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帶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文魅力

專家學者帶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文魅力

國家博物館舉辦“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儒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名家講座系列之中國古代哲學講座的整理彙編,是一部有關中國傳統文化核心思想——儒家思想的概貌剪影,也是前輩名家在讀書治學的同時,結合自身閱歷,對為人處世、人文社會、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哲學思考。

見證百年國圖的文化擔當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不論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2007)的啟動,還是《儒藏》項目(2003)的設立,都是圍繞中華傳統文化展開的保護與傳承、研究與利用工作,即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和有步驟的保護、整理和研究,推動闡釋的深入,促動文化精髓闡發的拓展。這些圍繞著古籍展開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是在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的基本原則之下,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為社會大眾提供豐富的精神滋養,為優秀文化的傳承提供智力支持。《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一書即是此種努力的成果之一。它具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源自公共圖書館學術講座、專家傳承文化經典和學者接地氣解讀等幾大特點,是多方合作講好儒學故事的範例,是我們追求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的精品案例。

《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是國家圖書館系列公開講座的衍生品。國圖的公開講座對公眾免費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進場聆聽專家的解讀,感受國圖的氛圍;不能到場的讀者,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進入現場。這是當代圖書館創新服務方式的直接體現。現代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是中華文明在新時代傳承的重要文化機構和公共教育機構。就其職責而言,它一方面注重知識的典藏,即保護好歷代傳承下來的人類智慧財產,另一方面促進文明的傳播,即為公眾提供可便利獲取的知識。另外,它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即參與到文化自信的建設之中,為社會的進步和精神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智力資源和公共文化服務。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北平圖書館(國圖前身)新館開館時,時任副館長袁同禮曾為該館提出了一個恆久的事業願景,即“其志在成為中國文化之寶庫,作中外學術之重鎮,使受學之士觀摩有所,以一洗往日艱閟之風。”從此以後,數代國圖人莫不為此宏大理想而奮鬥,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誠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給國圖老專家的回信中所指出的:“110年來,國家圖書館在傳承中華文明、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代代國圖人為此付出了智慧和力量。”

國圖承擔著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的重要職責,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自是國圖的題中應有之義。事實上,現代圖書館不僅提供閱讀的場所,也負有知識推廣和傳播的重任,更有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職能。為此,近年來,國圖在保持既有服務質量的同時,不斷地創新服務方式,《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一書即是這一創新的成果。

探尋儒家思想的傳承演變

《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是講好儒學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範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北大《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通力合作,精心策劃了系列講座,涵蓋了新時代儒學研究的各個方面,從講座主題之中我們就能充分地感受到這一點:樓宇烈《儒家文化與中華民族復興》、孫欽善《孔子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及其評價》、牟鍾鑑《探尋儒學中的普遍價值》、李中華《儒學的核心價值及其基本精神》、王博《儒學的發展歷程及在近代中國的歷史際遇》、陳來《孔子與當代中國》、安平秋《儒家經典與〈儒藏〉編纂》、魏常海《略議儒釋道三教互動及其現代意義》、景海峰《儒家的經典詮釋及現代轉化》、郭齊勇《儒家的樂感文化與憂患意識》。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被提上議事日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思考中國文化及其經典,儒家經典自然是人民群眾的首選。據陳來先生的觀察,2007年一年,僅《論語》一書的解讀,就有上百種之多,滿足了至少三千萬人的文化需求。不論是對孔子思想的重新理解,對其當代價值的梳理,還是整理儒家經典,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代轉化的時代要求,它並非書齋中的想象,也不是著述中的概念體系,它從一開始就具有時代的特色。誠如景海峰教授所說:“它不是一場整理國故的運動,而是要在新時代中闡發出一種新的義理來,要產生出一種新的思想系統。”通過閱讀《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一書,我們至少可以增加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儒家文化的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智慧之源;儒家思想為中華文化確定了文明的基本樣式;儒家學術的傳承演變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縮影;儒家典籍的整理研究是當代中國學術發展的基礎等等。總之,這十場講座構成了一幅當代儒學學術前沿課題的梗概圖景,向我們展示了當代學者對於我國傳統學術的態度、信念和認知,也為我們進一步瞭解儒學的歷史與現狀給出了較為明確的線索和初步的答案。

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魅力

《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為我們提供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最新解讀。《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薈萃了北大《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諸位專家學者的講演實錄,通過對當代儒學研究的概要式梳理,為我們全面系統地瞭解儒學思想的歷史定位、文化價值、時代特色和研究前沿等提供了權威解讀和學者之聲。十位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既有對儒學的歷史評價,也有對其當代價值的學術分析;既有對孔子的歷史文化貢獻和傳統學術的定位分析,也有在當代中國語境下如何看待他的精準分析;既有對《儒藏》工程的詳細介紹,也有對儒學發展歷史的細緻梳理;既有從文化安全角度分析儒學文明的重要意義,也有從個人安身立命角度來暢談儒學活態。從專家學者的解讀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以儒學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人文魅力。

總之,新的時代,有新的氣象,也有新的精神。《詩》雲:“鳳凰于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孔子·儒學·儒藏:儒家思想與經典》即在這時應運而生。該書系統梳理了儒家傳統及其當代價值,概要呈現了當代儒學的現狀和發展前景,重點介紹了《儒藏》的編纂緣起及其時代意義,深入分析了孔子的思想本質及現代轉化的可能路徑,是一部新時代儒學研究概要書,是國圖講好中國故事又一次嘗試。(廷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