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人工智能(AI),通常是指通過計算機程序來呈現人類智能的技術,其開創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8月31日發起的達特茅斯會議。此後60多年裡,人工智能的發展有過低谷也有過崛起,直到2014年高德納諮詢公司發佈技術成熟曲線,表明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進入發展高峰期,各項技術應用將引起顛覆性深遠影響。

前沿 |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1950年,圖靈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而不能被辨別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臺機器具有智能。1956年,在達特茅斯會議上,約翰·麥卡錫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詞,後來被人們看作是人工智能正式誕生的標誌。在此之後,人工智能進入了發展的第一個高潮。1956年,奧利弗·薩爾夫瑞德研製出了第一個字符識別程序;1959年,阿瑟·薩繆爾研製的具有學習功能的跳棋程序,已經可以打敗他本人,3年後又擊敗美國一個州的跳棋冠軍;1963年,詹姆斯·斯拉格發表了一個符號積分程序SAINT,輸入一個函數表達式,改程序就能自動輸出這個函數的積分表達式,4年後推出的升級版SIN已經可以達到專家級水準。在這段長達10餘年的時間裡,計算機被廣泛應用於數學領域,用來解決代數、幾何問題,這讓很多研究學者看到了機器向人工智能發展的信心。

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嘗試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並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研發目標,但是接二連三的失敗和預期目標落空,使人工智能的發展走入低谷。在當時,有三個難以解決的技術瓶頸:一是,計算機性能不足,導致早期很多程序無法在人工智能領域得到應用;二是,早期人工智能程序主要是解決特定的問題,可一旦問題上升維度,程序立馬就無法執行;三是,在當時沒有找到足夠大的數據庫來支撐程序進行深度學習。因此,人工智能項目停滯不前。

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以卡內基梅隆大學研製的XCON為代表的專家系統,可以用來模擬人類專家的知識和經驗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實現了人工智能從理論研究走向實際應用、從一般推理策略探討轉向運用專門知識的重大突破。專家系統在醫療、化學、地質等領域取得成功,推動人工智能走入應用發展的新高潮。

前沿 |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專家系統存在的應用領域狹窄、缺乏常識性知識、知識獲取困難、推理方法單一、缺乏分佈式功能、難以與現有數據庫兼容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命運女神又一次給AI的發展澆上一盆冷水。

上世紀90年代隨著AI技術尤其是神經網絡技術的逐步發展,以及人們對AI開始抱有客觀理性的認知,人工智能技術開始進入平穩發展時期。1997年,IBM的計算機系統“深藍”戰勝了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又一次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AI話題討論。這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

進入21世紀後,可用的數據量劇增,數據驅動方法的優勢變得越來越明顯。此時,深度學習泰斗Geofrey Hinton在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領域取得突破,人類又一次看到機器趕超人類的希望,這也是標誌性的技術進步。2011年, IBM開發的人工智能程序“沃森”參加了一檔智力問答節目並戰勝了兩位人類冠軍。2016 年,谷歌公司的 AlphaGo (阿爾法圍棋)贏了韓國棋手李世石,再度引發 AI 熱潮。2017年,深度學習大熱。AlphaGo Zero(谷歌下屬公司Deepmind的新版程序)在無任何數據輸入的情況下,開始自學圍棋,3天后便以100∶0橫掃了第二版本的“舊狗”,學習40天后又戰勝了在人類高手看來不可企及的第三個版本“大師”。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基於感知數據和圖形處理器等計算平臺,以深度神經網絡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飛速發展,大幅跨越了科學與應用之間的“技術鴻溝”,諸如圖像分類、語音識別、知識問答、人機對弈、無人駕駛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從“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術突破,未來或將迎來暴發式增長的新高潮。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自動機器學習與神經網絡優化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李路軍

編輯:吳桐

審核:王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前沿 |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