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對以華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多彩三秦


秦始皇奠定了華夏民族的基礎,他所建立的一整套體制都對華夏民族有著巨大意義。

首先就是疆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王朝,當時就已經有效管轄了核心區域,為後世留下了巨大的影響,以致大部分君主都以大一統為己任。特別要說的就是宋朝,雖然長城沒有掌控在手中,不過從宋太祖到宋太宗,都一心想要收復北邊國土,只是實力不足才沒有成功。

其次就是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文字、度量衡的統一,有利於各地百姓的交流,和文化的發展傳承,對於華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書同文”甚至被認為是國家統一的象徵。

還有秦始皇時期開始的那些制度,如三省六部制、地方的郡縣制,相對於分封諸侯來說,這些制度才是統一國家的根本,讓皇帝能夠在疆域內施行有效管理,這個意義影響至今,也被歷朝歷代沿用。

其實還有車同軌、馳道、都江堰、長城、運河,無不是華夏文化的標誌,可以說從秦始皇開始,華夏才正式成為一個文化、一個民族。


隱愚者


秦始皇被稱之為“千古一帝”,主要就是對以華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秦朝經過一百多年的勵志、改革、發展,到了秦始皇一代,完全具備了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能力,恰逢戰國後期,東方六國已經日益衰弱,無論是在政治、軍事、科技、外交等方面遠遠落後於秦國。

秦國針對六國的戰爭有著極強的目的性——大一統。

秦始皇主導了東出函谷關,吞併六國的戰爭,我們可以看出他無論是針對韓、魏、燕,還是對齊、趙、楚等國,與過去幾百年來的諸侯之戰有著很大的區別: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顛覆。

秦始皇對六國的“滅國”之戰釋放出一個不同於以往夏、商、周等朝對戰爭的信號,秦國發動大規模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新的秩序,建立新的王朝。

這就是秦始皇給華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帶來的第一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民族、政權信號:

統一

無論是三皇五帝時期,還是夏商周時代,統一的概率很早就有,但在國家體制上又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只是宗法的統一,而無政權的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貌似強大的王朝裡林立著諸多分封諸侯國,這種政治體制對奴隸制度通過宗族加強統治有很好的效果。

到了奴隸制後期,這樣的諸侯分封制度就凸顯出其弊端,各佔其地,各馭其民;各用其文,各聞其音。一句話,各玩各的,中央政權強勢,地方諸侯就聽話,要是中央政權勢弱,諸侯就會坐大。

到了戰國後期,華夏地區本是一族,卻已經被分為齊人,趙人,楚人,秦人等等,諸侯政權對民族的凝聚力起了很大的破壞作用,大家都是炎黃子孫,因為屬國不同,分為了不同地域國民。

秦始皇的滅六國,建立強大的統一王朝,真正的把統一國家這個概念輸入給了華夏民族。

制度

前面說了,夏商周都是以諸侯分封為主體的國家體制,秦始皇滅了六國後,廢除了分封制,建立起中國兩千多年來封建制度一直延續推行的郡縣制,這種政治制度的建立,確保了中華民族國家的制度性和整體性。

秦始皇先是確定了統一的這個國家概念,後是通過制度改革,把這個統一國家概念強行固定下來,自從華夏民族的國家延續就只有朝,沒有國。

朝是疊換之朝,國卻是全民之國。

這種制度強大的地方在於給後世所有的統治者一個範例,朝代可以更換,皇帝誰都可以當,但是國家只有一個,國之全民皆為華夏民族、炎黃子孫。

思想和文化

秦始皇給我們華夏民族確立了一個指導思想——儒家文化。

說到文化,大家一定會詬病秦始皇“焚書坑儒”,大肆打擊和湮滅先秦文化,導致春秋戰國時期百花開放,百家爭鳴的璀璨文化受到空間的打擊,華夏文明受到野蠻的摧毀。

事實上,如果不是秦始皇對思想和文化的強力管理,我們華夏民族不一定會有延續幾千年的儒家文化深入每一位中國人的靈魂。

秦始皇從統一文化,統一思想開始,把其他一些不受時代接受的思想全面打擊,保留下了生命力強大的思想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被後世所接納和發揚,這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思想的延續才是中華文明的精髓,儒家文化對中國甚至世界的影響有多麼強大,大家都很清楚,中華文明能夠延續幾千年不斷絕,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秦始皇對以華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起了關鍵作用,我相信是所有中國人的共識。


沉墨I方之城


“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發源於公元前2700年前居於中原地區的皇帝部落。中華民族指的是我國疆域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在內的所有民族。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實現大一統的君王,秦朝的建立標誌著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歷史的開始。他在位期間所實施的很多措施都對以華夏為主體的華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措施主要分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

從政治上來說,秦始皇廢除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使華夏民族的形成有了統一的基礎。

從經濟上來說,“車同軌”促進了整個華夏地區的經濟往來。

從文化上來說,"誆飭異俗"促進了各國之間的思想統一。從軍事上來說長城的修建,減少了匈奴的侵略為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創造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

一、秦始皇時期,促進中華民族發展的政治措施

(一)統一六國

統一六國是秦始皇一生中不得不提的功績,在戰國後期,秦國成為了七國中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秦國戰勝了趙國。

自此,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抵擋得了秦軍的進攻。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陸續滅掉了東方六國,建立起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國家。

大一統國家的建立為以華夏族為主的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統一的疆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石。

(二)郡縣制的建立

郡縣制的建立對加強中央權力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過去各國林立,地方間有很大的封閉性,這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限制了民族的融合。秦始皇在建立郡縣制後,中央對地方的得以控制加強,這促進了之後的文化統一,經濟統一以及民族大融合。

郡縣制的實施有著濃重的軍事色彩,秦朝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推行了郡縣制,當時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了行政機構稱為“道”,這一行政機構的行政級別相當於郡。《秦本紀》,當中有記載,秦國對甘肅一帶的少數民族部落發動了進攻,在佔領這些部落之後在當地設立了縣制。

秦武公時期在成功征討西夷毫王之後又於當地設立了杜縣與鄭縣。由此可見,秦朝郡縣制的實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更好的管理新佔領的少數民族地區。

隨著秦朝一統天下的進行,郡縣制的實施地也不斷擴大,不斷有民族納入到中華的版圖當中。

二、秦始皇時期,促進中華民族形成的經濟措施

(一)車同軌,道同距

秦始皇時期大修馳道,方便了交通,統一了車轍長短。在戰國時期,各國的車輪間距都不相同,這是為了防禦其他國家侵略的一個辦法,這樣其他國家的馬車很難在本國的道路上行走。

但是在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這一制度嚴重阻礙了經濟交流,於是秦始皇將車輪之間的距離進行了統一規定,這樣車子便可以在全國各地的道路上暢通無阻。 秦始皇的這一做法在促進經濟交流的同時,也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加強了民族往來,促進了民族融合。

(二)土地制度

秦朝時期土地歸國家所有,由於戰亂頻發導致當時地廣人稀,為了更好的開發土地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秦國將大面積的土地授予農民。《商君書》有記載,當時每個成年農民有國家受田“小畝五百”也就是130畝土地。

農民在得到土地之後,不準私自買賣,農民根據自己所獲得的土地數量向國家繳納對等的賦稅。耕作努力者可以免除勞役,繳納一定量的糧食還可以獲得爵位。 歷來華夏族都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這一土地制度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華夏族的發展壯大。

三、秦始皇時期,促進中華民族形成的文化措施

(一)焚書坑儒

提起秦始皇時期的文化措施,就不得不提焚書坑儒了,在很多著作中都認為焚書坑儒是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但在《史記》和《漢書》中都有記載,這場運動針對的並不是儒生而是術士,當然這場運動的確是對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摧殘,但也實現了文化上的統一。

秦始皇在文化上的統一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推動了華夏為主的中華民族在文化上的融合和發展。

(二)誆飭異俗

戰國時期七國並立,各國之間的風俗習慣各不相同,秦始皇在統一初期,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變化。比如說原本的鄭衛地區在男女之防方面就極其寬鬆,只要兩情相悅即可往來甚至同居。再比如說燕趙之地豪放尚武。這些極具多樣性的風俗習慣,一定程度上對秦朝的統治造成了困難。

於是秦始皇希望重新建造社會文化秩序來鞏固政權,實現“天下同風”的目的,這一措施將華夏文化傳播開來,促進了民族融合同時也削弱了民族多樣性,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秦朝的滅亡。

四、秦始皇時期,促進中華民族形成的軍事措施

(一)修建長城

公元前215年,秦朝大將蒙恬率領30萬秦軍一舉擊敗匈奴,成功奪取河套地區之後他們並沒有凱旋而歸,也沒有向前進攻。而是在此地駐紮修建了萬里長城。 秦朝長城是在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北方長城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規模極大,從臨洮一直延伸到遼東地區。

萬里長城的修建對於以華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眾所周知,華夏民族一直以農業為生,相比於以遊牧為生的匈奴來說,農耕民族的作戰成本極大,收益卻極小。比如說在漢武帝時期曾經對匈奴發起了戰爭,雖然這場戰爭取得了勝利,但加速了漢朝的衰落,為漢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而遊牧民族只要通過掠奪農耕民族就可以迅速積累財富。

在成功修建了萬里長征以後,遊牧民族在掠奪中原地區時無法隨心所欲地流動作戰,只能夠在固定的戰場上。這樣一來雙方的作戰成本就發生了改變。遊牧民族遠離了放牧的草場,又面臨長城這一防禦工程,作戰消耗極大而駐守的農耕民族只要在附近的獲得糧食就可以進行作戰。

由此可見,萬里長城的修建,為各民族的發展營造了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為中華民族的壯大奠定了基礎。

(二)開靈渠,平百越

靈渠位於現今廣西北部興安縣附近,它的開鑿大大加快了秦始皇統一嶺南的步伐,對民族發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秦在統一中原以後立即發動了統一嶺南地區的戰爭。秦始皇28年曾派50萬大軍南下進攻嶺南地區,秦軍的進攻引發了當地土著百越族的頑強抵抗。因為嶺南地區遠離秦中央,軍需和糧食供應十分困難。長途跋涉的秦軍在這場戰爭中並不佔優勢。

為了能夠保證軍需供應秦始皇下令開鑿糧道。糧道開鑿完畢之後,秦國軍隊迅速攻下了嶺南各地。百越族也被納入了秦朝的統治。 靈渠的開鑿對民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廣西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流,推動了百越族與漢族的融合。

總結:

總而言之,秦朝建立大一統的國家,已經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之後,所實施的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措施更是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