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只為自己拍照。這種觀點對嗎?“元芳”你怎麼看?

蝶舞金沙


我不是元芳,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只好勉為其難的答覆你。

只為自己拍照,可以理解為堅持做自己,堅持自己的風格,不在乎外人的評判,不在乎外人的眼光。

如果你是一個職業攝影師,準確的說你是一個商業攝影師,只為自己拍照肯定是不行的,你要賺錢,你就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你要為客戶拍照。如果你是頂尖攝影師,如果你是陳漫,你還是可以做自己,堅持自己的審美和創意,讓客戶聽你的。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如果你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你當然可以自娛自樂,堅持做自己,也許這樣就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若干年後,某個自媒體報道了你,你可能成為了一代大師。

以下是我的自娛自樂,不接受反駁。。


去大理旅遊拍攝的亭子


大理洱海旁邊的溼地


洱海旁邊的小船


笑看風雲醉薔薇


“只為自己拍照”,很普通的幾個字,如果仔細琢磨,會發現有進一步的意義。一方面,從字面上理解,只為自己本人拍照、拍攝自己的照片。另一方面,從字面背後意義上理解,只拍自己有感覺的、自己認為美好的照片,只拍攝屬於自己個性的作品,或者說自成一派、自成風格、自成體系。以上分析,請廣大同仁批評指證、共同探討。


攝影記憶


先說結論:支持“我只為自己拍照”這一觀點。

這句話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拍攝師要有自己的風格,有較高的、有別於其他拍攝師的個性化特點。

下面,請聽我細說其中緣由。

沒有風格的作品,其價值大打折扣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認識:隨著智能手機的極大普及,人人都是拍攝師的時代已經來臨。隨便出來一個人,都能輕鬆拿出無數照片來。

內容可能涵蓋風光、人文等等眾多領域。照片拍攝技術不可謂不高超,效果不可謂不好。但有一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就是同質化非常突出。拍攝鮮花,大家的角度、光線運用、色彩等往往大同小異;對某一景點的拍攝,大家拿出照片也是千人一面。這樣的作品,沒有多大意義。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盲目跟隨,沒有自己的拍攝風格和個性使然!

風格的形成,需要長期學習和實踐

俗話說:先學會爬,再去學會走和跑。對於拍攝師來說,最基礎的還在於要學習過硬的基礎本領。從攝影器材的性能、構造,到拍攝光線、構圖的把控,再到後期熟練掌握PS、LR等軟件的應用,等等。

這些都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才說得上形成獨特的風格。

風格的形成,需要有創新意識和相應的能力水平

創新是攝影水平能力不斷提升的切入點。

無創新,不拍攝。在實踐中,一定要樹立創新意識,不人云亦云。面對拍攝對象,一定要有新的拍攝構思,新的角度,新的構圖,新的光線運用和氛圍營造表達。

只有在努力創新的基礎上,拍攝師的風格才可能日漸形成,其作品才會有越來越高的辨識度。

總之,作為攝影愛好者,務求朝著鮮明拍攝風格的塑造努力,才會有更加光明的未來。堅信“我只拍我自己”,讓別人去說吧!

我是蝶舞金沙,歡迎大家轉發,讓更多人參與討論交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