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最孤獨的一首詩是什麼?

z11627860


回答裡幾乎都是中國詩人的詩,請允許我帶給你一首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詩。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尼采: 生命就是背棄

只看簡單的詩句,你或許心中一震,但仍不明白我為什麼說這是最孤獨的詩。別急,我們先了解一下尼采其人。

尼采,他是一名德國哲學家,一個年輕的大學教授,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一個註定不被理解的世紀的早產兒。

他這一生就是不斷背棄過往的歲月。

1844年,尼采出生於德國一個具有濃厚宗教氛圍的家庭。5歲時,他做牧師的父親死去,幾個月後年僅兩歲的弟弟夭折。死亡的陰影和宗教的影響伴隨著他的青少年時代。

尼采的第一次背棄,是背棄家庭。

他放棄在波恩大學進修神學,放棄繼承父志,轉修了古典語言學,受到老師的認可和讚許,年紀輕輕便在語言學界聞名,24歲便擔任了萊比錫大學教授。

然而好景不長,他的第二次背棄,就是背棄學術。

開始對哲學感興趣的尼采厭倦了平庸枯燥的學者生活,一部《悲劇的誕生》闡釋了他思想的變化,但其發表也使他無路可走。

冷淡、失望、攻擊——紛至沓來。

但幸運的是,一向熱烈地愛著音樂和詩歌的尼采得到了音樂大師瓦格納的支持,併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二人一同度過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歲月。

然而,尼采終於還是迎來第三次背棄,這一次他背棄的是生活。

他同瓦格納絕交,因為他們的思想不再契合;他離開大學,因為他已經厭倦了學者生活。他沒有工作、沒有家庭、沒有朋友,獨自一人開始半生的輾轉漂泊。

他始終堅定,始終熱切,也始終無人理解。直到1889年,他在大街上抱住一匹被馬車伕痛打的弱馬大哭——他瘋了,精神的黑夜降臨,度過10年沒有思想的生活後去世。

哲學家: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經過上述內容,你已經大概瞭解了尼采的一生。

他固然才華橫溢,但始終不被理解。

因為不被理解,所以他保持驕傲;因為驕傲,他又被人厭惡;因為被厭惡,他復不被理解。

在《看哪這人》一書中,他寫到:“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有的人死後方生。”

尼采這一生中留下了許多振聾發聵的話,單單一句“上帝已死”,就足以使他成為全民公敵。

他過早的預見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精神危機。但這種危機19世紀的人們還沒有來得及發現,到了20世紀則如洪水氾濫。

這種危機就是資產階級傳統價值觀念的分崩離析。近代以來科學和哲學的發展,將基督教信仰撞得搖搖欲墜。尼采則是敏銳地發現這危機的其中一個人。

他太過大膽的宣告上帝死亡,熱烈地追尋真實的自我,堅定不移地歌頌強力意志。

他有一個很著名的觀點,即超人說。這個學說使他生前受到攻擊和非議,甚至到死後,她的妹妹將他偽裝成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為法西斯政權服務。

他的一生都是在孤獨中度過,沒有朋友也沒有愛人。但他同時既痛苦又拒絕走出這孤獨,因為他需要,需要清醒和理智。他悲鳴到:“他不肯降格以求,寧願走到沙漠裡與猛獸一起忍受焦渴,不願與骯髒的趕駱駝人同坐在水槽邊。”

孤獨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宿命。

人們對他的發現和理解要到他死後很多年。

獨行者: 為未來而活

我們已經瞭解了尼采的生平和思想,瞭解了他無可救藥的孤獨,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首小詩吧。

誰終將聲震人間,

必長久深自緘默;

誰終將點燃閃電,

必長久如雲漂泊。

這首詩的意思簡單易懂。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然要忍受孤獨和痛苦。這與我國傳統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有相似之處。

但是最終的成就不過是“終將”,孤獨和痛苦卻是必然的“長久”。

孤身漂泊的尼采和中國懷才不遇的士大夫不一樣。他有才華,有能力,年少便聲名遐邇,受人愛戴。但他最終背棄了這所有的一切,只能在命中註定的孤獨裡發狂。

你或許初看到這兩句詩,只把他當作是瘋子的聊以自慰。但是,尼采用自己悲劇的一生證明了自己的言語。

“總有一天我會如願以償。這將是很遠的一天,我不能親眼看到了。那時候人們會打開我的書,我會有讀者。我應該為他們寫作。”

這就是尼采,他的過去一片灰暗,他的現在無人相伴,他只能為未來而活。

PS. 文中圖片均出自周國平先生《尼采: 在世紀的轉折點上》一書。文中的許多觀點也參考了該書。周國平先生是國內最早介紹尼采的人之一,對我的影響很深,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瞭解一下。


雲中歌白鶴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就是詩人形單影隻、孤獨寂寞的最真實寫照。

詩人身處花中月下,本是最適宜喝酒的良辰美景,奈何“獨酌無相親”。

一個“獨”字,書盡了詩人的孤單、寂寞和憂愁。

詩人孤獨寂寞到了只能邀請“不解飲”的明月和“徒隨我”的影子,來和自己湊合成“三人”,“熱熱鬧鬧”的一邊觀花賞月,一邊共飲暢談。

但是,“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熱熱鬧鬧”的場面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詩人醉後再也找不到明月和影子他們了。

詩歌描寫了詩人從孤獨到不孤獨,到最後的更孤獨的月下寂寞情景。

從整首詩的表面上來看,好像詩人真的很自得其樂,可是,誰又能懂得他孤獨到了,只有邀月請影相陪的內心的無限寂寞和淒涼呢!?









我覺得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為什麼說《江雪》是最孤獨的一首詩?先看看詩所描寫的環境:所有的山上,連一隻飛鳥的蹤跡都沒有,所有道路上,一個人的蹤跡也看不到。江面的一葉孤舟上,一位披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大雪覆蓋的寒冷江面上垂釣。詩人用“千山”、“萬徑”,目的是為下面兩句中的“孤舟”和“獨釣”畫面作陪襯,如果沒有“千”、“萬”兩字,那麼“孤”、“獨”兩字就平淡無奇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但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大背景面下,再加上一個“絕”、一個“滅”字,才能突出“孤”和“獨”,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變成極端的孤寂、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作者把客觀環境寫得如此寂寞、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任何一個人身居這種環境中,能不感到孤獨嗎?

有人會說,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環境如此空靈;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靜,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這又怎能說是一種孤獨呢?理解這首詩,不能只單獨看詩歌本身,要把它放在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結合作者的處境去理解,否則就會斷章取義。

古人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那麼,柳宗元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中寫下這首詩的?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集團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推行內抑宦官、外製藩鎮、維護國家統一的政治措施。但由於反動勢力的聯合反對,改革很快失敗,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實際上過著被管制、軟禁的“拘囚”生活。險惡的環境壓迫,並沒有把他壓垮。政治上的不利,並沒有讓他放棄對人生的追求,他通過賦詩著文,來排遣心中的鬱悶,散文集《永州八記》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所以,把這首詩放在柳宗元被貶官的歷史背景中去理解,就不難得出《江雪》是最孤獨的一首詩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