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午睡后看见我娘的未接电话,拨过去时说她还在银行。我一看表二点十分。我娘为了家里小麦补偿款跑两天了。上次是一个中午,当时我在威海,她连续打了三个电话。问我知道我爸的身份证号码不?问我知不知道我爸的身份证放哪里了?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因为取这个小麦补偿款,当时是我爸的身份证办理的,我爸去世后需要他本人的身份证才能取出来,或者我和我哥同时去取,证明我哥和我跟我爸的关系,才能去取。我娘是我爸的遗孀不管用,我娘有身份证也无济于事。我问我娘:多少钱?让你这么着急?我娘说:三百多块钱。

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后来我才知道,就因为这三百多块钱,当天我娘让我小姨用电动车带着她跑了一上午,跑了两个地方没办成。中午她又骑着电动车自己去了七八里地以外的大丈岭。用她的话说:“我非弄明白才放心。从年小我就这么个脾气!”当天上午,我娘还给我哥打了两个电话。内容跟给我的电话相同。只是,不知何故,她不自己打电话,让我小姨用她的电话打给我哥。我哥接起电话叫娘,小姨不敢答应,几秒钟后小姨又叫我哥名字。我哥以为我娘出事了,吓得头皮发麻,两腿发软。

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我娘,为了三百块钱,把她能调动的资源都调动了。她说,弄明白了,不给我们添麻烦。其实,我了解我娘,她心里是想我听她着急就能拉着我哥跑回去把这事办了。尽管我们的来回路费可能是这三百块的三五倍。我娘从来说不给我们添麻烦,当年我爸也是这么说。有心脏病的我爸,去世的那个冬天。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我打电话给他们,知道我爸正在院子里刨坑,存储院子里种的几棵白菜。那年白菜长得不好,跟炊帚疙瘩大小。我爸用工伤后不能伸直的手,用随时都会再犯心脏病的身躯,挥舞着沉重的铁镐,在结冰的院子刨坑,埋那几棵不值十块钱的白菜。我一听就急了,让我娘赶快制止。我爸被迫停下手中的铁镐,把白菜堆在屋檐下,用塑料袋子盖着。白菜到春节都烂了,我爸没吃到,我娘也没吃。

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那个冬天我爸突然去世了。去世之前头一天还踩着梯子爬到屋顶,给我娘修理好烟囱。七十八岁的我爸,不顾我娘的劝阻(我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劝阻),爬上屋顶。第二天,我爸就心脏病走了。作为儿女,我很自责。父母在不远游,可被命运裹挟着的我们,身不由己,诸多无奈。我一边为远行愧疚,一边尽量安排好他们的生活。我动用所有能用的关系,让我的朋友们帮忙跑腿,帮他们做他们做不了的事。怕我娘骑电动车出事,为她买下一个季度的生活用品,柴米油盐。我告诉她,想去哪里想要什么尽管告诉我,我不在家也可以让朋友帮忙,尽量满足。可我娘惦记着峡山灯会,为看不到峡山的音乐喷泉心痒。她把我们故意给她弄坏的电动车找人修好,她为每一个心愿偷偷奔走。我远在千里,即使每天都跟她联系,可放下电话她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有什么办法?

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人不是一下老的,所以老人也不觉得自己老。我曾偷偷听几个老人说话。头发白了,满脸皱纹。在一起互相开玩笑,言语跟年轻人一样。只有在孩子面前,他们才像老人,这多半是装出来的。“没个老人样!”老人什么样?除了身体机能老化,有些信息掌握的不同,其余的跟我们都一样。我一个发小,说她娘在百般劝阻下还是骑三轮车。本来身体不好,有一天带着同村的老太太去大丈岭采购。七八里地,三轮车翻了,幸亏没有伤到车上的老太太,自己把脚趾头压断。手术后切除粉碎的那个脚趾头。一个多月不能走路。这一个月,孩子陪床,老伴扔家里。等好了,还要骑车,被孩子们劝住。也是我的朋友,老爹八十岁了。心脏病,气管炎。每个冬天都得犯病住院一两个月。住院都是儿女陪床。每到冬天,孩子们千叮咛万嘱咐,注意保暖。可人家老头还是不戴帽子,不穿棉袄。遇事小跑,一说就恼。有时孩子们在家,需要拿高处东西,他踩凳子就上。仿佛十几岁少年,朝气蓬勃,血气方刚。

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可就是,一病就倒。一人倒下,几个家庭都乱了。人老了不容易,儿女们也不容易。我见过很多固执的父母,百劝不听。为了吃坏掉的食品,吃坏肚子。为了几块钱,花掉几百几千块。自己遭罪,儿女受累;为了不麻烦儿女,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结果事与愿违。到头来麻烦更大,一家人有苦说不出;为了给儿女节省,省吃俭用,到头来营养不良,身体不好,疾病缠身。一分钱不省,还搭上性命……我们都会成为父母,成为老人。可做一个怎样的父母,怎样的老人才是根本?亲情需要守护,可亲情也不能用作绑架孩子自由的工具。父母尚能自理时,好好生活,好好照顾自己。要理解孩子的不易。孩子需要在社会生存,需要创造价值让父母孩子过好,那是不是也需要父母的支持?爱不是倚老卖老,爱是:我爱你,我让你看到我最好的样子;我爱你,我不舍得你难过;我爱你,我尽可能养好身体,在这世上陪伴你最长的时光。

爱是责任,责任是双方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作为人到中年子女,面对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太多的责任义务,让我们分身乏术。就怕听到来自老家的电话:娘病了,娘咋了。身边几个朋友,一年的时间为了照顾父母,明显心力交瘁。照顾病了的父母理所应当,不可推卸。可身体尚好的父母,能不能懂得珍惜自己,让儿女过点安生日子?我身边也有很多父母。孩子不在身边,晚年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能力不同、学识不同、条件不同,但独立、乐观。不会无时无刻不用一双无形的手抓着你,不会让你做自己的事就充满负罪感,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同时自己也尽可能幸福地活着。尽管相关部门说可以随时领那个小麦补偿款,我娘今天还是拖着我哥跑了两次。我娘三百块钱的心事,终于了了。

本文由山沐雨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