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有哪些,如何快速判断比重的升降变化?

怒江中公教育


您好,江苏中公教育为您解答:

比重属于资料分析的一个常见的考点,而在比重的考察中判断比重的变化又是一个考察方式较为灵活的一种考察。下面就针对判断比重的变化这个考点进行简单的分析。针对之前遇到的考察方式中,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考察,第二种是间接考察。首先,先对直接考察进行分析。直接考察的出题方式一般为:

例:2011年厦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7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问:2011年厦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相比2010年是上升还是下降?

解:本题中要比较2011年的比重相比于2010年是上升还是下降,其实就是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

2011年所占比重

2010年所占比重

针对两个列式我们可以发现因为16.5%>16.4%,所以2011年的比重大于2010年。其实由此题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判断比重的变化其实就是比较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的大小关系。

现期比重

基期比重

对比两个列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

2、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小于基期比重;

3、部分增长率等于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等于基期比重。

其实从上述的结论中我们可以根据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关系判断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的大小关系,其实我们也能够反过来推导,当我们知道现期比重和基期比重的大小关系也能够得出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关系。也就是另一种间接考察。

例:2018年云南玉米产量相比上年增长了10%,占粮食的比重为5%,相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问2018年云南粮食产量的同比增长率为15%(判断正误)。

解:本题中材料中给出现期比重为5%相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也就可以得出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也就可以反过来推导出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部分增长率为10%,则整体增长率小于10%,则本题中粮食的增长率为15%也就是错误的。

根据上面两种考察方式的列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比重的考察时非常灵活的,所以对于各位考生而言,也就要求灵活处理以及对理论知识要理解透彻。


江苏中公教育


您好,先分享一个小道消息,据说2020年云南公务员考试公告将于本周发出,希望您能够持续关注华图在线官网及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公告解读相关信息。接下来,华图在线作为专业的公考培训机构为您解答一下行测技巧及如何判断比重升降变化的问题。


一、行测重点考察的是什么?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简称,注重考察应聘人员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以客观笔试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考试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资料分析。我们从这五个模块的名称也可以看出,它考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常识水平、语言理解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体现的是对国家公职人员基本的素质要求。



二、行测备考技巧有哪些?

1.模块化备考,事半功倍。

在备考阶段,不建议考生练习整套试卷的真题,而是以模块为单位进行逐步积累。

2.掌握底层逻辑,不拘泥于个别题目。

题目形式多变,但考察的知识点是不变的,所以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能够透过题目看清本质,识别出考试题目的考点,答题的时候才会更加顺畅,不会被干扰信息误导。

3.要善于总结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

就拿“判断比重升降变化”的题目来说。首先,我们要熟记题目的特征。

①平均数增长率计算题目特征是题目中同时出现“均、每、单位”这类平均数特征词汇以及增长率题目特征“增长/减少(%)”,直接找到总数和总个数对应增长率数据,代入公式  

求解即可。

②两期比重差值计算题目特征:题目中出现“……占……比重同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下降(百分点)”,按照先判断升降,再求解相差百分点的顺序做题,相应公式为

注:但是有时两期比重的题目中答案里并没有上升/下降(百分点),只有百分数,那这时我们需要注意两期比重升降问题通常没有单位,而平均数增长率问题通常是有单位的。


这些内容是需要我们在备考阶段自己消化的,老师和教材给再多的技巧不内化也是无法应用的,所以必须养成给自己写思维导图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他人为我们总结好的答题技巧。


以上就是我关于您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更多关于公考咨询和备考干货,欢迎关注头条号华图在线~

华图在线


您好,关于行测技巧以下几种参考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错位),知道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三、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两个层次:

一、将分子(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速算技巧五:差分法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 “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速算技巧六:插值法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如说A与B的比较,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数C,并且容易得到A>C,而B<C,则得出:A>B。

二、在计算一个数值F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比如说AC,则我们知道F=B(另外一种情况类比可得)。

速算技巧七:凑整法

“凑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整百、整千等其它方便计算形式的数),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凑整法”包括加/减法的凑整,也包括乘/除法的凑整。

在资料分析的计算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凑成“整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资料分析不要求绝对的精度,所以凑成与“整数”相近的数是资料分析“凑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内容。

速算技巧八:放缩法

“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若A>B>0,且C>D>0,则有:

1)A+C>B+D

2)A-D>B-C

3)A*C>B*D

4)A/D>B/C

第二部分

一、何为比重

  比重,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数之间的占比情况即部分量/整体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 各部分比重加和为1。

  2. 比重算出来一定是一个小于等于1的百分数。

  如何去区分部分值与整体值?

  1)看问题中的关键词“占”字,前面的为部分量,后面的为整体量。

  2)寻找材料,“其中”,前面为整体,后面为部分。

  3)熟悉问法,一般问“在整体中,部分所占的比重”。

  相信大家了解这些,比重的简单计算对大家应该没什么难度。

  二、比重的比较

  对于比重的比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果为百分点:只要涉及到比重之间作差,得出的结果一定表示为x个百分点的形式,x%的形式是一种错误的表述,有些题目经常会在这个点上去进行设错。

  例1:与2011年相比,2012年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占全年公路建设投资的比重约:

  A.下降了2% B.上升了2% C.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D.上升了两个百分点

  【解析】此题中我们不难发现求得的数据为12年与11年的比重之差,所以表述中一定为x个百分点,所以直接排除A,B两个选项

  2.判断比重变化,只需比较部分与整体增长率大小即可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比重上升;

  部分增长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重等于基期比重,比重不变。

  例2: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亿吨,同比增长0.9%,增幅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占全球比重49.4%。按企业类型分类,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7%,;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降低1.8%,占全国比重20%。

  问:2014年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

  A.高于上年 B.与上年相同 C.低于上年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首先问题问的是2014年比重比13年比重变化情况,同时题干只给了部分量和整体量和他们分别各自的增长率,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查找,部分增长率中小钢铁企业增长率为-1.8%,整体增长率全国粗钢增长率0.9%,由于-1.8%小于0.9%因此14年比13年比重小,所以这道题选C

  以上是这次介绍的资料分析常考考点之一:比重,配有一定的练习,正确率可以飙升的知识点,最后预祝大家一举成功,希望可以给我点点个小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