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一個曾支援和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物理學家

1931年9月18日的夜晚,關東軍安排鐵道守備隊炸燬瀋陽柳條湖那條南滿鐵路,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史稱“九一八事變”。

9月19日,日軍攻佔瀋陽,緊接著續攻佔東北三省。1932年2月,佔領整個東北。

愛因斯坦,一個曾支援和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的聲援和支持

1931年9月21日,蘇聯《真理報》發表文章譴責日本對侵略中國的野蠻行為。9月24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發表聲明:“蘇聯在道義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國,並願作一切必要的幫助。”但是蘇聯重心在於防範西方列強,無暇顧及中國,為了避免和西方的戰爭衝突,蘇聯也就只是口頭支持,並沒有提供實質的援助。

此時美國和蘇聯的崛起,嚴重影響“日不落”的英國,英國縱容和支持日本,來制約美蘇,而美蘇又相互防範。

1931年11月17日,愛因斯坦在國際社會上,公開申明譴責日本侵略行為,號召各國聯合起來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而美英蘇的大國博弈,也註定的愛因斯坦的呼籲,是曲高和寡,沒有激起來任何浪花。

1932年,在上海淞滬抗會戰中,陳獨秀支持抗戰,譴責蔣介石獨裁賣國,因叛徒出賣,被國民黨政府逮捕。愛因斯坦、羅素、杜威等國際聲望的名家聯名致電蔣介石,要求釋放陳獨秀。對國民政府施加輿論壓力。迫於一些列的壓力,最終陳獨秀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後又改為8年。

1936年7月15日,七君子(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陶行知等)聯名發表《團結禦侮的基本條件與最低要求》呼籲國民黨雙方停止內戰,聯共抗日。1936年11月23日,南京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罪,逮捕了他們。愛因斯坦又聯同、杜威、孟祿、等著名人士聯名致電蔣介石,給國民黨當局施加道義的壓力。

1938年6月,愛因斯坦為幫助中國”抗日戰爭“,和羅斯福總統的兒子一同發起“援助中國委員會”,分別美國2000個城鎮開展援華募捐活動。募集款項交給國民政府。具體數據沒有查到。

愛因斯坦,一個曾支援和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和原子彈

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美國抓緊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國搶先製造出原子彈。並陸續發表一系列關於原子戰爭和世界政府的言論,一度成為熱點話題。

1939年9月,美國羅斯福總統下達總動員令,成立了最高的機密計劃:代號”曼哈頓“,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原子彈。奧本海默為發展原子彈計劃主任。而這位羅伯特·奧本海默就是後來的”原子彈之父“,也是愛因斯坦的好友。

最終,在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美國於1945年8月6日、1945年8月9日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自此日本宣佈戰敗。侵華日本日本,就地投降。也深深的影響的中國的戰局。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愛因斯坦的一系列遊說和活動,對在原子彈的研製起到的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愛因斯坦,一個曾支援和影響中國抗日戰爭的物理學家

科學家的反思和自責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實戰中,所展現的世界末日般情景時,愛因斯坦和羅伯特·奧本海默卻陷入深深自責中,兩次投放原子彈,日本直接傷亡20萬。原子彈給廣島和長崎兩地居民造成的傷害一直無法抹平,輻射、癌症、白血病等各種病變現在都還困擾著他們,這兩個地區的爆炸核心成了無人區。

戰後,愛因斯坦曾經非常懊悔的說:寫信羅斯福建議研究原子彈,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