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對沒有錢的人來說只能望券發呆,元芳,你怎麼看?

杭州眾興包裝設備


不知題主指的是什麼樣的消費券;僅就武漢市的消費券來說,目前為止, 就發過兩次消費券;一次是某企業聯合銀行卡一起推出的促銷活動,還有一次是政府行為。

一聽說政府要發消費券,而且還是面向所有現在居住在武漢市的人(不分常駐人口或者外來人員),大家對這個消費券的期望值都非常高,真可謂是翹首以盼。

可是,當詳細都規則公佈以後,特別“搶”到手以後,未免大失所望——全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政府對老百姓市民的垂愛。

除了頭頂人群(低保殘疾人等等)不用參加搶券以外,,所有想要得到消費券的人必須去“搶”(通過支付寶、微信等平臺);

這樣一來,無意中就將部分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會上網的老年朋友排除在外了;難道他們就不是武漢人嗎?或者他們不算是在武漢堅持了整整76天的英雄人民嗎?

還有,即使搶到手的消費券,也有的根本就無法消費,或者由於客觀因素不可能消費出去,比如,消費券中有一種叫做“文旅消費券”,只能在健身房、博物館以及旅遊時消費,五十一張,如果你要用出去必須花一百五十元(減五十)。

這還不是主要的尷尬,主要原因是你根本就沒有膽量去景區旅遊住宿,而健身房或者博物館文化館大都沒有開放,即使開放了,可能大家覺得還是待在家裡更安全

政府為了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也許是用心良苦,不過,我就在想,為什麼不直接發放現金呢?有專家解釋說,如果發放現金老百姓可能就不去消費,而是存入銀行;

那麼,發放消費券老百姓就要去消費嗎?更何況,每一次消費額必須是消費券的兩倍才能抵扣——花三百,抵扣一百。老百姓會這樣去消費嗎?

這樣的消費券在電商平臺上比比皆是,諸如買一百減二十;買三百返券五十,等等,五花八門什麼樣的促銷活動都有,可是政府為什麼也要這樣去“湊熱鬧”呢?

直接放現金,老百姓也許不會馬上去消費,但是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不用花錢呢?老百姓覺得需要,自然消會去消費,為什麼要替老百姓做主呢?

總之,周邊的同事朋友,街坊鄰居們不怎麼看好消費券;希望市政府能夠酌情改進消費券的種類以及發放辦法,最好不要去“搶券”!


閒看秋風999


“望券發呆”沒有用,重要的是得想辦法改變現狀,改變自己,讓自己真正有能力“消費得起”消費券。

今年三四月份,為了提振消費、促活經濟,激活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需求,多地政府通過支付寶發放消費券。以杭州為例,3月27日早上8點,杭州第一批消費券在支付寶開放領取。這批消費券的使用優惠是在線下付款超過40元就能立減10元,每個領取到的消費者一次可以領取到5張。之後又陸續的發放了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小編的網速有點慢,只“搶到了”第二批和第三批。

第二批是大額消費券(滿100減20,滿200減35,滿300減45),第三批與第一批一樣。剛開始搶到消費券的時候還不太注意,但是在買東西的時候就想著用了。買40元就能減10元,30塊錢可以買40塊的東西,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最後,為了花完這幾張券,去超市用了一張20的,去服裝店用了一張35的,然後在小區的水果和蔬菜店、小超市用完了五張10元的,最後就剩45的那張沒有。為了消費掉這幾張消費券,比平時的生活預算已經超出了不少,也真的達到了刺激消費的作用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隨著各地逐漸復產復工,發放消費券可以增加民眾的購買力和激發消費慾望,進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反彈和復甦。

現在各地發放的消費券額度都不是很高,絕大多數人還是消費的起的。雖然當下用消費券是買了不少的東西,讓自己的花銷超出了預算,但是這其中的大部分東西都是有用的,是以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至於說真的沒錢的人來說,就不應該去關注消費券的問題,而應該是想辦法找到工作,讓自己有收入,讓自己有變化。個人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望券發呆”!


魔小方


哪有消費券,去哪兒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