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魏晉風度《世說新語·言語》1

終於寫到了言語,《世說新語》最有趣的章節。

曾在某乎有個傻傻的問題:怎樣在當代活出魏晉風度?

不知道他眼中的魏晉風度是什麼樣子?袒胸?信教?嗑藥?打鐵?遊山玩水?看似遠離俗務?

依我看,至少你得會說話!現在倒是有很多自以為會說話的人,各種脫口秀層出不窮。可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好囉嗦、好無趣、好凶惡啊!真正的會說話不是固執、不是吵架、不是賣弄。除了特殊行業,普通人的生活中哪有那麼多辯論?會說話是可以用有趣的方式表達自己,是可以在瞬間化解尷尬,澆滅硝煙。

朋友圈裡有人發了一篇自己寫的小東西,一個朋友評論:“還是流水型。”他回覆:“高山流水。”又一人寫了一幅字,大概覺得寫砸了,自己配文:“墨豬。”另一位朋友評論:“墨皇。”

我覺得這有點魏晉的樣子。


我眼中的魏晉風度《世說新語·言語》1

1、邊文禮見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堯聘許由,面無怍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文禮答曰:“明府初臨,堯德未彰,是以賤民顛倒衣裳耳。”

邊讓拜見袁閬,顯得手足無措的樣子。袁閬說:“從前堯徵招許由,許由面無愧色。先生您怎麼慌亂至此呢?邊讓回答:“明府您剛到任,像堯帝那樣的聖德還沒有顯現,所以我這個平民百姓才如此慌亂。


邊讓字文禮,東漢末年名士,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文士傳》說邊讓“佔對閒雅,聲氣如流。”大約除了博學善對,說話聲音也很好聽。漢靈帝時,大將軍何進以軍事徵召為令史,後官至揚州九江郡太守,又辭官還鄉。因輕謾曹操被殺。

袁奉高即袁閬,東漢慎陽(今河南省正陽縣)人。《德行3》裡提到過。

許由大約是歷史上最早的著名隱士,堯讓天下的故事也以各種版本出現在各種古書裡。

皇甫謐《高士傳》:

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堯舜皆師而學事焉,後隱於沛澤之中,堯乃致天下而讓焉。由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聞堯讓而去。……死葬箕山之巔,在陽城之南十里。

《史記•伯夷列傳》裡提到,太史公曾登箕山,上有許由冢。

此處,袁閬自比陶唐,略顯狂妄。難怪郭泰造訪他家的時候,就打個招呼,車沒停穩,人就走了。

相關閱讀:深不可測的黃叔度 《世說新語》德行 2、3

邊讓要怎麼回答?默認袁公和自己是堯和許由的關係?還是說這裡沒有許由也沒有堯?還是說“我沒有慌張!你才慌張!你全家都慌張!”?

這也是送命題啊!

而邊讓的回答堪稱完美。

關於堯,《史記•五帝本紀》裡有一句話,是我只讀一遍就不會忘記的,也是我認為的美好人格的一種:

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索隱的解釋有點晦澀,我自己的理解是:當你靠近他的時候,只覺得溫暖;仰望他的時候,又是那麼高遠卻一點也不刺目。

真正在雲端的人,從不會在日常接觸中刻意顯得高深莫測。

所以許由見堯,面無怍色,不是因為許由如何,正因為堯如何。

所以邊讓的回答,也無需自比許由,因為即使是普通百姓,在“就之如日”的堯帝面前,也都會面無怍色的。

而我此刻顛倒衣裳,正因為您堯德未顯啊!

我眼中的魏晉風度《世說新語·言語》1

“顛倒衣裳”出自《詩經•齊風•東方未明》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顛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一首很有意思的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