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

木锤哥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哭的时候,会忍不住对他说“不许哭”。

比如孩子走路摔倒了,尤其是男孩子,父母会说,摔倒而已,赶快爬起来,不许哭。

但是这样做的话,会让孩子看不懂表情,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

长大后就会丧失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而不是去评判。

比如对孩子说你这个时候不该哭、不该生气。那么孩子的感受就是:我怎么做什么都不对!

我们可以问孩子:你现在是什么感受?你为什么生气呢?是什么导致你生气的?

让孩子告诉你原因,帮助孩子理解和解释。

#妈妈点赞#

柠檬老师陪你一起长大


压抑孩子的情绪,特别是压抑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情绪是人的真实感受,是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正面满足的心理反应。压抑孩子情绪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压抑孩子情绪影响教育效果

出现情绪反应,说明对所接触 的人或物,对所发生的事产生不满意的认知,家长和老师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如果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情绪,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不给孩子申诉和表达的机会,就直接加以说服教育,孩子是很难听得进去的,即使孩子表面上、口头上看起来服了你,他的心里却对你产生了无数的反感和鄙视,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了,甚至会产生更多的对抗情绪。


2、压抑孩子情绪影响学习效能

被压抑的情绪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只是被强行压制下来而已,情绪会一直寻求表达的机会,这将导致孩子的心境,不知不觉地受到压抑情绪的影响,失去应有的平静。带着压抑的情绪学习,将会削弱注意力的集中度,学习效率不知不觉地下降了。比如,被老师无辜批评一顿,如果不给孩子合理的表达机会,孩子心里是很难服气的,同时也会对老师的为人处事产生负面认知,如果一个孩子讨厌某个老师,大多数孩子也会讨厌这个老师的课,厌学偏科就可能发生了。


3、长期压抑情绪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负面情绪需要加以宣泄和疏导。不断压抑情绪,将会导致情绪进一步叠加,形成一个“心理堰塞湖”,情绪“水位”越积越高,时刻都有决堤的危险。超过孩子的心理承受极限,一旦遇到诱发的导火线,被长期压抑的情绪将出现喷涌而出,甚至可能出现失控的冲动行为。长期压抑孩子的情绪,还容易引发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衍生出更多的焦虑、烦躁、愤怒、敌意、抑郁等情绪反应,情绪严重的还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双相障碍、抑郁症、人格障碍等严重后果。

面对孩子情绪反应,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做法:


首先了解事情真相,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处理孩子情绪做铺垫。

只有掌握了客观事实,才能有理有据地教育孩子,让他心服口服。要从多个侧面和不同渠道去了解问题经过,以免轻信了一面之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其次,选择合适的时机,先让孩子表达感受,再导入自己的教育。

在自己心情平静的时候,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先让孩子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释放孩子积压的情绪,即使讲述的经过与你所了解的真相不一致,也不要急于打断他,而是要耐心等待孩子表达完毕,你再介入处理。你的任务是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之外,引入你所了解的真相,并引领孩子去换位思考,使孩子对问题产生新的认知。


最后,策划新的问题情境,帮助孩子掌握类似问题的处理技巧。

教育的重点不在过去发生的事,而是要帮助孩子在未来再次发生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技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很多家长将批评当成教育的目的。

作为家长或老师,如果发现孩子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了明显的情绪反应,需要及时加以合理疏导,压制孩子的情绪反应,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只有正确处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孩子的目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注@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心灵成长的路上我在陪着你!


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


如果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可能会让孩子不能接纳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孩子不能接纳自己。其次孩子因为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长期压抑会让孩子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另外,孩子因为压抑自己的情绪,可能会产生自伤或自残行为,甚至会产生身体的疾病和躯体性症状……总之,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