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一个曾支援和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物理学家

1931年9月18日的夜晚,关东军安排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那条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

9月19日,日军攻占沈阳,紧接着续攻占东北三省。1932年2月,占领整个东北。

爱因斯坦,一个曾支援和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的声援和支持

1931年9月21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谴责日本对侵略中国的野蛮行为。9月24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发表声明:“苏联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作一切必要的帮助。”但是苏联重心在于防范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中国,为了避免和西方的战争冲突,苏联也就只是口头支持,并没有提供实质的援助。

此时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严重影响“日不落”的英国,英国纵容和支持日本,来制约美苏,而美苏又相互防范。

1931年11月17日,爱因斯坦在国际社会上,公开申明谴责日本侵略行为,号召各国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而美英苏的大国博弈,也注定的爱因斯坦的呼吁,是曲高和寡,没有激起来任何浪花。

1932年,在上海淞沪抗会战中,陈独秀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独裁卖国,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政府逮捕。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等国际声望的名家联名致电蒋介石,要求释放陈独秀。对国民政府施加舆论压力。迫于一些列的压力,最终陈独秀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后又改为8年。

1936年7月15日,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陶行知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呼吁国民党双方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36年11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他们。爱因斯坦又联同、杜威、孟禄、等著名人士联名致电蒋介石,给国民党当局施加道义的压力。

1938年6月,爱因斯坦为帮助中国”抗日战争“,和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一同发起“援助中国委员会”,分别美国2000个城镇开展援华募捐活动。募集款项交给国民政府。具体数据没有查到。

爱因斯坦,一个曾支援和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和原子弹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并陆续发表一系列关于原子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1939年9月,美国罗斯福总统下达总动员令,成立了最高的机密计划:代号”曼哈顿“,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奥本海默为发展原子弹计划主任。而这位罗伯特·奥本海默就是后来的”原子弹之父“,也是爱因斯坦的好友。

最终,在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国于1945年8月6日、1945年8月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自此日本宣布战败。侵华日本日本,就地投降。也深深的影响的中国的战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爱因斯坦的一系列游说和活动,对在原子弹的研制起到的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爱因斯坦,一个曾支援和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物理学家

科学家的反思和自责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实战中,所展现的世界末日般情景时,爱因斯坦和罗伯特·奥本海默却陷入深深自责中,两次投放原子弹,日本直接伤亡20万。原子弹给广岛和长崎两地居民造成的伤害一直无法抹平,辐射、癌症、白血病等各种病变现在都还困扰着他们,这两个地区的爆炸核心成了无人区。

战后,爱因斯坦曾经非常懊悔的说:写信罗斯福建议研究原子弹,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