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三国故事

关羽当时具体怎么想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可以从他的行为揣测:到襄樊战役后期双方已共计投入十余万人绞杀近半年时间,最后时刻关羽更是倾城而出孤注一掷,气势之盛曹仁已经准备弃城而逃,曹操都在商议迁都避其锋芒。

  但是,在长达五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样重大关系蜀汉国运的军事行动竟然找不到任何关羽曾经向刘备请示汇报请求配合作战的史料证据,最后都也只是向附近的刘封求援。

  这完全不合情理,路途遥远不是借口,以当时的条件,从南郡入川到成都请示汇报时间至少单程是足够的。只要关羽向成都汇报过,蜀军就会向荆州方向移动,但是直到战役结束也没有蜀军有任何动作,不是没有来得及,而是根本没有动作,这也佐证了关羽根本没有向刘备求援。

  那么关羽是不是自满到认为荆州军力已经足够两线作战?(既然都过江抢粮了怎么会没有两线作战的觉悟?)他收降了于禁降兵和改编了部分“义军”后前线军力估计已经达到七万左右,对樊城曹仁已经有压倒性优势,但是仍把后方大部分江防部队调上前线,那么他的目标不止是襄樊而要顺势北伐中原。即使中原已经遍地狼烟,但是关羽真的认为以三郡一隅之地可以鲸吞十州?

  最后酿成大错,是“大意失荆州吗”?我认为不是,关羽是有其战略考量,或者说是迫不得已。不要忘记,就在前不久,因为关羽军队快速膨胀而向江东“借粮”,与东吴关系已经完全破裂,两方关系已经处于战争边缘。即使吕蒙陆逊再怎么能忽悠,熟读春秋兵法的关二哥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放弃警惕?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关羽宁可这样冒险也不向刘备要求后援呢?我们捋一捋关二哥心理:

  还记得当年孙权向关羽请求联姻,“虎女焉能嫁犬子”是关羽回绝孙权提亲时的话,这完全是人格侮辱了,当时吴蜀还是联盟关系,况且记载孙权提亲也没有失礼的地方,关羽如果是一时暴怒并没有什么理由。

  但这确实是正史所记载,既然不是杜撰,那就一般解释就是关羽性格太过孤傲,讲话未经思考,不讲政治。

  但是我却认为关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反而体现了关羽的政治智慧。孙权提亲目的不言自明,就是离间关刘。如果关羽刘备真的如演绎中那样肝胆相照,甚至只要有起码的君臣信任,关羽完全可以虚与委蛇然后请示刘备该怎么做,至少也可以委婉推辞,这也是通常的政治礼仪。但是关羽简单粗暴地选择了当面侮辱孙权的方式向刘备表忠心,同时也将荆州和自己处于两面树敌的危险境地。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他明白唯有这样刘备才放心,如果荆州左右逢源稳如磐石刘备反而不放心。关羽在揣测刘备的的心思,你品,你细品。

其实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佐证,如果孙权当时不是看到关刘关系有机可乘,他又怎么会想到去离间?毕竟疏不间亲的道理都懂。

  既然当时关羽就不得不采取置自己于险地的方式来取信于刘备,现在形式已经与当时又大不相同,围攻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关羽实力已经暴露。史料记载是“十月,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县主簿,南归附关羽。羽授给孙狼官印。许都南梁郏、陆浑群盗,纷纷接受关羽的印号,为之支党,羽威名震动中原。”看清楚了,“义军”们接受的是关羽的官印而不是刘备的。

  都这样了,关二哥还怎么再以被制衡的弱者方式向刘备表态?即使表忠心刘备还能放心?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成功就席卷寰宇至少独霸一方,再也不需要向谁表忠心。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关二哥只是想先斩后奏,北伐成功就功成身退,以刘备为人想必也会原谅他擅自行动之罪(但是我个人认为二哥是有野心的,后篇会分析)。如果失败了,丢失根据地荆州,即使有损自己在蜀汉集团内的政治前途,但刘备也就彻底放心了,那也不失为一种解脱。关羽想必也相信即使失败,以自己的资历和以往战功刘备不至于有大的惩罚。所以,权衡利弊就放手一搏吧!所以,尽管可以预料到荆州会有危险也不管不顾。这样的军事行动自然不可能向成都请示汇报,更不可能期盼有四川方面的支援。

  我们再从刘备角度思考,正常情况下,即使关羽不请示汇报,他也不可能在半年时间内都不清楚关羽行动,除非他的情报系统全部瘫痪成为瞎子聋子。

  在中原大地烽烟四起,曹操焦头烂额四处平叛,关羽围攻襄樊威震华夏的时候他在成都没有动,连准备动作都没有,任何史料都没有这个时候刘备有或者准备军事动员的记载。这完全不合情理,为什么?既然关羽水淹七军以后没有见好就收的打算,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势如破竹直捣许都,二是折戟沉沙半途而废,无论哪种情况刘备都应该提前动员军队,前者顺势出汉中直取中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十二年前诸葛亮隆中对时就规划过这样美好蓝图,现在这样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刘备做梦都会笑醒,怎么会错过?说北伐条件还不成熟的可以洗洗睡了,中原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几千高干子弟谋反这样曹操集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件都爆发了,还要什么样的条件?

  当然军事行动是不可预测的,或者说刘备由于距离太远所以情报滞后来不及了解当时情况所以对北伐信心不足也是有可能的,那么他也要考虑第二种情况:关羽北伐兵败。如果关羽兵败,那么荆州也就岌岌可危了,刘备也同样必须要未雨绸缪,动员军队。

  因为大规模军队作战的准备不是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能完成,必须有充分的动员集结准备时间,如果情况明朗之后再去动员军队,那早就错失战机了。作为打了一辈子战的老一辈准一流军事家,无论哪种情况,刘备这个时候都应该且必然要动员集结军队召开作战会议忙的不可开交焦头烂额才对,然而史料没有任何记载,是不是很诡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