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困"雖然不是病,卻可能真會"要命"

 氣溫回暖,百花吐蕊。人們享受春日的韶光之時,也開始感到困頓、乏力,提不起精神。“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春困”已悄然而至。

  “春困”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是不是一種疾病的體現?春困的表現嚴重會帶來哪些危害?如何預防春困及春困可能引發的疾病?科技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睡眠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尹國平。

  生物鐘調節滯後於季節更替

  “‘春困’通常出現在早春時節,其主要原因在於,人體生物鐘尚未與季節交替的晝夜變化調節一致。簡而言之,春天光照時間增長,陽光早早地將人從睡夢中催醒,然而身體的生物鐘卻沒有到達‘醒’的時間點,自然會覺得睏倦、疲乏。”尹國平表示。

  “人體生物鐘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基因等自身因素,二是光照、飲食、行為方式等外界因素,其中,光照是主要的外界影響因素。”尹國平解釋,褪黑素是人體最強的生物鐘信號,而日光照射是調節褪黑素分泌節律的主要途徑。

  這種能夠使黑色素細胞發亮的胺類激素有縮短入睡、覺醒時間,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從而具備較強的調整時差功能。尹國平指出,通常人體內的褪黑素水平在凌晨2—3點時達到高峰,使人進入熟睡狀態;凌晨4—5點時停止分泌;6—7點以後,殘留的褪黑素便被身體代謝掉,不再發揮作用,從而讓身體真正清醒過來。春季來臨之時,天明時分越來越早,這是大自然催促人清醒的信號。然而此時體內往往還殘留一定量的褪黑素,讓人犯困。當然,光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從而使人逐漸將生物鐘調節成“天人相應”的狀態。

  “這種調節機制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春困’的現象。”尹國平說。

  除了天人和諧的本源需求外,還有許多輔助因素在“作怪”。尹國平介紹,活動量、溫度、睡眠結構等都會產生影響。

  活動量是睡眠驅動的重要因素。白天活動量越大,人們就越需要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一年之計在於春,這也是古時以農耕經濟為主的人們更容易出現“春困”的原因。

  再者,冬春轉換的時節,由於生物鐘的調整滯後於日夜時長的變化,使睡眠結構紊亂,深度睡眠時間一定程度上減少;此外,晨起時五羥色胺、可的松等興奮性激素水平尚處於低位,也都成為“春困”的幫兇。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上流行著一種說法,認為春困是由大腦缺氧缺血導致。對此,尹國平表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大腦一旦缺氧缺血,就會通過提高呼吸頻率、深度以及心率加以調節,讓身體處於一種警戒狀態,反而不太可能睏倦”。

  潛藏安全隱患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俗話說,“春困不是病,困起來要命”,那麼嚴重的春困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嚴格意義上講,‘春困’並非疾病,是人體本身適應自然的過程,通常不會對身體有危害。但春困可能會誘發交通事故,並可能會給老年人群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尹國平告訴記者。

  我國由“春困”引發的交通事故頻見報道。國際上也曾有學者對此做過調查,發現實行夏令時之後的週一,事故率顯著上升,研究者將之歸咎於睏倦、嗜睡。

  4月6日,重慶市南岸區發生一起駕駛員睡眠不足致三車相撞的交通事故,交警就此提示廣大駕駛員,疲勞駕駛的危害性與酒駕不相上下。最近氣溫上升,司機駕車時很容易出現“春困”,引起判斷力下降、反應遲鈍和失誤操作增多等問題,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因此春季駕車,應保持足夠睡眠,連續駕駛時間也不宜過長,倦意襲來時,不妨停車休息,防止意外發生。

  疾病方面,尹國平強調,老年人的生物鐘節律性不如年輕人,對隨季節轉換而來的生物鐘調節會表現得更為不敏感,更容易受到干擾,有可能影響心腦血管代謝功能,增加相關疾病的風險。

  如何才能減少“春困”的程度呢?

  “調節生物鐘,光能夠發揮重大作用。”尹國平建議,在春季早晨、上午時多曬陽光,此時的陽光中藍光佔比較高,可促進人體內五羥色胺等興奮激素分泌,抑制褪黑素,使大腦保持清醒;還應保障規律的作息時間,儘量不晚睡、不熬夜,即便偶爾晚睡,次日早晨也不要睡懶覺,從而能夠讓大腦明確地接收到“白天”和“黑夜”的信號。

  “還有很多調節生物節律的因素,如飲食、行為等。”尹國平說,“千萬不要把‘春困’當成小事,要重視起來,儘量規避其潛在的風險。”


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