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宛若清兮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

【詩意1】

這首詩前兩句講四月春末在山寺見到桃花,後兩句再表達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悅心情。透露了詩人對寧靜、和諧、清新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詩意2】

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而就是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記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詩人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詩意3】

這首詩以趣勝。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似乎都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記述和描寫。但細讀之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它不僅寫出了在山寺看見遲開桃花的喜出望外之情,而且蘊含了人間事所謂“別有一番天地”的理趣。詩人用對比和擬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寫得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如果沒有對春的留戀與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啟人神思。可謂唐人絕句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詩意4】

白居易的這首七絕流芳百世,也是我最喜歡的詩作之一。它為什麼會引發眾人的喜愛,這裡且分享一些粗淺的心得。

首先,這首詩非常容易理解,雖然創作於1200多年前的唐代,沒有古文功底也完全能領會全詩的含義:既無詰屈聱牙古訓典故,也沒有深沉做態扭捏說教,除了第一句和第三句還算有著詩般雅意,第二句和第四句簡直就是平鋪直述的大白話。闡述的事情更是平凡的自然現象:大林寺位於廬山上,由於海拔偏高,氣溫較低,使得花期延後。但是藉助這平凡的詩句和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體現出作者高超的文學修養和深邃的思想見地。

文學作品若要吸引人,結構非常重要,好的文字結構,或者如剝筍,玄機藏身核心深處,隨一層層外殼剝去漸入佳境。或者話分多頭,貌似無關雜亂,俟情節代入,漸漸釐清浮現。在眾多結構性表現手段中,中國古文特別推崇“起承轉合”四部曲。“起”是起因,文章的開頭,“承”則加強主題或更細述事件過程;“轉”則是轉折轉換,放下故事的連續性,乾脆去講述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合”則是萬涓成水,富有邏輯的把多個事由整合在一起,給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首『大林寺桃花』就非常嚴格的遵守了起承轉合的結構:第一句講述人間四月,已入晚春,萬花凋謝,只剩綠意。這是“起”,這時要是來到廬山的大林寺,就會發現此處桃花正值時令次第開放,可見第二句還是在說花的事情,這是“承”。到了第三句,作者經常抱怨春天說消失就消失的疏忽殆盡,貌似放下花事不表,開始說起了季節變換,這是“轉”,但是到了最後一句,看到這盛開的桃花,作者幡然:春天並沒有消失,只不過是從人間溜到了大林寺這裡,此乃精彩絕倫的“合”。若是再細品味下,這首詩作擁有多種模式的“合”:前兩句的“現實”和後兩句“想象”的合,前兩句“客觀”和後兩句“主觀”的合,如果看到了這個結構框架的存在,再去讀讀原詩作,是不是更覺得出彩!這首詩不僅結構精巧,還非常富有鏡頭感。閉目詠頌一下,想象一個攝影鏡頭搖過人間已經鮮花敗落的田園,快速搖移到高山的寺廟,翻過寺廟的院牆,定格在幾株桃樹上,桃樹綠葉未萌,只有枝頭一朵朵粉嫩的桃花簇擁著,鏡頭給這些桃花一個特寫之後,邊縮放邊下移,恰好打到樹下一個怔怔望著桃花發呆的中年人臉上,中年人表情從疑惑的變得舒展,進而浮現出頓悟後的欣悅。這個長鏡頭正是使用這部詩作做的故事腳本,我猜想如果白居易穿越到當代,一定會用鏡頭如此表現。

文字通俗親切,結構精巧入勝,還僅僅是這部成功詩作的兩個方面,不得不說,這首詩的寓意也非常深刻。詩言志,是中國詩人創作詩歌的主要動力,某種意義來說,也是一篇詩作成功的主因。白居易寫此詩的時候,正因直言不諱冒犯權貴、被從京城貶為江州司馬的政治挫敗時刻(江州就是現在江西省九江,白居易在這裡還創作了名作『琵琶行』)。中年失意難免心灰意冷和多愁善感,不過從這首詩作中,完全能解讀出白居易具有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而這種樂觀精神,我認為來自其思想境界的深邃。想象一下,人間的春天,那是怎樣一副爭奇鬥豔的景象,和富貴的牡丹、絢爛的櫻花、鮮豔的鬱金香、噴香的玉蘭花等相比,這不起眼的桃花就算沒有誤了時令,誰又能關注到她的存在呢?但是,如果耐住了性子,忍著了寂寞,慢慢的孕育,當眾芳菲褪盡,即使是不起眼的桃花,舒展了孤零弱小的身軀枝頭怒放,照樣能引起有心人的格外青睞,甚至還被當成春天最後的駐留地。這種自信自強、敢於寂寞還不失樂觀的精神,確實讓我分外歡喜。






一康君寫作新語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體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留戀和喜愛之情。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

大林寺桃花

一一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詩是作者於當年初夏四月份來到大林寺,而這個時候山下的花草已褪去豔麗,而此時卻在山寺中看見了剛剛盛開的一片桃花。

作者用很少的文字,就把春天描寫的真實生動,更把看見桃花的那種驚呀與喜悅的心情表達的是淋漓盡致。整首詩可以說是切入點巧妙,立意新穎,語言簡煉,妙趣橫生,不愧是一首千年佳品。

為什麼說《大林寺桃花》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留戀和喜愛之情?

可以說在詩人上廬山之前,還在為短暫春色的消失而悔恨和失望。可當他到了山上,偶然發現一片桃花爛漫的春天景映入眼簾時,心中的惱怒和失望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湧上了心頭。

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時,可以說是動了番心思的,既想把看到這世外桃花激動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又想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讓人一看便知,朗朗上口。

因此,他就用看的見的實體桃花來比喻較為抽象的春色,桃花的出現,一掃山下春光不再的不愉快,轉憂為喜,一下子,所有的不開心,煩惱事統統拋開。作者把全身心都投入進了這片得來不易的春光。

這首詩的可貴之處還在於,詩人為了將看到的春光寫的生動形象,就採用了擬人化手法,很有趣味化,把春光描寫得像一位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帶著微笑,忽來忽去,讓人捉摸不定。

所以我們說正是由於詩人內心充滿了對春光的無限留戀,才能寫下這樣一首充滿童趣的詩來。

當然寫出這樣對春光無比留戀的心情,是和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有關。

這首詩是白居易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創作的。當年他直諫不諱,冒犯了朝庭上層,因此,受朝廷排斥排擠,才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正是由於才幹不能被認可,仕途的挫折,前途的渺茫,讓他的心情十分苦悶煩惱。而這時人間四月裡春光不再,更加增添了他內心惆悵,為了排除苦惱,他來到了廬山上,而恰巧高山古寺中的桃花這時才剛剛盛開,好像是特地為他而開的一樣。他的那些煩惱,憂愁正是由於這片桃花的出現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D東哥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大林寺桃花》就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司馬,游完廬山大林峰的大林寺後,有感所作。

《大林寺桃花》的意思及表達情懷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的大意是,四月,大山外面的百花已凋零殆盡,而山裡古寺的桃花才剛剛盛放。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惋惜,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

詩的字面意思是寫桃花,到大林寺來春遊,想不到這裡的桃花開得如此鮮豔,別有一番情趣。本來以為春天過去了,其實它沒有過去,而是偷偷地躲到這大山裡來了。

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兩個方面的情懷

一是懷念過去曾經春風得意的日子,感到有點怨恨、失望。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許自然地融入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遊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二是希望自己的事業還有“第二春”。雖然現在被貶為司馬,但自己相信這只是暫時的挫折,還會就像大林寺的桃花一樣,只要鮮豔盛開,總會被朝廷發現並得到重用。

所以,此詩看似平淡自然,是一首紀遊詩。但細讀之,卻是意境深邃,寄託了詩人對個人前途的美好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