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心理學?

油鍋蓋兒


自學心理學的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學習:


一、先從社會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入手,瞭解一些基本的概念與核心,看看自己有沒有興趣,再往下更深入的分類學習。


二、看一些心理學大家的自傳和著作,瞭解不同流派的特點。


三、刑偵方面的更偏向於犯罪心理,心理側寫師那塊,可以看美劇Lie to me,就是講微表情的,很經典。然後看一些刑偵出身的作者寫的書,深入瞭解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點點的幫助。我是小北,關注心理領域,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生活。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議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有收穫請不吝收藏、點贊、分享、關注哦!


愛生活的小北北


心理學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

如果是一時衝動,建議你從社會心理學學起。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自己和社會上各個角色之間的問題,包括領導力,溝通力,察言觀色能力,處事能力等。短時間多看,多總結,效果最高,能夠儘快應用。

如果你是下定決心,想要深入的研究心理學,建議學習人格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研究人格特徵,心理差異,瞭解人的思維,記憶,心理與行為之間的關係。

如果是想給受過侵害的人做心理輔導,建議學習臨床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給病人以心理治療。

建議先選定心理學的方向,否則會無從下手,貪多而嚼不爛。但是。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觀察,總結,然後應用。希望能幫助到你。


老楊的電影夢


前幾天有學員問我,如何自學心理學,自學心理學有沒有什麼捷徑。這是一個非常龐大、非常複雜的問題,但是最後小明可能會給大家一個結論——那就是心理學是沒有捷徑的。

大腦的使用習慣:一切事情簡化

認知特點就是喜歡把世界上一切的事情簡化。大腦的使用習慣就是如此的。其實人類很聰明的,有一些人發現了人類大腦的這種特點,於是就開始專門的幫助我們大家把世界上的一切事情簡化,以方便我們認知和學習。這門學科在心理學裡面,我們是歸到認知心理學裡面的。

人的認知特點是喜歡尋找捷徑、喜歡分類、喜歡歸納、喜歡把世界上的一切紛繁複雜的東西用簡化的方式來輸入給自己的大腦。

但是問題來了,當我們真的把世界上一切的東西簡化、歸類,然後大腦似乎清晰了,世界的本源呢?當我們用簡化、歸納、分類之後的心理學理論,或者是各種各樣的觀點、說法、看法再去回到世界,去看待人看待自己、看待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時候,要知道世界的本源卻不是如此的。換句話說,人類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全世界、全中國那麼多的老師、用了那麼多的時間來幫助大家把世界變得更簡化,把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簡化,把我們的自我認識也簡化,以方便我們認知自己,但是到頭來,當我們回到社會生活實踐,用這些東西去來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周圍生活的世界的時候,錯誤卻不知不覺之中悄悄發生了。

我們經過簡化學習之後所有的東西,和世界的本源有多大的差距的問題。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經過簡化學習之後所有的東西,和世界的本源有多大的差距的問題。這個差距越大越可以說明我們學錯了、我們認知錯了、我們上當受騙了,我們被自己創造出來的理論上當受騙了。那麼說到這裡,心理學的學習似乎就變成了如何縮小我們大腦裡面的理論和真實世界之間的距離的問題。如何防止我們學到一大堆簡化之後的對世界對自己的認知,和真實人性之間的距離,如何防止所有簡化後的理論與世界本身真實複雜性之間的巨大鴻溝?說到這裡我才覺得我說出這件事情的關鍵了。

心理學的捷徑:範式

反過來講,心理學的捷徑也恰好在這,掌握最主要的三個心理諮詢的範式,神經心理的範式、關係流派的範式和符號治療的範式。關於這三個範示到底是什麼,大家可以到我們的另外一個主題專門講心理諮詢的三個範式裡去詳細的瞭解。

在這裡小明想重點提醒大家的就是我們目前在中國心理諮詢圈,大家學到的多數培訓都是這三種範式其中的一種,也就是關係流派的範式。所以,才會有些人學完出來後說一切都是關係。他把一切心理問題的診斷都看作是關係出了問題,把一切心理諮詢治療的方法都簡化成了用關係來治療。關係治療的方法又分成兩種,一種是二元關係,移情關係,如老師和學員的關係、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關係這樣的二元關係,用二元關係來替代來訪者複雜的生活關係;第二種在團體中建立起一個團體關係來替代社會關係。

心理學的捷徑就是要培養人的多元視角,瞭解症狀的背後的多元原因

這種把一切人的心理疾病和症狀都把他看作是關係出了問題來診斷,然後再把一切解決問題方法都用移情關係來調整,這種治療方法只是心理諮詢裡面的一個視角。但是要想學懂心理學,心理學的捷徑就是要培養人的多元視角,瞭解症狀的背後的多元原因。並且瞭解治療方法的多個維度和選擇,這樣才是心理學學習的真正捷徑。因為當你建立起這樣捷徑的時候,其實你反而學得更全,當你學得更全的時候,其實你反而找到了心理諮詢學習的捷徑。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就像有些人得了心理疾病,雖然與關係有一定的聯繫,但並不代表著他的病因就完全是由關係所帶來的,甚至很可能主要的原因也不一定就是關係。說不定更大的原因是因為神經心理的原因。

我曾經有一次參加了一次自閉症兒童的討論會,在討論會上就有一個人是學習精神分析的。他在討論自閉症兒童原因的時候,上來就說了一句話,他說自閉症兒童的發病原因就是小時候母嬰關係出了問題。他的這句話說出來之後,現場的專家們都不吭聲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用單一維度看問題的,來看自閉症這麼複雜的現象,這很明顯這個人基本上還是屬於心理學的外行。你不要看他學了多長時間的精神分析,他很明顯還沒有建立起心理學是一個多元、多維度學科的這麼一個基本常識。有一些自閉症兒童是基因的原因,有的是神經心理發育的原因,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把第一個範式給基因和神經心理,也就是器質性這一塊。

不能把這一切都簡單地理解為是關係,也不能夠簡單地認為你只要通過關係調整你就能夠醫治人們基因、神經、心理的全部問題。他可能會有所改善,但是他一這一定不是事情的全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關係學派的培訓在中國又是最風靡和最吃香的。原因什麼呢?可能因為這種關係流派的培訓他恰好迎合了我們中國很多人、我們在文化上對關係的一種依戀。

因為中國的文化本質上就是集體主義文化,我們的家族關係和家庭關係相比西方更加的緊密。改革開放之後啊,我們和西方的文化有了很多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傳統的觀念和現在的觀念之間不斷地發生各種各樣地碰撞。所以70後之後的幾代人,對關係問題就顯得更加的糾結。他們不知道到底是該用西方人的關係模式,還是該用中國傳統的文化中的關係模式來在生存,在生活中去立足,來處理職場關係、婚戀關係和原生家庭的父母、親人、朋友、親子關係等各種複雜關係。而這一類關係流派的培訓恰好迎合了他們的需要,也滿足了他們對於關係的渴望。這也就是在中國所有跟關係有關的培訓都很流行的原因。

但只學會關係流派心理諮詢的從業者們,總是無法完整地理解心理學的最重要思維就是多元化。心理學是一個多範式的學科,是一個多維度的學科,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訓練人們的多元思考能力。

那麼反過來講,假冒偽劣心理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給你多元思考,不給你多維度看問題,他不會建構你的多範式心理學框架。他們總是不斷地在誘導你的思維,誘導你的認知變得更加得狹窄。

要說心理學的捷徑,這就是捷徑。能夠認識到人性的複雜,能夠建立起心理學的多維度框架,做到這一點,大家就不會再掉到坑裡去了。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