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被霸凌致人死亡被判刑8年,如今出狱人生不知如何重启

一个新闻在微博热搜上炸了锅,说的是一个初中生被霸凌的事情。

初中生被霸凌致人死亡被判刑8年,如今出狱人生不知如何重启

6年前的2014年,陈泗翰还是一名初中生。

案发当时,他是贵州瓮安四中的一名初三学生,成绩优良,平时考试一般会考进班级前十。

正是最美年华,又是正在拼搏的特别时期,用功努力看未来。

而且,美好未来可期,谁知道会有让人人生莫须有的转折呢?

2014年4月30日,他的同班李小东等人,不知怎么看不顺眼他,在学校里殴打他两次。

曾经看到青春期孩子,只是某一天看到另外一个班上一个少年走路,就觉得很不顺眼,要打人。

问是为什么,原来是因为他长得帅。

青春期不为什么打人有点普遍。比如有的原因是看不惯他成绩好,所以要打他。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有时狭隘到可怕。

他们心还像幼小时,一切都得围绕他转,另一方面,却又有进攻的身体条件,外在已经成年人,有了暴力武力能力。

校园霸凌,确实是没有理由的。这才是最要思考的地方。并且最需要教育的地方。

怎么可以没有是非,对错,好坏?教育不要只是教知识。

这些青春期的学生,仅仅只是打人还好说,还有更恶劣的,现在看来,是不懂事,不懂得刀还真的是刀,是可以杀人的。

青春期认为刀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想象,一个玩具,一个虚空,不是实物!

懵懂未知的少年真的是太傻了!

放学后,这些人又将陈泗翰强行拉到校外“单杀”。

青春期单挑的所谓血性,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枉少年过?

在打斗过程里,对方一死一伤。

后来,幸存下来的陈泗翰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刑8年。

热搜评论里一句话让人心痛:"说实话,这位要是被霸凌死了,那个校霸也不一定判8年。"

确实很讽刺。很像是二选一:1被杀死,不坐牢。2 杀死别人,坐牢8年。

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家都没事,想问老天,可惜百分百找不到。

如果按照逻辑来说,这种事如果是这名少年被杀呢?当时为什么判决时不这样想?少判刑或者不判不行?

还有一个说法,他有可能被对方几个人杀死,死了,就不用坐牢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他很幸运。可悲的幸运。

这个判决现在无力吐槽,因为已经这么实施了。

看到这个新闻,热搜评论第一是这难道不是正当防卫吗?

这个案件如果是今天发生,可能判决不一样,有可能会按照正当防卫判决无罪,这是民众热议,正确的舆论导向。

现在有人把这名少年当英雄,因为校园霸凌者肯定不可能只是对他一个人行凶 。

他的所作所为被当作惩凶除恶,替天行道。

现在有相似案件,比如被人杀,反杀的案子,因为舆情反响强烈,最后判定正当防卫。

校园霸凌,这个词还是近几年被提出的新名词,也是近几年被曝光,并且越来越被重视的真实国情之一。

就算是前几年,这类校园霸凌事件,还属于不可说,不可论,更不能广而告之,公开发布于各大媒体上。

之前偶有小说出现,也是非常成熟的作家,绝大多数相关题材难以出现在大众眼里。

校园霸凌的影视剧,有一些成为封禁片 。之前看的一个片子,名字已经忘记了,尘封十年左右才公映。

看了这个片子,其实还没有现在的剧情惨烈百分之一。

《悲伤逆流成河》,根据小说改编,去掉不少锋芒。

《少年的你》,如今成为大热门,并且获奖,影响很大。

从这些历史文化演变,一个不被触及的痛点,灰暗地带,到如今释放在阳光下,接受曝光,是进步。

唯有曝光才能正视,并且改进。就像这个案子,发生在今天,应该会好得多。

2020.8.25日,他被刑满释放。

今年出狱,他22岁,如果说他当初不被霸凌,可能会考上很好的大学,如今正在读书。

如果从最坏之中找幸运,那就是当然霸凌时,几个人打他,他没有被他们杀死,活着。

那些人应验了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

可是,好端端的,自己不害人,却被迫坐8年牢,很可悲。

初三坐牢八年,(提前释放,少坐两年牢),这个孩子在监狱里曾经抑郁过。

在漫长的牢狱之灾里,孩子还算是单纯的,自修了法律专科文凭。

一个"罪犯"学习法律专业,这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了。

可能我们谁都会义愤填膺,谁都会正义满格,可是对于一个有坐牢记录的人,具体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一路走来,心情如何?路如何走?

我们谁都知道,一个有案底的人,在社会上会如何呢?

美好的人生,如果被动的变成糟糕的人生,还是这种不能用糟糕来形容的人生,是谁都会心痛。

无力和苍白,说的是这种现象。

人的命运有很多种,有的希望人生美好,幸福,有的想要留名,有的想要权钱,有的只要平安健康……

鲁迅说: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虽然很无奈,但是还是希望接受现实,直面现实,未来的路只能靠自己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