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必勝的中國信心②丨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增加了世界經濟下行壓力,給開放合作帶來更多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也對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出挑戰。但是,疫情絕不會掩住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國對外開放的舉措,是根據中國改革發展客觀需要作出的自主選擇,這有利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發展。這一基本判斷沒有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

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並未發生根本轉變。一方面,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優勢,為對外開放提供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優勢,為對外開放提供了基本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不僅繼續堅定推進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加強制度性、結構性安排,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也採取各種積極舉措來應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就穩住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根基,穩住了我國開放大國的地位。隨著我國疫情得到控制,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位,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在加快。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65742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進出口總額24459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此外,3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17.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1%,降幅較2月當月收窄11.5個百分點。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在疫情面前堅定不移走擴大開放道路的決心。

首先,加快落實各項外貿支持政策,精準幫扶企業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全力保市場、保訂單、保履約、降成本、防風險。加快外貿領域科技、制度、模式創新,優化國際市場佈局,挖掘外貿新增長點。促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推動減少貿易限制,推動貿易伙伴簡化通關手續,降低港口、檢驗檢疫等環節收費,優化口岸、物流等服務。

其次,積極穩定供應鏈是中國應對疫情衝擊的又一重大舉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破壞了各國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對各國供應鏈、產業鏈安全帶來重大沖擊。我國將更大力度支持廣大中小微企業,加快內生增長動力的釋放,使得國內供應鏈、產業鏈得以儘快恢復,為穩定全球產業鏈貢獻“中國力量”。

可以看到,一系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舉措已經產生了積極作用。如寧波舟山港等多個港口生產已經恢復至日常水平,對推動我國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物流體系、恢復全球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今年1至3月,欽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8%和24%,西部陸海新通道集聚態勢凸顯。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國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

今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法》生效,外資企業設立和變更事項的審批和備案全面取消,持續開展法規文件“立改廢”,外商投資更加便利,有助於營造一個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

今年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也有望比往年更早推出,對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張負面清單隻減不增。要堅持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相結合,繼續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

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正在加快推進。今年4月1日起,中國正式取消對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再次彰顯中國堅定推進對外開放的姿態,我國金融市場將展現出更大的空間潛力。

我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今年1至2月,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48個國家的新增投資,同比增長18.3%。

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馮其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