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都在讀詩,可詩詞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知道嗎?

中國是一個詩詞大國,早在春秋時就產生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其中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311篇詩歌,據說是經過了大教育家孔子編訂的。

最初的名字叫《詩》,或者因其的篇數,也叫《詩三百》。到西漢的時候被尊為儒家經典,才被稱為《詩經》。相比較另一部同樣知名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楚辭》,詩經的愛好者相對來說要多得多。再到後來的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詩詞之美就在這一首首的名家名作中漸次呈現。

曾經很長時間,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並沒有讀過那麼多的古詩詞,但一定聽說過或者讀過《唐詩三百首》這個很多中國人接觸古典詩歌最常見的入門集子;但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說一千道一萬,知道中國古詩詞到底“牛”在哪裡,卻肯定離不開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這個全民參與、名聞遐邇的電視節目,也會對那一個個參賽選手中的佼佼者耳熟能詳——當然也必定知道,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剛剛結束,“三季老將”彭敏終於如願以償摘得冠軍!在激情參與、樂享其中的過程中,不少人也對中國詩詞有了更多的瞭解和喜愛。


你經常都在讀詩,可詩詞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知道嗎?

彭敏


從節目設置的本意來說, “中國詩詞大會”以經典詩詞為切入點,內容涵蓋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到近現代詩詞、毛澤東詩詞,背靠著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精華,包括詩詞創作背景、出處典故、文化內涵、家國情懷也一併收攬入懷,確實不失為一檔引人入勝的好節目。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殷怡航、武亦姝、雷海為、陳更或者彭敏,但在隨參賽選手一同熱情澎湃地在中國詩詞的“海洋”裡遨遊之際,更多地去領略詩詞之美,逐漸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文化素養,卻一定是一份更有價值的收穫。其實,雖然自己無法像臺上的選手一下在“飛花令”“超級飛花令”的競逐中勝出,但多讀幾首詩詞、多體味體味不同的意境、情趣、音韻之美,卻是每個人現在就可以做到的。

那麼,想要做到這一點,究竟應該從何入手呢?難道真的需要找來《詩經》《楚辭》《古詩十九首》《全唐詩》《全宋詞》《全元曲》或者《飲水詞》以至毛澤東詩詞來一首首地讀、一首首的品嗎?還是需要從《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詞》這些詩詞入門集子來“鍛鍊”自己呢?其實現在都沒必要那麼麻煩了,因為現在有“捷徑”可循了!


你經常都在讀詩,可詩詞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知道嗎?

詩詞能提升個人素養


這個“捷徑”就是分上下兩冊、共收錄詩詞500餘首的《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一書。本書由《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命題專家組組長李定廣教授編選、評註、賞析,所選詩詞基本覆蓋《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題範圍,以及備選但實際未播出的詩詞若干首,權威性、可靠性都尢為值得信賴,非常適合中學生、大學生以及不同層次的廣大詩詞愛好者閱讀。

而且《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還有不少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書中有全詩、有節選,還會對常考的名句進行標紅突出,對“中國詩詞大會”前面已播四季中詩詞使用的頻次進行的統計,文末還有名句索引——想要重溫殷怡航、武亦姝、雷海為、陳更或者彭敏的迷人風采,“照葫蘆畫瓢”其實也不是不可以;書中每首詩詞最後均留下適當方格以便摹寫詩詞名句,就當練習練習硬筆書法了;更不用說,書的編造者還非常注意將自己的研究心得與最新學術前沿成果相結合,融學術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於一體,在有限的賞析文字中品味無限的古詩詞文化意蘊以及其中更多的豐富滋味,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收穫又何止“一石二鳥”呢!


你經常都在讀詩,可詩詞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知道嗎?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


所以,這就說到了如何才能讓《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這本書發揮更大的作用了!把這本書背個滾瓜爛熟或許不是非常難,但那不應該是屬於每個人的終極目標;而真正應該屬於每個人的“終極目標”則應該是,在讀、品、比的過程中,加深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文明精髓的感知直至入門,進而成為有所心得、有所觸動,這大概才是“題中應有之義”……

辛詞中說,“生子當如孫仲謀”;現在可以這樣說,讀詩讀到讓自己自覺自願地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精髓的守護者、傳播者,也就算得上是真正讀到更高一個層次的境界了!


作者: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