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為何會出現地主階層?他們是什麼時候走向滅亡的?

四十五度歷史


明治政府儘管推行資本主義改革,但是其政府核心幕僚說到底也都是武士階級出身(雖然接受資產階級思想),而且幫助明治政府打天下(“倒幕運動”,戊辰戰爭)的將領也都是武士出身(絕大多數是舊武士),因此他們作為“開國元勳”,自然要要求武士階級(地主)的利益,這與明治政府維新的初衷是牴觸的.同時武士階級本身有人力財力和軍力,特別是這其中還包括某些戊辰戰爭的領袖(比如西鄉隆盛),新政府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可以立刻起兵(西南戰爭就是最鮮明的例子),所以說他們對新政府是最大的威脅,故而逐漸走向滅亡。


跨越三八線的重逢


德川時代,幕府按照“士農工商”標準,將各色人等嚴格等級劃分。農民作為“下等人”,只能世世代代與土地打交道,不過,要是按時足額繳納稅款,不僅有一部分剩餘,還能有機會到外面去旅行。正因此,幕府二百餘年的統治才沒有出現嚴重的階級對立現象。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德川幕府在被明治政府取而代之後,農村卻很快出現了地主與佃農兩大根本性對立階級,這與新政府頒行的“四民平等”政策嚴重背離,很多農民從此跌入深淵,而不少地主卻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那麼,明治時代地主是怎麼“冒出來”的呢?他們後來是如何趨於消亡的呢?

明治日本地主的由來

1868年初,明治維新開啟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開始發展,不少農民“嗅”到發家致富的先機,紛紛借貸以便通過對山間荒的開墾,進而種植水稻、種桑養蠶,獲得更多財富。

就在大家熱火朝天,乾的正起勁的時候,政府稅務部門竟然聞風而動,開徵多個稅項,而農民還沒有取得實質性收益,這不免教他們暗暗叫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繼續借貸用於付稅。

如果這樣也就罷了,誰知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1881年,大藏卿松方正義上臺後,為抑制通貨膨脹,開始採取嚴厲的貨幣緊縮措施,儘管物價得到控制,不過由於同期國際經濟低迷,以致於市場物價跌跌不休,導致稻米、蠶絲主要農產品價格下跌50%,但即使這樣,政府也沒有少收一分錢稅,這就讓很多農民債臺高築,而那些債主卻藉機沒收其田地,自己一躍而為依靠剝削農民過活的地主。

通過多年的壓榨,地主越發有錢有勢,他們住在豪華廣廈,吃香喝辣,紙醉金迷,還對佃農頤指氣使,居高臨下,不把佃農當人看。為此,受盡了欺辱的佃農在19世紀20-30年代曾奮起抗爭,年均達2100起,從而有力地打擊了醉生夢死的地主。

二戰時地主經濟基礎遭削弱,戰後更是回到農民位置上

為支援戰爭,確保軍糧供應,從1939年起,政府頒佈了多項有利於生產的舉措,要求限制地主田租,控制米價,對所有糧食實行統購統銷。

他們對地主與佃農及小自耕農的稻米採取兩種價格,對於“地主稻米”,政府給予50日元/石的單價,而給予佃農和小自耕農的“生產者稻米”的價格雖然也是50日元/石,但後者可以相應獲得5日元的補貼。

到戰爭後期,“地主稻米”價格原封不動,而“生產者稻米”的價格由於補貼增加了40倍,相當於稻米的價格比前者多5倍,這就增強了佃農和小自耕農的勞動熱情,而地主的經濟基礎遭到削弱,其社會聲望也降低了不少。

然而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聯合國司令部”強力推行土地改革,要求地主將家庭生計所需意外的土地全部賣給佃農,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地主只好答應,而其所收到的錢僅相當於一條香菸的錢,可謂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