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事件會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馮仲平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首先受到傷害是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自爆偽造交易22億元,股價暴跌75%。 同一大股東旗下的神州租車當日開盤大跌,股價一路走低,暴跌70%。瑞幸咖啡的造假,漣漪遠未散去

瑞幸咖啡造假的影響可能會比較深遠,華爾街對於中概股的偏見由來已久,尤其是一部分公司還沒有現金流正循環的情況下。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有很多在美股融資的中概股,由於美股IPO是寬進嚴出,國內股市融資門檻又較高。在這個情況下,之前很多未盈利的企業到美股融資。也有很多人戲稱,這是“薅華爾街羊毛”。但是羊毛不好“薅”,最終還是要落地到企業經營發展。

俞敏洪說,瑞幸咖啡本是為國人服務的一件好事,老百姓和投資人都有耐心去等待。但造假導致公司瀕臨倒閉,而且對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昆斯曼


瑞幸咖啡事件損壞中國形象,影響中概股,影響準備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也是資本市場的基石。資本市場的價值就是讓上市企業更加透明,讓誠信企業更好發展,讓失信企業無處容身。無論哪個國家的資本市場都不會容忍那些背信棄義的企業和企業家們。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這些年“誠信處處行、失信步步難”的社會氛圍正在逐步形成,國內企業的誠信意識不斷增強,以誠立信已成為很多企業打造百年老店的根本之策。這些年,不少中概股如實披露信息、業績穩定,受到海外投資者追捧,但因為一兩家瑞幸咖啡這樣的企業將讓整個中國企業的國際信譽蒙羞,瑞幸的財務造假事件發酵,對中國的企業家或者創業公司在世界人民中間的形象其實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會讓中國背上黑鍋!

一、瑞幸‭‮啡咖‬‬財務造假損害了中國公司的信譽,‭‮則這‬‬負面案例將成為某些‭‮客政‬‬的把柄,加大‭‮國中‬‬企業在海外‭‮資融‬‬的難度,最終損害中國‭‮司公‬‬的正當利益與‭‮益權法合‬‬。

二、瑞幸咖啡‭‮鏈應供‬‬主要在國內,‭‮游下上‬‬供應商可能‭‮為因‬‬財務造假無法‭‮到拿‬‬屬於他們的欠款,不‭‮除排‬‬波及‭‮股A‬‬相關上市公司。

三、‭‮內國‬‬輔助上市的‭‮構機‬‬及個人將‭‮臨面‬‬鉅額‭‮償賠‬‬;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要‭‮處判‬‬10至‭‮52‬‬年的監禁,個人和公司的‭‮金罰‬‬最高達500萬美元和2500‭‮元美萬‬‬;瑞幸公司、‭‮關相‬‬董監高、審計機構等中介機構,還‭‮能可‬‬面臨鉅額的集體訴訟。


時代人車路文化傳播


首先,梳理一下事情的經過,4月2日晚間的一份公告,揭開了瑞幸咖啡這家明星企業股價暴跌的序幕。瑞幸咖啡從創立到IPO僅18個月的時間,2019年的IPO創造全球企業最快IPO上市記錄。

今年1月31日,以做空聞名的大空頭“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發佈了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做空報告,聲稱瑞幸咖啡是個騙局。渾水研究的這份報告長達89頁。沽空報告指出,大量收集到的數據顯示,瑞幸的實際訂單數少於公佈數據,指責瑞幸咖啡的平均每店業務在2019年三季度虛增了69%,四季度虛增了88%。但2月3日,瑞幸咖啡公佈了澄清公告,否認了所有指控,並指出該報告所採用的調查方法具有缺陷,且證據未經證實,所有的指控都是沒有根據的推測及對事件的惡意解釋。但近期有多家美國律所對瑞幸咖啡提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咖啡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

瑞幸咖啡此次主動披露業績造假22億元,不過卻將責任歸咎於COO劉劍及其4名下屬。當晚,瑞幸咖啡發佈內部信,稱已將相關當事人停職,並將盡力減少此次事件的負面影響。然而4月2日交易中,瑞幸咖啡盤前暴跌80%,盤中觸發五次熔斷。一夜損失市值超過300億美元。

瑞幸咖啡事件無疑是做空公司引發的。如果不是做空公司,那麼瑞幸咖啡的造假行為就會繼續被掩蓋,必然會對廣大投資者和資本市場帶來更大的危害。由此很多人聯想到做空機制給股市規避風險帶來的好處。這個觀點似乎正確,然而卻片面。“做空”一詞本身就含有對股市機制不理解成分。實際上不論是先買後賣還是先賣後買(所謂的做空)都是股市交易機制的組成部分。受傳統錯誤觀念影響,我們始終認為做空就是投機,就是製造風險。事實上,沒有先賣後買的股市是一個存在嚴重缺陷的股市。

商品交易的本質是物物交換,貨幣只是中間媒介。比如一隻羊交換兩匹布。這種實物交易的特點是一次買賣完成一個完整的交易。然而現代市場經濟下,產生了多種非實物買賣的交易,特別是以投資類為特徵的交易。比如,期貨、股票、商業銀行貸款等。這些市場的特點是兩次買賣才能完成一次完整交易。比如商業銀行貸款,貸出去的款必須收回來後才是一次完整交易。期市和股市交易就更明顯了。期貨市場上,大量的交易都不是以商品交割為目的,所有的交易都必須是兩次買賣完成。期貨市場必須包括先買後賣與先賣後買同時存在,否則就不成為期貨市場,不可能實現期貨市場對經濟社會產生的功能。股票市場也類似,只不過股票市場沒有期貨市場特徵那麼鮮明而已。這就導致了我國30年來一直是一個只有先買後賣而沒有先賣後買的畸形股票市場。

表面看,我國股市開始有了融資融券業務,從名稱就看出,把融資和融券放在一起理解,實際上這些都不是市場交易業務而是中介機構業務。一個規範的股市,必須是在交易機制上設定先買後賣與先賣後買制度,而不是通過中介機構來打補丁。關鍵還是理解不論是先買後賣還是先賣後買,本質上沒有區別,它們都是完成一次交易的必要條件。

當人們設計商品市場時,考慮的是實現商品交換的經濟功能,最重要的是通過交易,交易雙方的價值獲得提升。然而凡是交易均有成本,包括信息搜尋、交易談判等,更包括欺詐風險。這些都是市場機制必須要考慮解決的問題。對於股市這種特殊商品市場來說,股票交易更多的是為了獲取價差。由於股票不是上漲就是下跌,先買後賣看到的是股票會上漲,先賣後買的看到的是股票會下跌。當一個股市人為制定只有先買後賣的機制時,它產生的效應是隻能看到股票上漲時進行交易。而對看到股票下跌的人只能是停止交易。相當於是股市設計者在交易機制中引入了人為干預的因素,只允許股市上漲時大家交易,當股市下跌時規定人們不許交易。這就是對市場機制的扭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