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每次走在這個小路上,沈書記都會得到左鄰右舍老百姓的親切問候,紮根基層六年來,沈紅勳每天都會到村裡各個養殖戶家走訪,去看看各家各戶的情況。

沈紅勳是縣畜牧局駐業廟鄉菅寨村第一書記。2014年的一天,沈紅勳一路顛簸,當他第一次踏在菅寨村的土地上時,內心也有些忐忑,菅寨村距離夏邑縣城30公里左右,地處偏僻,村裡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出行非常不便,他心中的困惑油然而生——這麼艱難的基礎環境,怎樣才能為村民們趟出一條致富路?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要脫貧,首先要有一支幹勁十足的攻堅隊伍。為了凝聚人心,使黨員幹部真正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沈紅勳召集在村的黨員幹部、各村組幹部學習座談、走訪調研。沒有村室,他們就租個民房,村野院落、田間地頭、山丘小坡到處都是他們攻堅的陣地。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路修好了,基礎設施建設好了,鄉親們打心底裡高興。產業增收致富是如期脫貧的關鍵。為了尋找到最適宜在菅寨發展的產業,沈書記俯下身子,家家戶戶走訪,他發現,長期的基礎設施落後和閉塞的生活,菅寨村人習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即使大家都急切的想要脫貧,但早已失去了發展的實力、動力和信心。但是好在,村裡有養羊的習慣。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取得群眾的信任,是第一書記進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沈紅勳記得他剛進村的時候,是他工作最困難,也是最無奈的時候。村裡人都說“恁就來走個過場,又待不時間長...”。

村民的話,使沈書記感到一陣心酸,也更加堅定了要做出一番事的決心。他動員村裡的熱情比較高漲的幾個村民,到各地去考察成熟養殖基地的種養方式以及產品銷售等。60多歲的菅子傑,原本自己也養了幾隻羊,但是不成規模,也賣不上價。後來,沈書記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又幫他申請獲批精準扶貧小額貼息貸款,菅子傑的羊發展到了40多隻。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按照今年的行情,半大的羊每隻可以賣2000元左右。脫了貧的菅子傑在養羊的閒暇時間,會和老伴唱上一段。

沈書記看著曾經的貧困戶如今唱著過日子,也是打心眼裡高興。而說起養殖技術和管理要求,沈書記又變成了一副實打實的畜牧專業技術人員的樣子。

沈書記常說:“家有萬貫,帶毛不算。”養羊是件操心事,也是件麻煩事。羊吃什麼、觀察羊的生長情況,有病及時醫治,這是菅子傑每天需要乾的事,也是第一書記沈紅勳每天的工作之一。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今年65歲的菅傳京,年輕的時候在外地打工。後來年紀漸漸大了,回到村裡看到大家都在養羊,他也動了念頭。

傳統的圈養方式需要每天清理羊糞,並且需要較大的場地,並不適合年紀較大的菅傳京。現在菅傳京的羊圈裡保持200只左右羊。一年大概換三岔,每茬收益在五萬左右。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村裡的貧困戶一個個不僅脫了貧,還走上了富路。因為疫情沒能外出的菅紅林也動了心。他專程跑到內蒙古運了10來頭小牛犢。拉到家後,沈書記一看,這牛並不適合本地生長。

雖然菅紅林不是貧困戶,但是沈書記還是熱心的為他解決養殖難題。因為菅紅林引進的牛不適合本地,為了讓他今年不賠本,沈書記幫他製作青貯飼料。

青貯飼料是將含水率為65%-75%的青綠飼料經切碎後,在密閉缺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乳酸菌的發酵作用,抑制各種雜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種粗飼料。青貯飼料氣味酸香、柔軟多汁、適口性好、營養豐富。老百姓餵養牲畜,多數以乾草飼餵,這種飼餵為方式,極大地降低了飼草的營養成分和適口性。通過青貯加工,做成的青貯飼料不僅青鮮、適口,而且解決了秋冬飼草匱乏的困擾,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沈紅勳:第一書記助村民養羊致富

在沈紅勳書記和畜牧局工作隊的幫扶下,菅寨村目前有養殖戶60戶左右。沈紅勳可謂農村扶貧的行家裡手。到目前為止,他在農村開展扶貧工作累計已有6年。2014年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至今,他感慨道,他很欣慰村裡的變化。

總策劃:邊照芝總編審:毛志權

主編:蘭希法張鑫責編:王奇校對:波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