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沒有宦官專權嗎?

匪淺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沒有外戚和內侍專權的朝代,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宋朝的“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基本國策。

在這個架構中,天子是士大夫集團推舉出來治理天下的代言人,士大夫集團則共同享有統治江山的權力,所以終宋一朝,始終以文官的利益優先,“東華門外唱名方為好男兒”成為那個時代文官最豪邁的宣言。

當然從小我們就學習過三角形的結構才穩固,皇帝與文官並不是所有方面的利益都一致,所以這個時候還需要有一股勢力來制衡文官。

雖然宋朝皇帝壓制了武將的整體勢力,但是做為“杯酒釋兵權”的交換條件,皇室選擇了與解甲歸田的將門聯姻,尤其是仁宗皇帝的兩任皇后郭氏和曹氏都是將門女,而繼位的英宗趙曙的妻子高滔滔則是曹皇后的外甥女。

所以宋朝是將武將中的一部分與外戚合併在一起管理,這樣形成了一小股與皇室榮辱與共的武將群體,而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武將狄青由於不是將門出身,所以哪怕他做到了樞密副使的位置,也得不到將門的支持,最後在文官的攻擊下憂鬱而死。

既然已經由皇帝、文官加將門組成了一個三角形,那麼皇帝也沒有必要再扶持一個宦官群體出來分權,當然部分大宦官的勢力可能並不會比一般的宰相小,但是畢竟與漢唐時期的宦官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宋朝的官職中依然是以宰相為尊,就算是親王見了宰相也要行禮,更不要說宦官了,若不是他們在某些方面代表皇家的利益,文官們絕對會沒事就殺一批宦官來立威。

所以終宋一朝,都沒有出現較大規模的宦官勢力,就算是北宋末年的六賊裡的童貫和楊戩等人,在權勢上也比不上太師蔡京。


歷史飛凡觀


宋朝沒有宦官專權嗎?小魚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探討

宋朝有沒有宦官專權 這個問題。

陳橋驛黃袍加身

公元960年,後周皇帝世宗柴榮在議取幽州時,染病後不治駕崩。殿前都檢點趙匡胤在北征途中,行至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即皇帝位,定國號宋。自此開啟中國歷史上三百多年的宋王朝統治。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和繼任者趙光義,歷經唐代中後期及五代十國藩鎮割據、朝代更迭的動盪局面,又滅南唐,伐北漢,形式上統一了全國。他們深知武將權力過重將造成天下局勢不穩,建國之初,就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國策。為防止大臣專權,設二府三司,分掌管財、政、軍大權;三省六部官、職分設,各自獨立,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形成中央集權的封建政治制度。

二府三司制度機構

有史料稱,宋太祖在位期間,接受唐中後期宦官專權亂政的教訓,宮裡僅留50名太監,並且嚴格限制宦官權力,除了伺候後宮做粗活雜役,還要被派出公幹,幾乎沒什麼精力再幹預政事。 另外,根據宋制,南宋時期皇帝的詔書必須由皇帝、太后、宰相和三名大臣聯名才有效力。即便哪個宦官受寵想染指朝政,宋朝也有嚴格的臺諫制度,定會讓其鎩羽而歸。比如北宋末年的“六賊”(蔡京 王黼 童貫 【宦官】 梁師道 朱勔 李邦彥)倒臺被誅,都和太學生陳東聯名十幾萬百姓上書施壓的結果有關。

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百姓安居樂業的盛景

所以小魚說,二府三司制度,臺諫制度和修文輕武的國策,被宋代的繼任者們堅定的貫徹執行。筆者認為:宋代國家決策從未出現宦官專權的事例,北宋歷四代皇帝治理就達到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的巔峰時代,有研究資料推測宋仁宗時人口達到1億多口,這在中國政治經濟大發展的幾個朝代中是不很多見的。

我是小魚讀史,記得關注我,我們一起聊歷史。


小魚讀史


漢朝是外戚和宦官輪流執政,一個是舅舅家族,一個是一把屎一把尿把皇帝養大的太監,所以說東漢中後期皇帝基本沒有實權。宋朝就不一樣了,外戚和宦官都被排除出了權力集團,甚至連宗室和武將也要低人一等。

為什麼呢?因為宋朝的實權,牢牢地掌握在文臣集團手裡。宋太祖趙匡胤在建國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一件事,武將手段太毒辣,容易推翻朝廷,宗室又有合法繼承權,而宦官集團在唐朝是巨大隱患,文臣就算權力再大,也翻不起天來。

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有宋一代,同品級文臣的地位永遠都比武將要高。皇帝的權力都是有限的權力,他拿什麼給宦官撐腰呢?

01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你說氣不氣人?

宋朝皇帝的確是權力巔峰的第一人,是真正擁有實權的。但是他能夠肆意決定任何事情嗎?這是不行的。

因為宋朝是一個講究法治的朝代,這個時期的皇帝,要決定重大事務,必須要和士大夫們共同商討,在討論以後,皇帝再給出決斷。

如果大多數人不贊成這一決斷,那麼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宋朝皇帝會否定掉自己之前的決斷,重新讓大家討論,而不是一意孤行。

由此可見,宋朝皇帝的權力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文官集團幫助皇帝鞏固皇權的同時,其實也成為了車胄皇權的一股力量。

文官本沒什麼可怕的地方,畢竟都是一介書生。但是這幫人嘴巴毒啊,不管什麼事兒都要摻和一下。

比如說皇帝娶老婆的事情,這本來是皇帝的私事,這幫文官集團的人,卻總是要拿各種條條框框來告誡皇帝,這也不能娶那也不能娶。

所以說宋朝皇帝的婚姻生活,其實多半是被文官集團所操控的。比如說宋仁宗趙禎,因為從小被皇太后劉娥操控,所以他的性格十分柔弱。

這種性格被文官集團發現以後,他們立刻開始干涉皇帝的婚姻生活。《清平樂》宋仁宗的感情經歷雖然豐富,卻一直都不順暢,其實大多數原因就是這幫文官集團在嗶嗶。

02刑不上大夫,就是可以這麼無理取鬧。

那麼難道宋朝所有的皇帝都從諫如流嗎?難道就沒有昏君嗎?昏君就不會殺了這幫士大夫?

  1. 當然是有昏君的,可是老祖宗趙匡胤還有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刑不上大夫。這就是說不管文官犯了什麼罪,都不可以對他們用刑。
  2. 這一下子天下讀書人可就樂開了花了。宋朝的確是文人的天堂,他們將學而優則仕的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3. 有了這塊免死金牌,這幫文官集團的嘴炮,還不是有事兒沒事兒就轟兩下?他們除了皇帝,還真的沒有其他對象可以轟。
  4. 就算是遇到昏君,要宰了這幫文官,文官集團也會抬出這句刑不上大夫來給自己做擋箭牌。除非皇帝連祖宗都不要,否則就是不能打文官。

在宋朝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文字獄案件,那就是烏臺詩案。這一案件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蘇軾。

蘇軾平日裡愛寫詩詞,這種優秀的習慣,給我們後世留下了不少珍貴的作品。可是這些詩詞在當時卻成為了當權者的一種負擔。

為此有心人特地在蘇軾的詩詞裡挑出了那麼幾句來,認為這是在嘲諷當朝皇帝宋神宗。宋神宗大怒之下,將蘇軾給關了起來。

蓋陛下發錢以本業貧民,則曰‘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課試郡吏,則曰‘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陛下興水利,則曰‘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陛下謹鹽禁,則曰‘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其他觸物即事,應口所言,無一不以譏謗為主。---監察御史裡行舒亶彈劾蘇軾

嘲諷皇帝,換哪個朝代,那都是要被活活弄死的。那麼蘇軾是什麼下場呢?讓各位看官非常遺憾的是,蘇軾被好端端給放出來了。

不管是好友求情也好、蘇轍辭官也罷,其實都抵不上那一句刑不上大夫對宋神宗來的直接。宋神宗總體來說還是一位不錯的皇帝,他當然不願意違背老祖宗留下的法令,不殺蘇東坡,其實就是最好的證明。

03宦官是皇帝永遠都離不開的好幫手。

明朝為什麼宦官干政最為昌盛?因為從朱棣篡位開始,宦官成為了皇帝最為貼心的幫手,此後歷代皇帝,基本都十分信任宦官。

  1. 宦官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沒有家庭,可以一心一意地為皇帝效力。這是文官集團永遠都取代不了的。
  2. 而且皇帝從小到大,一直都離不開宦官的照料,可以說在皇帝的生命當中,宦官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與者。
  3. 文官集團一般是考進士考上來的,他們跟皇帝壓根就不認識。你是相信一個從小陪伴你的人,還是相信一個一點也不認識的人呢?

憑藉著生理缺陷上的優勢,宦官可以日夜陪伴在皇帝身邊。而文臣下了班,只能直接回家裡的熱炕頭,這也是一種差距。

久而久之,皇帝自然會將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交給宦官來做。因為文官集團太軸了,他們只考慮國家層面的利益,不會管皇帝的利益。宦官就不一樣了,他們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宋朝其實也是一樣,與文官相比,宋朝皇帝更加喜歡宦官,這是沒辦法改變的。之所以沒有造成宦官干政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文官集團太強勢了。

總結:文臣強勢起來,宦官就沒有市場了。

說到底宦官干政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皇權沒有絲毫掣肘。皇帝想幹嘛就能幹嘛,一家獨大的情況下,他自然更加喜歡任用跟自己親近的宦官。

朱元璋建國雖然嚴令宦官不能幹政,可是他把宰相給廢了,打盡了天下文人的臉面,雖說的確使得皇權至高無上了,但是也為後來宦官干政埋下了伏筆。

在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庇佑之下,宋朝文人十分強勢。尤其是對皇帝來說,宋朝文人簡直是他們的噩夢。

在這種情況下,連皇帝自己有時候都要聽文人的話,這幫宦官又拿什麼來跟文臣鬥呢?即使有過一小撮宦官亂政情況,也都被強勢的文臣們給收拾了。

這幫人飽讀詩書,你以為是吃乾飯的嗎?他們對付起宦官來,當然是各種手段都能用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