孵化創新組織模式,在研發體系上持續“暴兵”。新增慕尼黑研發中心,完善成為“六國九地”研發格局。全球智力資源的協同效應,正潛移默化地體現在產品端。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在管理體系上推進“獵豹計劃”,將流程效率提升20%,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簡化流程,並使之體系化。


產品序列上,長安同時堅持做減法。淘汰20多款低競爭力產品,縮減早期投入的140萬整車和126萬臺發動機產能。與PSA和鈴木脫鉤,形成四大獨立品牌。引入外部投資者,實現長安新能源混改股權架構。架構瘦身、新技術滿載的新長安呼之欲出。依靠“北斗天樞”和“香格里拉”兩大戰略,長安實現產品系列的科技進化、新能源進化。


長安不會躺在既有成績上,也不會固步自封。過去兩年來,長安的朋友圈越來越強大。聯合華為、騰訊、博世成立創新中心;與騰訊成立梧桐車聯公司;與一汽、東風聯合成立T3出行公司,服務用戶180萬人……此外,長安的新營銷平臺——車和美汽車商城,訪問量5500萬人。在疫情期間,線上和線下平臺聯動,最大限度熨平疫情的負面影響。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更重要的是,疫情對長安剛剛建成的“智慧工廠”進行了“壓力測試”。長安確保了物流鏈和供應鏈的順利運轉,順利復工復產,大規模自動化生產,最大限度摒棄人員密集。特殊時刻,不得不讓人感嘆,科技就是生產力。長安在花大力氣、大價錢打造“智慧工廠”時,不可能預想到如此特殊的情況,但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關鍵時刻,長安表現出央企的社會責任擔當。一方面,積極捐贈,利用T3出行為醫護人員提供服務;另一方面,憑藉自身研發優勢,快速生產特殊用途救護車、熱成像防疫車。長安用快速反應與不俗成績,履行了中央企業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進一步凸顯了中國經濟韌性。


【汽車人】長安進入第三次創業戰略收穫期


兩年臥薪嚐膽,十餘年技術積累,長安終於初嘗第三次創業的“早期果實”。隨著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新創業”邁入了3.0階段,張寶林說,長安將進一步深化戰略成果,向“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這一目標持續前進。


當然,長安“看花”之後,仍須持續面對挑戰。不過經此一役,長安對自己的戰略定力和戰略執行力,有了更自信的認識。(文/《汽車人》張敏)【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