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這這首詞,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饋贈之詞,實則表露心跡啊

眼兒媚(林下閨房世罕儔)

林下閨房世罕儔,偕隱①足風流。今來忍②見,鶴孤華表,人遠羅浮。
中年定不禁哀樂,其奈憶曾遊。浣花微雨,採菱斜日,欲去還留。

註釋

①偕隱:一同隱居,詩詞中多指夫妻同歸故里。

②忍:通“認”,認識。

賞析

納蘭寫田園之趣不少,向隱之心屢有表述,多少與友人相關。

納蘭這這首詞,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饋贈之詞,實則表露心跡啊


因家族的關係,納蘭生來就接受正統的滿人教育,在優越的家世之下,服從父親的安排,理所當然過著被規劃好的生活。偏偏這才子生性多情,結交知己友人,多是江南之士,即一些詩書滿腹的漢人。因而,必是為友人所同化。同是讀書寫詞之人,為何友人如此灑脫不羈,自己卻百般羈絆,胸中盡是鬱結的禁錮?於是這寫給友人的讚美之詞中,就能讀出納蘭對這種生活羨慕萬分。

開頭的“林下”二字,本指山林田野的隱居之處,而後被理解為“林下風氣”。《世說新語·賢媛》有言:“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遊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故這“林下風氣”是讚美婦女之詞,與閨房之秀意義相差不遠。

偕隱足風流,“偕”字,作“一同”解,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二句謂夫妻二人一同隱居山林,知足保和,風流自適。

後一句,大量用典。先是有忍見,“忍”字同認,有“夫國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之說。再有描述夫妻的隱居生活,說鶴孤華表,即取鶴生性孤高的特點,詞中意為遠隔世事,居住在這裝飾華美清麗的房子裡。羅浮之說,取自一則傳說:當年隋趙師雄在羅浮山蒙遇一女郎,與之說話,感到迎面芳香襲人。這女子語言清麗,令人神迷,於是相飲甚歡,最後竟醉去。待到酒力褪去,神智清醒之後,才發覺,原來竟是醉倒在這大梅樹之下。往後,詠梅之詞,就多見羅浮之典。納蘭用它,意指往日榮華。

納蘭之言,倍覺誠懇:如今親眼目睹你們的隱居仙境,風景撩人,你們住在這華美的房子裡,遠離塵世的浮躁虛名,安寧閒適,著實令人豔羨不已。

納蘭這這首詞,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饋贈之詞,實則表露心跡啊


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風度,叫他敬佩又羨慕,讚美之詞發自肺腑,彷彿遠羅浮的田園風光,他也能沾點光來。

下片之言,極盡讚美,說到這自然美景,必會時時回想,感到美好。“浣花”、“微雨”、“採菱”、“斜日”,都是生動的自然景緻,一派田園安祥的美好樂土之態。最後發出感嘆:“欲去還留”。這耕種之福,直叫人嫉妒不已,怎也看不夠,小橋流水。

納蘭這這首詞,表面上看,更像是首饋贈之詞,寫給一位隱居的友人,讚揚他對生活的田園之態。字句之中,納蘭表露了對退隱凡塵,隱居林下生活的嚮往,也無意傾吐了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履貴處豐的公子,卻不滿於生活軌跡的侷限性,出入於俗世醜態,違其志所向。讚美之中他同時表達了他所渴望的生活形式,正如這友人的田園情趣,只需小屋一間就可。因而,既有讚美友人豁達之心,又能坦言自身對隱居無限嚮往,一詞雙關。

納蘭並無貪心,只求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淨土一方,就於他足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