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麼是焚書坑儒和文字獄,什麼時間出現的,為什麼這樣做?

遼北老代


你好,我是年輕的大叔,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是我的拙見。

焚書坑儒,發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期,那個時候,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中國出現了法家,儒家,道家,公孫家,墨家。每一派都著書立說,宣揚自己的思想。總體說來還是為統治者服務的。

秦朝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強盛,兵強馬壯。逐步統一六國,後面的韓非,都是法家的代表。所以秦朝就把法家作為正統思想。現在我們都是依法治國,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秦統一六國之後,沒有把其他六國的人當成自己國人。還以法家思想統治。就產生了焚書坑儒了。直到漢武帝,遵從董仲蘇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思想統治兩千年的歷史。

秦始皇究竟有沒有焚書坑儒,有待歷史考證?

文字獄。發生在清軍入關之後,康熙雍正時期,到了乾隆年間發展到了頂峰。

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呢?滿清時期,滿族人沒有自己的文化去統治百姓,清軍入關,才是學習儒家。時興文字獄,是從思想上去統治人民,奴役百姓。讓他們沒有反清復明的思想。也是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種手段。


年輕的大叔麼麼噠


焚書坑儒主要是秦朝秦始皇;文字獄歷朝歷代都有但比較大的主要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

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起因 一是是秦朝建立專制主義政治體系的需要。二是一些儒生和遊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聖賢的言論批評時政。但現在史學家也有質疑聲,因為很多人質疑焚書坑儒是對秦始皇的一種抹黑是六國遺老遺少為了推翻秦朝的一種輿論宣傳,或者是對秦朝滅亡六國的一種文化報復!認為秦始皇殺的這些人其實都是一些騙子。雖然在現在很多人看來,方士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化學家。但其實這些打著煉不死藥的方士就是一個騙子,坑殺不過是他們欺騙秦始皇失敗後的下場罷了,並不值得同情。所焚燬的書也並不是所有書籍,而僅僅是對於秦朝統治不利的儒家書籍,或者記載可以製造不死藥的書。

所謂文字獄就是文字惹的禍。這些往往都是文人在寫作過程當中,有的文字直接或者無意冒犯了統治者而被處以刑獄,甚至被以欺君之罪處以極刑的不在少數。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皇家的威嚴,統治的合法性,甚至是皇帝個人的名譽!比較有名的有:

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因為在史記當中為李陵辯護而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腐刑!

清朝雍正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徐駿,在奏章裡,把“陛下”的“陛”字錯寫成“狴”字,雍正見了,馬上把徐駿革職。後來再派人一查,在徐駿的詩集裡找出瞭如下詩句“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於是雍正認為這是存心誹謗,照大不敬律斬立決。


淦珩夢侃


焚書坑儒重要是發生在秦朝

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

而“誹謗”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重要原因。又或者秦始皇藉此發揮,來坑儒生、焚名籍。因為這些儒生都是讀了名籍,而“誹謗”秦始皇,這也就導致了秦始皇認為這些名籍不適合士人來讀,會產生反動思想,不利於秦王朝的統治。

其實文字獄也恰恰如此,要不是發表了不利於政治的文章,要不就算侵犯了皇家尊嚴,而形成的文字獄。

最早的文字獄是在漢朝 與友人孫會宗書,語多怨恨。宣帝見而惡之,以大逆無道罪腰斬 這是漢朝楊惲被殺的主要原因。楊惲諷刺政務,被宣帝所殺。

北宋宋神宗年間也發生了一場文字獄,蘇軾因《湖州謝上表》被當時的御史何正臣彈劾,而引起的蘇軾一系列貶職。當時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而蘇軾在文章中對變法的內容多次諷刺,但宋朝不允許殺大臣(除造反),所以蘇軾只是別遠調。

《湖州謝上表》


文字獄最昌盛的時期就是在明清,特別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朱棣、順治、乾隆。而他們都是為了鞏固統治,而進行一系列殘忍舉措。

其中朱元璋和順治最為相似,朱元璋出身農民,而順治是外族人,他倆都會感覺自己有點不正統,為了自己的統治穩定,清理前朝餘孽。但又不能直接殺了文人,這樣不利於統治。他們便從文章方面下心思。反正最終解釋權在皇帝手裡面,所以這些不願意忠於新朝的文人,就被清除了。

滿清文字獄


而明朝朱棣,是因為奪侄子皇位,心虛,便想堵住悠悠眾口,大興文字獄。其中殺方孝孺最具有代表性。

乾隆朝是文字獄的巔峰,共發生130多件文字獄。不管真假,只要彈劾,都得入獄。

總結:文字獄和焚書坑儒,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維護封建王朝的統治。因為思想是最可怕的,他能動搖王朝的根基。所以文字獄持續兩千年,是封建王朝必不可少的統治工具。秦朝的焚書坑儒的印象最大,它自己使周朝的文化典籍消失,對中國研究周朝文化,造成不小的阻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