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鑑?

太史春秋


值得借鑑的有,

(1)孟母三遷 環境影響的方式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便是我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義。在荀子看來,人的品性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好的生長環境自然會塑造出良好的品性。顏之推也曾有過類似的表述:“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不僅是生存環境,古人認為,人際環境同樣對子女起著重要作用。在唐代風靡的治家之作《太公家教》中有這樣的論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佞者諂,近偷者痴;近愚者疑,近聖者明。近賢者德,近淫者色。”實際上就是強調與什麼樣的人接觸,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司馬光也曾言:“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同樣是在強調人際環境的重要性。

(2)記錄在司馬光的《家範》中

曾子殺豬 ,言傳身教,言而有信的方式。

曾子的妻子要外出,但孩子卻不停哭鬧,為了擺脫孩子的糾纏,曾子的妻子就向孩子許諾,等回來後為他殺豬做豬肉吃。等到妻子回來,曾子果然遵守諾言,為孩子殺豬。他認為如果欺騙孩子,那麼孩子日後也會言而無信。

顏之推將這種家長的榜樣作用稱為風化。“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古人非常重視對子女的循循善誘。比如東漢名臣楊震,自己為人清廉公正,拒絕收受他人賄賂。正因此,他的子孫也常“蔬食步行”。曾有人勸他開創產業,但他卻說:“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可見,楊震作為長輩,時刻注意自己對後輩所帶來的影響,這顯然是一種道德示範,有著自然而直接的薰陶作用。在不少的家訓中,此種言傳身教也常常被提及。比如明代的《鄭氏家規》中要求:“為家長者,當以至誠待下,一言不可妄發,一行不可妄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也是在強調作為長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時刻想到自己的身教之責。

(3)道理闡釋的方式

古人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不僅要講述道理,而且注重闡釋道理。認為只有將道理說得通透,孩子才能更好地將其內化於心。這點可以從不少的家訓中發現。比如撰寫家訓者總會不辭辛勞寫下“長篇大論”,但這並非是要灌輸大道理,而是為了深入淺出地敘述緣由或者為了舉個生動的例子。

而《顏氏家訓》中,則用了對比的方式,通過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王大司馬母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雲。”











家是最小國


我國古代,值得我們現在借鑑的精華很多,我認為最實用的是下面幾點。

科舉制。

古代的科舉制為社會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人才,也有力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公平,古代的科舉制我們完善發揚,就是現在的高考制度,高考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目前來看,高考仍是我國最公平的一種人才選拔方式。延伸到公務員縫縫進必考,事業單位逢進必考,都是我們借鑑科舉制與社會公平和發展的貢獻。

古代對國學的重視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和發揚光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近幾年興起的國學熱,是中國文化自信的表現,也說明國人對國學精華很認同,紛紛呼籲加強國學教育。我絕不僅是對文化的繼承,也是人格修養很好載體。古人提倡“修身、齊家、平天下”;“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盛夏清風689


在我國古代,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借鑑?

教育是一項古老而神聖的事業。我國古代教育博大精深,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和強大的生命力。

在我國古代,湧現出大量的著名教育家,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先秦諸子百家各具特色的思想,它奠定了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基礎。漢以後,儒家的教育思想獨佔鰲頭,成為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正統和核心。

那麼,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有哪些教育方式是值得我們吸收和借鑑的呢?下面,僅以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秉承“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孔子以前,只有貴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因此也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夠當官。而到了孔子時代,他將教育普及到平民,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新的教育思想。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對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加快推進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並實現了教育大眾化的目標: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教育對象涉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階層。“有教無類”的全民化教育思想,轉變高等教育觀念,使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發展是社會發展以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次,秉承啟發式的教學手段。

  

古代教育家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注意培養和鍛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朱熹注云:“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孟子也很重視啟發式教育,他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實施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自我發展的探索者、建設者和參與者。我們借鑑古人啟發誘導教學原則的出發點,就是要處理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與調動學生積極性之間的矛盾。以多方面引導、誘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好學、樂學。既能使學生主動地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又能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

最後,秉承“中庸”和諧的教育方法。

  

《中庸》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傳統教育的精華,它所極力推崇的“中和”思想是儒家和諧教育理念的方法論,而其“天人合一”的人性化思想體現了和諧教育的終極追求。其核心是本體與外界的和諧共存,也就是要愛天愛地愛人。這也就形成了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注重和諧。

  

現代教育以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為核心,而且更注重教育的人文性與可持續發展。所以通過傳承民族文化精華,注入和諧教育因素,對人才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古代教育方式中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比如歷代教育家在人才培養中都突出德育等。教育是一個不斷向前的過程,要適應現代人的發展,教育的方法也永遠都在更新與變革之中。中國的教育實踐已有豐富的經驗。

我們今天追求理想的教育,提倡人本教育和素質教育,這些差不多都可以從遠至先秦的諸子百家中找到理論與實踐的雛形。而這些歷經久遠至今仍熠熠生輝的思想,仍在給當代的教育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諸多深刻的重要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