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淩水街道的廣大社區工作者從抗擊疫情的號角吹響,到武漢解封曙光顯現,他們始終用鐵一般的肩膀挑起重擔,用辛勤的汗水、忘我的付出,築起生命健康“安全線”,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把責任舉過頭頂的老書記

廟嶺村72歲的老書記欒傳治,80余天始終同年青的社區工作者們一起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組織“兵力”對轄區16000餘戶37000多人進行了多輪排查。他每天聽取防控工作彙報,檢查全村21個防控點的防控情況,在風雪交加的夜晚,他硬是拄著柺杖走遍各個防控點,叮囑大家一定注意保護好自己,還把全村最偏遠的一個防控點值班的女同志“攆”回了家,自己在暴雪中一待就是幾個小時。連續多日的勞累使他頭髮更加花白,面容更加憔悴,身邊的同事勸他歇一歇,可他卻說:“這是我的責任,沒有任何的理由推卸,只有每一項措施都落實了,我們的廟嶺才會更安全。”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我是黨員,緊要關頭必須先上

除夕之夜,正在執行防火任務的街道欒金村黨委副書記李震不顧身體疲憊,便帶領村機關和社區工作人員全員參與摸底調查工作,對外來人口,特別是湖北籍人員的去向進行詳細排查,持續工作到凌晨3點多。大年初一一早,針對外來人口集中、情況複雜的“曲家大院”,他沒有推給年輕的工作人員,而是親自入戶摸排,經過連續五天的摸排走訪,包括“曲家大院”在內的轄區3700餘戶、9000餘人,全部排查一遍,居家隔離觀察累計500餘人。別人勸他休息休息,他卻說“我是黨員,緊要關頭必須先上”。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勇當“打不死的小強”

年前就已考錄了公務員的清馨社區書記劉忠波,還沒有來得及辦理調離手續,便接受了抗擊“疫”情的大考,她把戰勝此“疫”作為向街道遞交的最後一張答卷,投入戰“疫”以來,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常常在卡位上一干就是一天。為了讓居民及時瞭解上級相關要求,她與同事一起,拿著擴音喇叭在小區內一棟樓一棟樓地巡迴宣傳。為解決居民採購難題,她協調市場的菜農,建立微信群,在網上幫居民訂菜付款,並由工作人員統一配送給各個住戶。在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樂觀積極,帶領同事們挑起社區工作者的責任,越是險惡艱辛,越是知難而上。“我就是打不死的小強”,是她留給大家的最深印象。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當好轄區居民的貼心人

“劉書記,我父母都80多歲了,在這裡住,我每天都進來照顧他們的生活,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劉書記,我愛人馬上就要生產了,我們每天進出小區的次數超過了規定,怎麼處理啊?”在小區實施封閉管控以來,街道瑞豐園社區書記劉佳每天都會接到居民這樣那樣的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全力解決。

“我們在社區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一聲“劉書記”,就是居民對我的信任,也是我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我必須認真辦好每一件事。”劉佳說。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她把社區“空巢老人”當親人

“閨女,我自己能下樓去買東西了,社區工作那麼忙,以後你就不用總往我這裡跑了。” 4月9日上午,家住在博學北園5號的楊乃文老人對街道博學社區專幹王華說道,這是“閨女”王華自疫情暴發以來的第20次來到楊乃文老人家,又一次給老人送來口罩和新鮮的蔬菜。

楊乃文老人今年已經80多歲了,子女都在國外,多年來一直獨居,是博學社區特殊關愛的空巢老人。在疫情中,王華把轄區“空巢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針對他們出行不方便的實際,噓寒問暖、貼心服務,把子女般的愛送到老人心上。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為了抗疫動員全家齊上陣

街道百合社區書記程錦,面對轄區疫情防控任務重、人手吃緊,便來了個全家總動員。考慮到志願者多是老同志、加之早晚值勤時氣溫低,她就讓姐姐值早晚班;水流溝離社區遠,工作人員來回不方便,她讓丈夫幫著維護溝里居民的管控,讓父親照顧好孩子和全家的生活保障。同事們開玩笑地說:“你這樣折騰家裡人,你爸同意嗎?”她笑笑說:“我爸要是再年輕20歲,給他也安排上。”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文/侯丙旺 王春晶)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淩水街道:社區工作者衝鋒在前  守護轄區一方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