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為什麼簡稱蜀?“蜀”字中的“蟲”是什麼動物?

子夏故壇



四川簡稱“蜀”,源自四川盆地內的第一個政權――古蜀國。神話中蜀人的祖先是“蠶叢”和“魚鳧”,《蜀王本紀》載:“蜀之先王名蠶叢,後代曰柏灌,又次者曰魚鳧。”唐 · 李白《蜀道難 》中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蠶叢的功績是教民種桑養蠶,以蠶桑興族,建立蜀國。魚鳧主要的功績是“教民捕魚”。蠶叢,又稱蠶叢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蠶神。是蜀國首位稱王的人,他是位養蠶專家。按史家考證,這個蠶叢氏部落是氐族的一支,世代居住在岷山一帶,他們因地制宜,在山崖上鑿起窯洞似的“石室”來居住。據章樵注《蜀都賦》引《蜀王本紀》說:“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後來,他聽說成都平原地勢開闊,沃野千里,於是就率領他的部族從岷山向成都平原遷徙,一路風餐露宿到了廣漢三星堆一帶。可能當時三星堆一帶已有部落聚居,但勢力都不夠強大,自然很快就被蠶叢氏吞併或同化了。
大約在西周末與東周初,蜀中蠶叢(前800一前730年),以蠶桑興邦,建立了蜀國,使這個以牧為生的遊牧民族——羌族的大部分人定居下來,跨入了農耕時代。從此蜀國以絲綢之邦而光耀於中國的史冊之中。《華陽國志-蜀志》中有著這樣的記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從史料對蠶叢氏的記載,我們可以提取三個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是蠶叢氏的顯著形象是“縱目”;二是蠶叢氏起初居住在石室內;三是蠶叢氏善於養蠶,以蠶桑興族,從而建國。“縱目”是蠶叢的形象特徵。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通常漢族傳統衣服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三星堆青銅縱目人面像的眼球向前凸出於眼眶十幾釐米,有些人面的鼻樑上還鑄有一條龍,這就是古蜀國第一代王蠶叢的象徵。蠶叢氏最早居住岷山石室(今四川茂縣北疊溪)中,石室鑿石為室,形如窯洞,如囊包也。蠶叢氏善於養蠶,以蠶桑立國。綜合這三方面特徵,就形成一個“蜀”字。“蜀”字從罒從包省從蟲,“罒”就是一個縱目形,“包省”就代表石室,“蟲”指的就是蠶。
正是由於這三個顯著特徵,“蜀”就成為蠶叢氏的形象符號,從而成為他們所建國的國名,也成為現在四川省的簡稱之一。可見,“蜀”字中的“蟲”當確指蠶。《說文》:“蜀,葵中蠶也。”順便說一句,魚鳧是蠶叢的孫輩,是古蜀國的第三代王,其主要功績是教民捕魚。魚鳧實際就是鸕鷀,善捕魚,經人馴化幫助漁民捕魚。三星堆青銅魚鳧像就是第三代蜀王魚鳧的象徵。
事而湊巧,“蜀”字也完全符合四川盆地的地形物候。四川盆地四面環山,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只有長江從東南角豁開一個出口,納入夔門而流向東去。四川盆地就象一個包包,而長江出處就是這個包包的袋口,故蜀字從包省。由於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形成多陰的天氣,盆地上空時時籠罩著一層雲氣,象一張薄紗似的大網,很少能見到太陽,乃至有“蜀犬吠日”的現象和成語。“罒”就是網罟,“罒”本是縱目形,由於網有孔目,所以漢字造字中就以“罒”代表網。籠罩在四川盆地上空的陰雲,就好象是一張大網,故蜀字從罒。蜀中自古種桑養蠶,至今以蜀錦著稱,故蜀字從蟲。一個蜀字,形象地反映了四川盆地的地形物候,蜀字之造,可謂是巧奪天工。


子夏故壇


四川盆地在江水沒有衝破夔門之前是個大的內陸湖?內陸海?夔門是受地震打開的?



楊六郎202


有一種說法是:蜀本來是商朝統治者對成都的蔑稱,蜀字從字形上看是盆子裡的一條蟲,蜀音通鼠。本是商朝統治者對成都的蔑稱。後來成都改簡稱蓉。但蜀這個簡稱卻一直保留下來,最後變成為了四川的簡稱。強烈要求今後四川不要簡稱蜀,就簡稱川。從歷史上看,稱呼蜀國的政權最後都不善而終。

巴國的巴的字形是一條盤著的蛇,巴字古意就是蛇,大巴山就是大蛇之山。古巴國的圖騰裡就有蛇,巴音通霸,本有王霸之意。


遠山的日出


為什麼叫四川我倒可以猜一下,深圳是一條深溝的意思,深圳以前就是溝邊小漁村,湖南湖北為洞庭湖的南北,四川就是四面大山的意思。黃色的是山



GT分享


去看看養蠶是怎麼回事就清楚了,不就是在養蠶的箥箕上首放一把乾草用於結蠶繭麼,中文是象形文字,剛好,箥箕中養蠶,箥箕首放草結繭正好是個"蜀"字。


俺沒文化3


古蜀國的"蟲"字是代表華陽(現在的成都人)。


廣龍471


在古代,蟲 代表 老虎


子非魚視頻圖文


蜀,滇,黔都極古,至少比商還久遠。三字的古音並不是現在的讀音。蜀於古羌,滇黔於古苗九黎,圖騰均為太陽神。各自表述不一。古族群來說太陽神圖騰就是頂級圖騰,自然五行圖騰是次一次圖騰,動物圖騰是低級圖騰。就像現代使用五角星的軍事力量都超兇。


老爺車23579118


重慶裡面哪一豎是指的什麼意思,難道是重慶棒棒的意思嗎?


qzuser209712087


‘’縱目‘’,猜測因為有三星堆悠久歷史傳說,四川人就善於追尋古今演繹,被友善者戲稱縱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