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大家好,这里是有果必有因的史出有因。

西方世界在十五世纪开始了地理大发现,以哥伦布为代表的的西方航海家成功的开辟了新航道,发现了新大陆。让欧洲国家得以向外殖民拓张,为欧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个时期就是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给欧洲带来的巨额财富的同时,海上的、新大陆上的各种危险也时刻威胁着每一位想要靠出海“捞”一笔的海员们。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在第一次出航的时候带了200人,最后成功返回的只有18人。大航海家乔治安森带了1854人出航,成功返回的只有188人。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这一时期,欧洲海员们在大海上的死亡率一度高达四成。在这么高的死亡率下依旧有众多的欧洲人愿意去当水手,其能获得的收益自然不用我多说了。

而早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我们东方的郑和就已经下过西洋了。但是郑和作为跨洲远程航海的先驱者,为什么从来没听说过郑和船队的水手死亡率有这么高?反而是欧洲各国被大海无情的玩弄于鼓掌之前呢?

首先要说的就是吃方面。光是了解两边水手船员们吃的东西,你就能明白两边待遇的天差地别了。

欧洲大航海时代里,水手无限等于消耗品,换句话说跟牲口差不多,水手待遇极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即便是到了航海技术更为发达的18世纪末,各国海军战舰上的水手食物依旧是和砖头一样硬的面包。而这些面包里还会长出象鼻虫等各种你绝对不会想看到的东西。(图片可能会让人引起不适)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18世纪末英国皇家海军,甚至因为待遇太差发生过兵变。而英国皇家海军是大英帝国的柱石,是同时期欧洲最强大的海军之一。他们尚且如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其他国家的海军水手的待遇。以及在近200年前的水手的待遇是何种水平。

和欧洲船员水手所吃的“饲料”相比,郑和船队水手船员吃的那就好出了不止一个档次了。虽然没有“烧花鸭、烧雏鸡、烧卤鹅、卤猪......”这么夸张,但是依旧有足够的猪肉、鸡肉、羊肉、兔肉甚至是鹿肉和骆驼肉这样的等各种肉类供应,这已经让欧洲水手看了都哭出声来了。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除了肉类,郑和船队还有茄子、葫芦、冬瓜、黄瓜、小瓜等各种蔬菜供应。到了热带地区,郑和船队还有椰子、榴莲、芒果等水果供应。这些更是让欧洲水手们在海上做梦都得不到的补给。

一边啃着发霉长虫的和砖头一样硬的面包,一边蔬菜肉类配干粮,欧洲水手死亡率高不是没有原因的。

除了吃的东西方面,两边船队中的人的成分也不一样。

郑和是国家“公务员”,郑和船队里的水手大多也是明朝的水师和正规军,船员大部分都是“公务员”。而且由于明朝很强大,郑和船队在不同海域还有不同的人来掌舵,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就由中国人自己掌舵;到了西亚、印度洋地区就会让熟悉海况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掌舵。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我们再看一看欧洲的那些水手。

大航海时代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场大规模的出海投机,那么那些人会不惜性命也要出海“搏一搏”呢。没落的贵族、欠债的平民、犯罪的混混,所有在欧洲大陆上混不下去的人在那个“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时代,几乎都选择了成为水手扬帆出海。毕竟用中国的老话讲就是,“树挪死,人挪活”嘛。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两边船员的素质就决定了很多的东西。

郑和船队的船员都是职业化和经验丰富的船员,而欧洲船员大多是出海搏一把的新手。这样的差别在遇到海难、恶劣天气、突发事故的情况下,拥有更高组织度的郑和船队必然会比欧洲船队有更好的对抗能力。

更不要说,欧洲船队要靠不熟悉大西洋、美洲海域海况的人掌舵,郑和船队是熟悉海况的当地人掌舵了。

目的

除了吃的东西和人的素质这两方面的原因之外,两边目的不同同样是导致双方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

郑和船队虽然也是出海远航,也是要到达很多未曾去到过的地方。但是主要目的还是去宣扬国威的,至于其他的野史目的我们暂且不谈。欧洲船队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投机。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郑和船队

这就让两者在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遇到部落冲突或者海上打劫的时候有了截然不同的做法,随之而来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时候,整个船队只有3艘船、87名船员;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船队,5艘船、270人。然后哥伦布到了新大陆之后,建立的据点就被印第安人给拆了。麦哲伦在干涉当地事务的时候,被当地土著给乱刀砍死了。德瑞克算运气好一点的了,只是被西班牙殖民者追得只剩下一条船。达伽马,四艘船遇到风暴差点因为一场风暴全灭。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麦哲伦环球之旅

那么郑和就没有遇到过海盗袭击、部落冲突、自然灾害吗?郑和当然也遇到过,但是整个郑和船队一共有27800人。

当时的爪哇国国王误杀了郑和船队的140人,国王知情之后直接投降了。然后宣布臣服明朝,开始年年上供。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而海盗遇到郑和,基本上都是被一锅直接端掉。像著名的海盗头子陈祖义,直接被郑和船队抓回了京城。

除此之外,西方大航海时代死的那么惨,而郑和下西洋却晴空万里的最大原因是——郑和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哥伦布、麦哲伦他们都不知道。

郑和下西洋走的路线是已经被阿拉伯人研究了几百年的印度洋航线,而且大多是沿岸航行。更何况东南亚不是什么蛮荒之地,郑和船队可以很容易的就找到补给点。即便真的出了事,也能找到地方重新集结。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但是对于欧洲大航海时代的那些水手来讲,大西洋航线上并没有可靠的补给点。无论是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越过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旅行,都是几个月都看不见陆地的开拓性远航,基本上他们的状态都是不知道路在哪里。

西方大航海时代船员死亡率高达四成,为什么郑和下西洋却不是这样

能遇到的基本上也是一些蛮荒小岛,补给非常困难。尤其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欧洲人在海上几乎搞不到。也是为什么欧洲水手长期极其缺乏维生素,三百年里光是坏血病就弄死了最少100万名水手的原因。

结语

所以综合起来就是,郑和船队的下西洋过程是临近陆地、补给充沛、分工明确、船大兵多,沿途小国心悦诚服的国威巡游。

大航海时代这边则是,跨洋航行、补给困难、砖头面包、纪律松散、船小人少、群敌环绕还经常打仗。

这种条件下,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不死这么多人才是奇了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