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1937年7月7日夜,北京郊外的盧溝橋響起槍聲,“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全民族抗戰的序幕由此拉開。那是一段沉淪的歲月,亦是覺醒的歲月,那是一段心碎的歷史。在這場戰爭中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張自忠

張自忠,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時,張自忠出面與日本週旋,試圖和平解決,因此被輿論誤解為“漢奸”。8月6日,張自忠偕副官廖保貞、周寶衡躲進了東交民巷德國醫院。

同時通過《北平晨報》等媒體發表聲明,宣佈辭去所有代理職務。8日,北平淪陷。9月3日,張自忠逃離北平。

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1938年張自忠將軍所部第77軍179師師長何基灃駐防洋坪時,對蔣介石消極抗戰極為不滿,導致其手下多名將領被陷害致死。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出戰。7日拂曉,張自忠東渡襄河,率部北進。

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裡村。

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衝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

5月16日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戰死。

趙登禹

趙登禹,字舜誠(一作舜臣),山東菏澤縣杜莊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中國國民黨黨員。

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1937年7月26日,趙登禹奉軍長宋哲元之命,趕赴南苑負責北平防務;與日軍血戰六小時,在集結途中,不幸被日軍的伏兵擊中胸部,壯烈殉國,年僅39歲。

為了紀念趙登禹,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府將崇元觀南至太平橋的馬路命名為“趙登禹路”;北平通縣古運河西岸一條大街,被命名為“趙登禹大街”。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確認趙登禹為抗日烈士。2009年9月,趙登禹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劉汝明

劉汝明,字子亮,直隸省獻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西北軍“十三太保”之一。早年入馮玉祥領導的第16混成旅。國民軍成立後,劉汝明就任警備第1旅旅長。後來升任西北軍暫編陸軍第10師師長。

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1937年“七七”事變後平津失守,察哈爾位置突出,三面受敵。7月16日宋哲元自原籍返回北平,劉汝明17日由張家口前去看望。

21日接到報告,約千餘日軍正由古北口向南口與北平間的沙河急進,似有截斷平綏鐵路的企圖。宋哲元當即命劉汝明速返張家口,準備作戰。

下午5時劉汝明的火車過沙河站後約十分鐘,日軍就趕到沙河,強行拆除路軌500公尺,日軍這一行動顯然是阻止劉汝明回張家口,但他們晚了一步。

在張家口戰役中,援軍傅作義、湯恩伯、高桂滋配合劉汝明部,經過十天的抵抗,終因沒有軍事設防、指揮失調、武器落後等原因,於8月29日夜撤退。

1937年9月二十九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143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八軍,劉汝明任軍長。

根據國民政府的戰區序列,1937年10月劉汝明的68軍調歸第二戰區序列,與35軍、61軍、17軍、13軍組成了以傅作義為總司令、劉汝明為副總司令的第7集團軍,之後又劃歸第2集團軍。

1937年12月至1938年2月,劉部在冀南豫北的道口、內黃、滑縣、清豐、大名一帶遊擊敵人,斬獲頗多。在黃河以北山東的館陶、臨清、德州一帶戰果更豐碩。

1938年3月20日臺兒莊會戰時,劉汝明奉李宗仁令開往徐州一帶。在瓦子口處,劉汝明率領六十八軍猛擊敵人,敵人猝受打擊,驚慌回竄。

馮治安

馮治安,河北省故城縣東辛莊村人。自幼貧苦,少年從軍,投身於馮玉祥將軍麾下。歷任國民革命軍29軍37師師長、國民革命軍77軍軍長、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等職。

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1937年日本侵略軍在北平盧溝橋悍然發動了舉世震驚的“七七事變”,馮治安即率二十九軍開往唐官屯、馬廠一帶集結,軍部移駐河間,擔任津浦線上的防務。

8月中旬,第二十九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宋哲元任總司令,馮治安任副總司令兼前敵總指揮和第七十七軍軍長。

9月初,日本侵略軍向津浦北段發動進攻,第七十七軍在馮治安的直接指揮下,以陣地戰配合游擊戰打擊敵人,三十七師的第二十五旅,在靜海縣周圍阻擊日軍,其中第六五七團與日軍激戰5晝夜。

在爭奪陣地中四出四進,全團2400多人只剩下700多人退到縣城以南,利用青紗帳作掩護,開展游擊戰爭;第一一一旅向閘口和流河鎮的敵軍發動猛烈進攻,奪取了日軍兩個重要陣地,痛擊日本侵略軍。

第一三二師的官兵組織大刀隊,夜襲日本侵略軍。9月中旬宋哲元請假赴泰山休養,由馮治安代理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指揮部隊與日軍苦戰約1個月,以重大的犧牲阻止日軍南進。

七七事變中的英雄事蹟

“盧溝橋事變”標誌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奪取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82年的歲月,一晃而過,盧溝橋上的硝煙早已隨風消散,中國也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從沉淪到覺醒,從苦難走向輝煌,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鑑,才能開創未來。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團結奮鬥,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信念砥礪前行,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讓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這是對歷史的最好紀念,是我們走向未來的自信姿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