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的旅遊業應該怎麼發展?

零售新天地


1、受疫情的影響,旅遊業變得蕭條。清明的時候略有回升,許多景點只有4成5成的遊客,旅遊收入只有高峰的五分之一。

2、目前,我國的疫情基本結束。可是海外疫情爆發,導致輸入性病例增多,所以,我們還得嚴防死守,不能懈怠!

3、受疫情的影響,大家還有恐慌心理,旅遊業的復甦還有一段時日。海外疫情結束日,旅遊業的春天才能到來。

4、這段時間有利於旅遊業提高服務質量,淘汰劣質項目重複項目,提高服務水平。

5、各地還要拿出一些措施,如免門票,送車票等等活動,提振旅遊業的發展。








西京四少


關於旅遊業,目前全國各地的室外景點景區已經基本上恢復開放,多個省市區也局部放開了省內遊,但是國內(長線)團隊遊暫時還沒放開,根據目前的疫情形勢判斷,估計國內團隊游到四月底有望部分放開,至於出境遊暫時別想了,因為國外疫情還在不斷加劇,暑假期間都不太可能放開。

但是即便是國內遊放開了,估計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達到前兩年的水平,遊客信心、經濟條件、假期縮短等因素都將成為制約旅遊業快速復甦的絆腳石。

如此形勢,今年旅遊業怎一個“慘”字了得!那麼要如何才能緩解困境呢?以下幾個辦法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

一、抓住自駕遊市場,今年讓大家跟團遊可能很多人不一定接受,但是自駕遊就會讓大家比較放心,畢竟車裡都是自家人,減少了跟其他遊客接觸的幾率,而且很多人雖然嚮往自駕遊但是又對線路、景點不熟,自己安排吃住也存在問題,旅行社可以有針對性抓住這個機會組自駕遊團隊。

二、開發短線遊市場,以往旅行社更多的是組國內長線團隊遊,對短線遊市場關注度相對來說不算高,相關產品也不算多,目前情況下短線遊已經可以開展,即便對於外地遊客也可以改為直接在當地組團,但是這個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宣傳方面需要下一番功夫。

三、開發國內個性化深度遊市場,以前的國內旅遊,大都是以團隊遊方式解決旅遊剛需市場為主,基本上是靠薄利多銷來盈利,對個性化深度遊的高端市場涉及不多,但是今年這個市場可能一部分剛需受到衝擊而沒辦法實現,類似於“旅拍”“潛水”“遊艇”“探險”“房車遊”等等這樣高盈利的個性化深度遊是否可以成為新的風向標值得思考。

今年雖然旅遊業災難深重,但是其中也未必沒有轉型升級的契機,大浪淘沙、適者生存,一部分實力薄弱的中小旅行社,以及一些不適合發展方向和未來需求的從業者和旅遊產品也將被淘汰,只有那些能夠不斷創新的企業和人員才能活得更好更精彩。


不冷紅塵


疫情之下的旅遊業該怎樣發展,就要先認清旅遊業的趨勢。

清明回暖,數據可知

2020年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4325.4萬人次,同比減少61.4%;實現旅遊收入82.6億元,同比減少80.7%。國內遊客滿意度指數為88.8,達到歷史高位水平。

總遊覽人數降至4成,旅遊收入降至2成,但是遊客滿意度卻達到歷史新高度88.8。

其中以周邊短途自駕為主,近程非過夜遊引領市場回暖。52.5%的遊客參與了踏青郊遊,33.6%的遊客參與了遊園賞花。
攜程酒店訂單量環比增長近6成,上海周邊部分熱門酒店“滿房”,黃山景區周邊部分酒店住宿價格上漲三倍。港中旅集團安吉度假區入住率100%,酒店業迎來疫情後的首個入住小高峰。

疫情尚未恢復,所以大家出遊還是以周邊自駕遊為主,導致部分景區周邊酒店爆滿。

再來看看機票:

假期期間,國內城市之間往來機票價格繼續走低,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成都等熱點城市往來機票價格紛紛現大幅折扣,4月4日京滬單程經濟艙票價低至1.1折,單程僅需170元。國際旅遊旅行需求繼續萎縮。“執飛率低、客座率低、機票價格低”短期內恐難以根本改變,中遠程旅遊市場回暖尚需時日。

國內機票依舊大幅折扣,國際機票依舊涼涼。

何時恢復,尚未可知

現在國際關係風雲突變,專家說13-15個月才能恢復2019年的旅遊業水平,可是再具體點誰都不知道。

但是能確定的是,肯定是周邊遊》國內短途》國內長途》國際旅遊》郵輪遊。

隨著疫情的控制,周邊遊已經逐漸恢復,五一的時候,如果防控得當,那麼國內短途遊也將復甦。

著眼當下,應對未來

1個月以前,我絕對不敢猜想海外疫情已經130萬例,而且還沒有拐點,仍有擴散的風險。現在讓我猜1個月後的人數,我也不敢猜,太難了。

所以今年就先不要做國際旅遊的計劃和資源配置了,重點就是國內遊。

清明小長假的回暖,也說明市民出遊的意願還是很強烈的。五一期間,疫情得空的情況下,5天的小長假必能帶動一波旅遊業復甦。

所以這一個月的時間,做的產品就針對五一小長假。自駕遊、周邊遊、踏青遊、文化遊,把配套的產品做起來,宣傳推廣一步步來。

等五一過後,再看結果,決定端午小長假,以及暑假的部署安排。


我給今年旅遊業的建議,不僅旅行社,包括旅遊人:別想太遠,著眼當下,靈活機動,順應時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