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每天躺在棺材里等死!痛苦至极!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句诗曾让多少痴情儿女为之心醉。

愿与你牵手,远离这人世的嘈杂,在大漠原野骑马放羊,哪管他人世间多少次轮回,只愿和你在一起。

愿和你相拥,远离都市的高楼大厦,去那小山坡上看日出日落,那管他风吹雨打,只愿与你的时光永驻。

牛郎与织女,一年一次的相遇,胜却人间无数,忍顾鹊桥归路?

聂小倩轻轻的向宁采臣走来:“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月影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撕心裂肺、让人心疼不已的人鬼之恋 ,可哀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每天躺在棺材里等死!痛苦至极!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是中国古代所有文人中最凄惨迷幻,最悲苦无助的诗人,没有之一!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就选自于他的《长安古意》。

卢照邻,出身名门望族。他24岁的时候,在李渊的第十七个儿子李元裕府上做典签,帮助李元裕处理一些公文,比如写个通知,拟个奏章什么的,闲暇之余,读读书,写点文章,诗歌。

李元裕对卢照邻的才华赞叹不已,曾说:照邻就是我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可是名照青史的人物!这种表扬艺术也太高了!照邻窃喜不已。

33岁的时候,他离开了李元裕府,去外地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官。40岁左右的时候,写了一首非常著名的《长安古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诗中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让他光照千古。但诗中的“梁家画阁中天起”却把他直接送进了监狱。

“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每天躺在棺材里等死!痛苦至极!

《长安古意》写的古意,其实说的是当时长安的景象,卢照邻在这首诗中讽刺了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

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写的是汉代的皇帝,其实说的是唐玄宗。

“梁家画阁中天起”,用的是东汉外戚梁冀的典故。梁冀是汉顺帝梁皇后的哥哥,以豪奢著名,曾经在洛阳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自己建造第宅,满足自己的私欲。

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封号恰好是梁王。卢照邻这样写,不能不让武三思浮想联翩,毫无疑问,被武三思等人打入牢狱。

过了几年就被放出来了,但不幸染上了疾病,卢照邻隐居到了太白山,修道炼丹。

据说,他手上的一些朱砂成色不是太好,当时有个道士有好的朱砂,他一看到有好朱砂在手,就开始服用。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悲痛难当,把一些朱砂呕吐出来了,更加重了他的病情。

照邻经常病痛难当,写了《释疾文》、《五悲文》等一些让人看了就难受的文章和诗歌。

比如:“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肢萎堕。” 、“三四年赢卧苦嗽,几至于不免。”、“余赢卧不起,行己十年”等等之类难受的文字。

痛苦之余,他拜药王孙思邈为师,希望寻求根治之道,但药王也无力回天。

“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作者,每天躺在棺材里等死!痛苦至极!

病痛折磨的卢照邻两腿萎缩,以至于残废,一条胳膊也废了,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无奈之下,他为自己修建了坟墓,做好了棺材,每天躺在棺材里等死,但造化弄人,宁要他受苦,也不让他死亡。

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和老天一博!天不是不让我死吗?我就偏偏要死,自投颖水而亡!

明代张燮评价卢照邻,说:“古今文士奇穷,未有如卢升之之甚者。夫其仕宦不达,则亦已耳,沉疴永痼,无复聊赖,至自投鱼腹中,古来膏肓无此死法也。”

这就是卢照邻的一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