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大量外貿製造業裁員或留職停薪,但感覺身邊很少聽到被裁的消息,你們身邊有這種情況的嗎?

我是人間壹過客


我在國企工作,公司沒有裁員,身邊熟悉的人該幹嘛幹嘛,熟悉的電商一家沒倒,只是住的實體店有幾家倒了,主要停工兩月只有成本沒有收入,所以小結是這次疫情對中小微實體衝擊還是有一定影響,政府也可以精準扶持,支撐他們度過難關。


無塵慕儀


我身邊雖然沒有這樣的案例,但是我想這種情況肯定是存在的,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在境外的發展非常迅速,全球感染人數已經超過240萬,死亡人數超過16萬人,現在大家救命尚且不暇,對於外貿出口肯定更顧不上了。

這種情況下,外貿製造企業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現在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要賺多少錢,而是怎麼樣讓企業活下去,這既考驗著國家的智慧,也考驗著企業負責人的智慧,對於廣大的從業人員來說,也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

因為國際航班減少,物流成本提高,再加上消費者需求減弱,很多國際訂單被延遲或者取消,作為不可抗力來說,企業面對這樣的情況只能進行自保,降本增效成了企業首先考慮的問題,所以現在對外貿企業來說有兩條路可走。

一條路就是尋找新的市場,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如何將外貿市場轉向國內市場,或者從歐美地區轉向東南亞地區,這樣可以保持一定的市場需求,但是這也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一是要建立新的市場營銷體系,二是要調整自己的產品定位,三是新開發的市場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條路就是壓縮自己的生產規模,因為是歐美市場出現了較大動盪,在這種情況下,以外貿出口為主的企業必須審時度勢,避免產品和原材料積壓,減少人工成本開支,保留一定的生產能力,為將來疫情過後的生產做準備,避免在現在的困境中出現問題而破產,所以就出現了題目中的情況,有些企業降薪,有的企業放假,甚至有的企業裁員。

我認為無論什麼情況,也無論採取哪一種應對措施,現在企業最關鍵的就是活下去,而活下去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國家給的經濟政策,首先是用好適當金融政策,增加手裡的流動資金,其次是用好經濟刺激政策,根據國家的指導,做好內需拉動,用國內市場替代國際市場,第三就是用好人力資源政策,儘量減少裁員,獲取國家的穩崗補貼,可以採取停薪休假或者底薪輪班的工作方式,保持企業低成本運轉。

總之,現在對外貿型企業來說是一個難關,但是隨著全球其他國家疫情的發展,預計三個月之後國際訂單會有所上升,因為現在全球很多國家已經喪失了基本的生產能力,一旦他們的庫存耗盡,很可能會有一波需求,但是如果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衰退在所難免,長遠看企業要有過3~5年苦日子的準備。


互金直通車


這個是的的確確、真真實實在發生的事情,目前應該只有公務員、事業編制、教師、醫生、央企、國企等體制內的人是很安穩的,不用擔心是否會丟掉工作,但凡牽涉到外貿的私營企業運營都會比疫前困難,我身邊的生產型企業很多都在大批量的裁員,有的甚至瀕臨倒閉,很多人要為自己的飯碗發愁!真心希望疫情能儘快過去,經濟能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