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生夫妻三年半”,後面半句更經典,道盡夫妻的辛酸苦辣

生活不易,隨著不斷的地進步,現在生活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我們都需要去找工作來維持生計。有的甚至需要背井離鄉,去那些很遙遠的地方打工,為的就是能讓家人過上安逸的生活,更有甚者,僅僅是為了讓家人能夠正常的生存。

在以前的古代,男性是這個社會的主心骨,學習工作的核心,甚至全部都是男性。外出打工求學自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但是男人總要成家,而且在家族和傳承觀念更加強盛的古代,一個男人基本早早的就得成家,就要娶妻生子。

俗話說“一生夫妻三年半”,後面半句更經典,道盡夫妻的辛酸苦辣


古時候有一句俗語就說出了事業與家庭之間的種種矛盾之處,那就是“一生夫妻三年半”。這句俗語說的可不是夫妻做三年半就散夥,其實可以這樣理解,一輩子夫妻只有三年半的時間,也就是說夫妻二人能見面的時間很短,也就有三年半的時間可以見面。

為什麼見面少呢,當然就是為了掙錢,為了生計。古人為了賺更多的錢,多數就會選擇從商,做生意,當然也還有不少去求學,各種遊歷的人。但是以前的通訊還有各方面和現在相比都差得很多。在外從商遊歷時,通訊不便,交通不便。這一去可能就是很長時間無法和家人聯繫,再壞一些的話,在路上生病或者受傷比較嚴重和,很久可能就會發生不測。

俗話說“一生夫妻三年半”,後面半句更經典,道盡夫妻的辛酸苦辣


而因為通訊的不便利,家人也無法得到這一消息,這樣一來,不光客死他鄉,也同時讓家人在家苦苦守候,一生無法相見卻不知道,這豈不是悲慘至極。

況且還有“商人重利輕別離”這樣的說法存在,這樣一來,一生的夫妻僅僅有三年半的時間相見也不難了解了。

當然“十年夫妻九年空”,形如這樣的說法比比皆是,都是說出了古代人們的無奈。其實放在現在看,也有一定的適用性。外出打工,四處漂泊在現在的社會也有許多,過年過節本是家人團圓的日期,可是生活的辛苦和假日時的高薪都是這其中的障礙。

外出打工的人們努力拼搏就是為了讓家鄉的親人過上好的日子,可是卻無法和家人一起共度時光,實在可悲啊。也許,這正是這個社會的殘酷吧。

這句俗語的後半句“貧賤夫妻百事哀”更加值得深思,關於這半句甚至都有不同的理解。

這半句本來出自元稹的《遣悲懷》,這首詩是詩人在妻子死後寫下,寫的是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種種事情。妻子已經去世,生活中的瑣碎小事難免會觸景生情。這句詩的本意指的是與妻子共同度過貧苦日子,卻無法一同過上富貴的生活,這樣會讓人感到更加悲痛。也是體現詩人和妻子恩愛的一句詩。

俗話說“一生夫妻三年半”,後面半句更經典,道盡夫妻的辛酸苦辣


現在的人們似乎對這句變成俗語的詩有一點點誤解,被人誤解成了:不富裕的夫妻二人,生活會非常的艱難,而且感情也不會很順利,就是做啥啥悲哀。

不過這個引申出來的意思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現在的社會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兩人之間的感情可不是簡簡單單地用物質來衡量。雖然引申的意思說出來現實的情況,不過小編還是更喜歡詩人與妻子那般深厚的感情,不知各位讀者是什麼看法呢?

不管過去和現在,都是奮鬥的多,現在的人也更多的講究事業。努力的奮鬥才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不過只有“三年半”時間能相見的現象卻少了很多,這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的進步吧!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